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9月8日:寻访团来到“挑战生命极限”的夹金山

2016-10-27袁宇霞

今日印刷 2016年10期
关键词:夹金山雪山纪念馆

追随着红军长征的步伐,“追寻红色印刷足迹”媒体团昨日从黔入川。今天一大早,一行7人从成都驱车200余公里前往位于宝兴县的红军长征翻越夹金山纪念馆参观。1935年5月,毛泽东率领红军强渡大渡河,让蒋介石要红军成为石达开第二的美梦破灭。之后,毛泽东率队又独辟蹊径继续北上,突破芦山、宝兴一线,并于1935年6月成功翻越长征路上的第一座雪山——夹金山,将蒋介石的部队远远甩开。经统计,红军长征期间陆续翻越梦笔山、达古山、亚克夏山、昌德山等8座海拔4000米以上的雪山,有些战士甚至多次翻越夹金山,爬雪山是长征以来最为艰苦的任务,在伟大的红军长征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篇章。

夹金山环境恶劣众所周知。我们一路乘车都倍感路途颠簸,不胜辛苦。难以想象,当年长途跋涉的红军战士们不仅要抵抗寒冷,还要忍受强烈的高原反应,每攀爬一步都冒着生命危险,他们是凭借什么力量完成“爬雪山”这件看似根本不可能完成的任务的?红军爬雪山的成功经历给现代企业管理有怎样的启发和借鉴?

“长征之前,在上海的中共中央机关被破坏,与共产国际联系的大功率电台被国民党收缴,这对在生死攸关的关键时刻,寻找一条中国式革命道路的中国共产党来说,也许不是坏事。”——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王立建

说到长征,我们印象中最多的就是爬雪山、过草地,以形容事情的艰难无比,按照长征的行走逻辑,应该是夺取泸定桥后决定红军向北翻越夹金山,但我们寻访行走的路程是,先到宝兴看红军翻越夹金山纪念馆,再到泸定桥。但到宝兴后,听说到雪山还要很远,而且路很难走,只好认真看看纪念馆了。好在纪念馆内容非常丰富,特别是馆中还收藏了许多宝贵的文物,应该说实属不易。纪念馆的二层,还专门举办了纪念陈云同志的专题展览,细说了夺取泸定桥的当天晚上,中央召开政治局会议,两项决定中,一是红军过雪山,二是派陈云同志去莫斯科向共产国际汇报遵义会议的决定。

长征之前,1934年9月,在上海的中共中央机关被破坏,与共产国际联系的大功率电台被国民党收缴,这对在生死攸关的关键时刻,寻找一条中国式革命道路的中国共产党来说,也许不是坏事。记得李德曾说过:“这下毛泽东高兴了。”但对于年轻的中国共产党和红军来讲,长期失去与共产国际的联系,也不利于战略视野的开阔及来自国际的支持。

“世界上最难攀越的山其实是自已。攀登还是仰望?取决于勇气和信念,需要具有探索精神、冒险精神、创新精神。” ——《印刷工业》杂志总编李君

海拔4000多米的夹金山,终年积雪,没有道路没有人烟,气候变幻无常。来自南方衣着单薄的红军指战员,要翻越人迹罕至、禽兽无踪的夹金山之巅,无异于挑战生命的极限,进行一项几乎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位于宝兴县城的红军翻越夹金山纪念馆里,我们见到了多位亲历者对这段异常艰苦经历的回忆记录。成仿吾说:“人在积雪中行,上边是雪的陡壁,下边是雪的深渊。单衣顶不住风雪的侵袭,脸上身上像被千百把尖刀刺着……空气逐渐稀薄起来,许多人感到呼吸困难,开始头晕腿软,一步一喘,一步一停。”邓颖超说:“夹金山上终年积雪,山顶空气稀薄。必须在下午4时前走过,上下30公里中途不能停留,否则,大风雪来了就会冻死在山上。”

如此极端的自然条件并未吓退英勇的红军,他们尽管身体疲乏、衣服单薄,干粮严重不足,物质奇缺,仍然怀着必胜的信念,凭借顽强毅力,无畏精神,以及团结互助,克服重重困难,战胜风雪严寒。就这样,夹金山成为红军胜利翻越的长征路上的第一座大雪山,创造了红军与天斗,与地斗,挑战生命极限的奇迹。此后中央红军后来又翻越了梦笔山、长板山、仓德山、打古山四座雪山,红四方面军更是3次翻越夹金山。据纪念馆披露的资料显示,红军长征行程25000里,仅雪山行程就达2700里。成功攀越雪山,长征翻开了新的一页。

