APP下载

在一座小城爱到无心
——读忆苏散文

2016-10-27

大理文化 2016年3期
关键词:巍山暖阳小城

●铁 栗



在一座小城爱到无心
——读忆苏散文

●铁栗

此前已有人说过,忆苏的散文是她内心的生活,是她对生命、对故乡和自然的热爱。这种说法无人反对,因为凡是读过忆苏散文的人都知道,她的文字极少涉及外域,作为一个成熟作家,她自愿放弃了对彼岸的瞭望,那肯定是因为她对此岸爱得深沉。忆苏生活着的那座古城是南诏的发祥地,虽然历史的烟云早已散尽,小城的样态却仍像旧时的梦境。有很多时间,忆苏披一身唐宋的阳光,独自坐在绿苔滋长的木窗之下,将一座小城爱到无心。

让人疑惑的是,爱几乎是人人都具有的品性,仅凭这种品性又怎能将一座小城爱到无心?“无心”是佛家经过历练所产生的优雅,他们讲求无心,其实是维护心的原态,既然心有原态,那就说明忆苏原本也是有心的,所谓无心只是她对那座小城爱到极致了而已。有爱的写作之心必然会使灵魂在场,忆苏在展示灵魂的同时又在文中灌注了文化启蒙,从而使她的作品具有了很深的思想内涵。如此我便断定,忆苏能把散文写成这样,那并不是由她的无心所决定的。

在《巍山,时光驻足的古城》里,忆苏把一座小城写得古意森广,而那座小城却仍是现世的品相。说是时光驻足,其实不是这样,因为忆苏坐在那扇木窗下时,她总是看见时光在悄然溜走,古道上的马队也在逐渐远去。应该说这也是一种意蕴,但这种意蕴却十分易逝。因此,忆苏的作品就隐含了这样的提醒:我们正在追求的,其实就是我们曾经放弃的,我们正在渴望的,其实就是我们曾经拥有的。能够看清这一点的人,一般都具有两种品质,那就是爱和真诚。

爱,以及真诚,往往都是人心的后天滋长,这种滋长却离不开人对生活、对人生的诗性感悟。忆苏的生活环境恰好是能够让她产生诗性的古城,她对那座古城有着美好的体验和深刻的理解,因此她的作品丰饶而洁净。那天,她走到巍山的乡下,恰巧碰见了梨花的怒放,满眼的雪白如同天外而来。一阵欣喜之后,她却迟迟没有动笔,只在“心中跃动着想要告诉所有人的想法”。这种矛盾心理是不难理解的,因为这种谨慎的背后,同样反射着她的爱与真诚。

以真诚的态度写作,其实就是把美好的事物搁在心里,要经过长期的酝酿才会捧给读者。好的作家都会这样,当他们的心灵遭到了美好的冲击,其处理方式往往与常人相反。汪曾祺在评价林斤澜的作品时也是这么说的,实则虚之,虚则实之,有话则短,无话则长。忆苏的散文恰好具备了这样的特点,她将虚实做了精心的变通,古今之间就有了连线。有了这样的连线那就是缘了,我们不仅可以在这里与古人相会,还可以在这里与古人相通。

对于巍山这样的古城,无论是外来的游客还是原驻居民,那种别样的感受必然会使他们有话要说。然而不管他们都说了什么,那毕竟是人人都可以产生的感受,是人人都可以说得出来的话语。如果把这类感受和这类话语都搬到自己的作品里,文字也就不能营造“时光驻足”的样态,更不能揭示时光那头的秘密。忆苏的“有话则短”实际上是一种精心的筛选,她把别人的话语和别人的感受全都剔除出去,只在作品里说自己的话语,写自己的感受。

散文是相对容易让思想凝练的文体,阅读散文的人不一定都想获得感观上的刺激,更多的还是想让心灵得到净化和升华。忆苏在“有话”时反而谨慎,她迟迟不敢动笔肯定与胆量无关,她是怕与别人重复。然而在“无话”的时候,她的心境反倒是辽阔的,这个时刻她文思泉涌,每一篇都像温暖的溪流。她之所以要着眼于那个“无话”的地方,是因为只有那个“地方”才能让她的创作更符合作品的本质,她认定了只有那个“地方”才能实现她凸显新意的写作愿望。

正因为忆苏懂得了这点,她笔下的古城才有了慰藉人心的暖意,人与人的相处,人与小城的关联,人与历史的碰撞,都带有一种自然和本意的悠缓。在那座梦境的古城里,人的情感总是超越时空,小城的古意让人的观念统一,形成一致的意识。忆苏对这种意识有着足够的彰显,这恰好就是文学最为重要的责任和使命,要担负起这种责任和使命就得有足够的力量。

作家的力量是由心而发的,忆苏的文字对巍山古城进行着浸润,因此她的作品就成了爱与真诚的咏叹。反过来说,巍山古城也在浸润着忆苏,她在那片民间属性之中吸尽了人文营养,所以她的文字才聪慧馨香。比如她写到的扎染,那个过程就像古城上空的蓝天,亘古、久长。就这么用心地做下去,“最终变成了深邃厚实的蓝色,安静、低调、散发着喑哑的、素朴的光芒”。读到这里我便会心地笑了,我知道,这是巍山扎染的品质,也是忆苏散文的风格。

爱是要有具体对象的,在《巍山,时光驻足的古城》里,忆苏爱得最深的就是历史留存下来的古朴世象。阅读此类作品,读者会被文中的美感所吸引,也会为她的道德诗意和伦理精神所感动。这应当归功于她在语言尺度上的把握,如果不是她有意拒绝了矫情和造作,她的散文就不会如此地富有魅力。写作的人都知道,凡是失去感觉阈限的写作,都将无法显出最佳效果。比如你正在倾听一种声音,而那声音又总是太小,你就会失去兴致。可要是那声音总是太大,超越了你所能承受的底线,你也受不了那份刺激。

忆苏显然是掌握平衡的高手,她懂得如何使用适当的文字描写,从而唤起读者的审美想象。再比如她写到暖阳下的古城,却并不强调暖阳的明灿,而是侧重于她在暖阳里的种种感受。绕开事物的正面去写事物的侧面,静态的暖阳与动态的思绪相互交错,文章就闪出了新意。这种变换让忆苏的文字具有了奥秘,即使读完了最后一个字,却仍能听到时空中的回响。

当然,忆苏的散文也并非处处完美,有时她着力描述的当下,恰好又与当下拉开了距离。我一直认为,优秀的现实主义作品,最不能绕开的就是被美丽景象所遮蔽的世象。《巍山,时光驻足的古城》尽管写出了旧时烟火的味道,但这似乎只是古意的润泽,缺少了对当今生活的整体把握。总而言之,忆苏给了我们那么多的思想光照,我们是心怀感激的。之所以还要说些不足,那是因为文章的好本来就无止境,说上一点也是责任。

猜你喜欢

巍山暖阳小城
小城雪花
小城大爱
预备,出发!
即使从未走出小城的孩子,也不会有逼仄的童年
午后的梦
巍山(山龙)(山于)图山出土佛教石刻造像初步研究
小城红梅赞
冬日的暖阳
巍山喜迎60华诞
巍山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