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实材料类
2016-10-26
作文评点报·作文素材初中版 2016年39期
事实材料类,即以时事热点、社会现象等为内容的材料。针对这种类型的作文命题,同学们易犯“只看表象,不求深入”的错误。
【材料呈现】
有人在飞机上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同样是三十岁到四十岁年纪的旅客,头等舱的旅客往往是在看书,公务舱的旅客大多是看杂志或用笔记本电脑办公,经济舱的旅客则是看报纸、看电影、玩游戏和聊天的比较多。
到底是人的位置影响了行为,还是行为影响了位置?
【材料分析】
这则材料谈到了一个社会现象,但重点落在最后一句话上:“到底是人的位置影响了行为,还是行为影响了位置?”所以立意时应围绕“位置与行为”的关系来谈,才是准确切题的。以下题目就精准地抓住了材料的核心:有为方有位,有位更有为;行为影响位置;行为决定高度。也可以反弹琵琶,拟定题目为“位置决定行为吗”。
【作文误区】
有的同学大谈特谈环境对人的影响,立意为“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环境造就人才”;有的同学认为是他们的性格或习惯使然,谈“性格决定命运,习惯成就人生”;有的纠结于头等舱、公务舱、经济舱体现的不同的经济实力,谈人生的差距进而提出要有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立意为“找准自己的人生位置”;甚至还有的谈“书中自有黄金屋”“手机的利与弊”……
造成这种失误的原因在于,同学们只注意到材料列举的现象,没有分析这些现象体现的问题,只看到了材料的表面,就凭自己的主观臆断得出结论,没有抓住材料的实质。写作时就事论事,绕来绕去都在一个思维层面上兜圈子。
【走出误区】
阅读材料不要走马观花,浅尝辄止,更不能没有依据地想当然,随意替换材料中的关键词,而应学会剖析材料的内在联系,抓住材料中的关键语句,找准最能表现材料本质的意思,学会透过现象看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