红军过雪山的经历告诉我们:世界上最难攀越的山其实是自已。面对一座山峰,是攀登?还是仰望?取决于勇气和信念,需要具有探索精神、冒险精神,创新精神。而这些精神亦是企业获得持续成长力的源泉。善于创新让企业不被淘汰,持之以恒的创新则让企业基业常青。创新的动力来自广阔的市场,也源于打造核心竞争力的战略决策与实施。波士顿咨询公司(BCG)去年底发布的全球最具创新力企业报告揭示了这些具有创新力的企业成功的四大要素:加快创新速度,完善精益的研发流程,充分利用技术平台,探索邻近市场。其研究表明,技术平台所取得的进步是在中期内最具影响力的创新。在大多数企业中,技术曾经仅仅局限于信息技术部门。而如今,数字技术、移动技术、大数据以及其他技术被用来支持和推动整个组织的创新,包括新产品的开发、生产制造以及市场开拓战略等。所有问题的关键就在于打造一个平台,并通过反复利用这个平台来产生影响力。

“毛泽东率领红军在面对前途不明、风险不可预知等各种不确定性因素的时候,充分表现出一代伟人不拘泥固有原则、大开大合、敢于创新、敢于决策的人格魅力。”——必胜印刷网主编袁宇霞

从雅安到宝兴,汽车行驶在318国道上,一侧是高耸的悬崖峭壁,一侧是深谷内的滔滔江水。在驴友的眼中,远看夹金山,白雪皑皑,美轮美奂;在登山发烧友的眼中,夹金山是一座等待被征服的“山峰”。而在1935年,挡在红军战士面前的夹金山,则是一道屏障,生死存亡,性命攸关,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美好。但如毛泽东所言,我们共产党员是顶天立地的,是无所畏惧的……

胜利的因素来自方方面面,有信念与理想,有大无畏精神,有天时地利人和……而“爬雪山”这次的成功,我认为和毛泽东在指挥部队时的创新精神密布可分。当时的局势是,蒋介石一心想把红军消灭在大渡河畔,而毛泽东率领顶天立地的红军不但夺下大渡河,顺利过江,并一路向北,跳出蒋介石的正规军和川军设伏的包围圈。正常来讲,这并不是常规的战术部署,大渡河以北的芦山、宝兴地带崇山峻岭,茫茫雪山,走这条路不是死路一条吗?蒋介石得意洋洋地扎好布口袋等待红军自投罗网并一举歼之,而毛泽东偏偏就是选择了一条不可为之路,并取得了最后的成功和胜利。毛泽东这种有别于常规或常人思路的按常理出牌是一种创新,在当时的情形,如果没有这种创新的意识,就只能乖乖落入敌人的布防之中,就只有死路一条。

创新需要冒极大的风险,需要有极大的魄力和担当。现如今,许多企业家热衷于登山,追求登山过程中的不确定性,挑战风险,并通过自我意志品质的磨练、坚韧不拔的精神,解决这些不确定性和风险。这正是企业家精神的体现。

“创新已经成为鲜明的时代特征,创新基因正在根植于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和中国企业中。然而,创新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必须付出‘十年磨一剑的艰苦努力。”——《今日印刷》杂志执行主编薛金萍

“长征万里险,最忆夹金山。”据说,当年的夹金山终年积雪,空气稀薄,没有道路,也没有人烟,并且气候变幻无常,雨雪、冰雹、狂风交替。然而这不过是红军在长征途中翻越的第一座大雪山,此后三大主力红军还翻越了梦笔山、长板山、打鼓山、拖罗岗、折多山、哈巴雪山等几十座雪山。

虽然在翻越雪山的过程中很少有激烈的战争,但是由于自然环境恶劣、饥饿疲乏、缺少御寒衣物等原因,红军面临的却是比战场厮杀更为惨痛的生死别离。不过,任何困难都阻挡不了英勇无畏的红军,他们凭借“坚韧不拔的意志、持之以恒的毅力、不懈拼搏的勇气”征服了一座座雪山。此时此刻,当我们来到红军长征翻越夹金山纪念馆重新追忆时,感触最深的就是这种登山精神。

仔细想来,登山与企业创新有一脉相通之处。今天的中国正处于一个创新时代,创新适逢其时、适得其势,创新基因正在根植于越来越多的中国人和中国企业中。然而,若要具备持之以恒的创新力,应该学习红军长征翻越雪山的登山精神。创新就像是一项登山活动,山就在那里,坚持不懈、持之以恒才有可能到达山顶。

9月8日,就在我们寻访红军长征翻越夹金山纪念馆同一天,苹果召开了2016年全球新品发布会,获得了全球的瞩目。我们都知道,苹果公司最大的成功离不开持之以恒的科技创新,它的真正力量就在于渐进式的软件系统创新能力,否则也不会有那么多“果粉”在每年上市时排队购买。

对于我们传统印刷业而言,虽然市场需求变了,消费习惯变了,政策环境变了,但唯一不变的是创新。然而,创新并非一蹴而就的事情,想要获得一项科技成果,必须付出“十年磨一剑”或者更长时间的艰苦努力。所以,当你称羡那些德国印刷设备商的全球品牌影响力时,不应该忽视的是,他们已经付出了上百年的努力在坚持创新。

“对于现在的创业者乃至创业企业来说,拥有一种不怕苦,千难万险往脚下踩的过雪山精神,才能经得住挑战,同时在经历挑战时创造更多原本意想不到的惊喜。”——《印刷经理人》杂志编辑刘荣珍

对于夹金山,当地有这样一则民谣:“夹金山、夹金山,鸟儿飞不过,人畜不敢攀,要过夹金山,除非神仙到人间。”从中可以感受到夹金山的险峻。红军翻越夹金山留下了许多惊天地、泣鬼神的英雄事迹和动人故事,让我感触尤深的有两件:第一,夜宿街头。1935年5月30日召开的泸定桥会议确定之后红军的路线为避开人烟稠密,走雪山草地一带。但在1935年6月7日红军先遣队进入宝兴县内之前,国民党就四处散布对红军的反动宣传,使得当地人心惶惶。红军到达后发现家家关门闭户,为了不惊扰当地百姓,就在屋檐下席地而坐到天明。红军的这种纪律性、组织性对于当前的印刷企业有着巨大的借鉴意义,一家企业,只有纪律严明,才有创造更多可能的基础,试想凡事都不能严于律己,肯定是事倍功半。第二,当时中央红军大部分都是南方人,很多都没有见过雪更别提经历严寒的天气,再加上当时物质条件贫乏,红军战士,包括伤病员克服身体疲乏、衣衫单薄、干粮不足等困难,靠着坚强的意志、团结的精神,向终年积雪的夹金山挺进,最终翻越雪山,会师成功,打破了国民党粉碎红军的企图。对于现在的创业家乃至创业企业来说,拥有一种不怕苦,千难万险往脚下踩的过雪山精神,才能经得住挑战同时在经历挑战时创造更多原本意想不到的惊喜。

“人是企业健康发展的根本要素,好的企业尊重员工的个人尊严和利益,为员工规划长远的人生目标。 ” ——上海市印刷行业协会摄像编辑中心主任赵俊武

宝兴县城以“红军文化广场”向两侧沿宝兴河展开,两岸高山峭壁,白云缭绕。广场中央耸立着《雪山丰碑》主题雕像;广场一侧是红军长征翻越夹金山纪念馆,另一侧有一个古香古色的“红军廊桥”连接宝兴河两岸;广场对面是一条精致的步行街,顺着山势,缓坡向上,商铺林立,一派宁静祥和。而1935年间红军正是经由此地通向夹金山,拉开长征途中最为艰苦的翻越雪山一幕。《雪山丰碑》上的碑文有一段记忆犹新:“震古铄今,三次翻越夹金山;撼天动地,六月飘雪瑞雪花。主席让马而军心稳,周公鼓动而士气增;解饥渴,壮士和雪餐云霞;驱寒冻,英雄踏天磨枪刺。雪山滴泪,悲几多红军之牺牲;雪山开颜,喜两方红军之汇合。”其中“主席让马而军心稳,周公鼓动而士气增”生动描述出长征过程中领导关爱士兵,不摆架子,与兵同乐、与民同乐的场景。同时士兵照顾领导,老百姓热爱红军,军民亲如一家的场景也在我们寻访的各个站点屡见不鲜。分析来看,“以人为本”是长征胜利的另一个关键因素之一。在现代企业管理中,“以人为本”是许多成功企业的企业文化。人是企业健康发展的根本要素,好的企业尊重员工的个人尊严和利益,为员工规划长远的人生目标;不好的企业则以领导为本,唯我独尊,忽视员工的感受,又怎能留住人才呢?

“红军为了革命胜利千辛万苦、千难万险翻越雪山,表现出一种不怕困难、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 ——中国印刷及设备器材工业协会海外出展部项目经理刘雪飞

9月7日一大早,“追寻红色印刷足迹”印刷媒体寻访团从成都出发直奔雅安,最终来到“大熊猫的故乡”——宝兴县。当然,我们此行的目的并非看熊猫,而是寻访位于县城西侧青衣江畔的红军长征翻越夹金山纪念馆。根据纪念馆的资料介绍,当年中央红军翻越夹金山时,大部分战士需要负重20公斤,炊事员为了带上锅和食物需要负重三四十公斤,而炮兵还要扛着二三十公斤的炮筒。夹金山之所以声名远播,不仅仅因为是红军长征中翻越的第一座大雪山,更是因为红军为了革命胜利千辛万苦、千难万险翻越雪山所表现出来的不怕困难、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这让人联想到寻访途中看到的正在修建的雅康高速,在如此山势险峻、河水湍急之地,建筑人员不惧任何艰难险阻,一座座桥墩稳固矗立山腰,即将建成一条内地连通藏区、辐射带动藏区的经济大动脉。

猜你喜欢

夹金山雪山纪念馆
萧军纪念馆
沈南第一个党支部纪念馆
秋收起义纪念馆
秋收起义纪念馆
夹金山下的等候
征服雪山
爬雪山
夹金山(外二首〕
图说长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