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人压力知觉与复原力的关系

2016-10-26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6年17期
关键词:复原维度量表

李 洋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河北 廊坊 065000)



老年人压力知觉与复原力的关系

李洋

(中国人民武装警察部队学院,河北廊坊065000)

目的了解老年人压力知觉和复原力的关系。方法采用压力知觉量表(PSS)、复原力量表对186名城市老年人进行调查。结果①在压力知觉上存在显著的年龄差异(P<0.05)。②在复原力的积极认知和社会支持两个维度上存在显著的年龄差异(P<0.05)。③压力知觉和复原力各维度的相关上,除了社会支持与失控感之间相关不显著外,其余各维度之间均存在显著负相关(P<0.01)。④复原力水平、社会支持和积极认知能够有效预测压力知觉。结论老年的心理复原力能够影响压力知觉。

压力知觉;复原力

复原力的概念是从危机应对和压力应对的研究中发展而成,在面临相同的或相类似的压力情境时,不同人会出现不同的反应,这就是复原力在起作用〔1〕。国内也有研究将复原力译为韧性,实质为同一心理特质。虽然压力知觉和复原力密切相关,压力知觉是复原力产生的先决条件,但高复原力的个体知觉到较少的压力,可见复原力能缓解压力知觉对个体的影响。本研究旨在探讨老年人压力知觉和复原力的关系。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分别从河北石家庄和廊坊地区老年大学中选取老年人240名,男女各120名,统一自填量表,采用统一指导语,统一收回。共计收回有效问卷186份(77.5%)。

1.2研究工具选用压力知觉量表(PSS)和复原力量表。①中文版PSS采用5点计分,由14个反映压力的紧张感和失控感的条目组成,经测试具有良好的信度和效度,适合中国人的文化和国情〔2〕。②复原力量表(韧性量表)包含4个因子,分别为自我效能、积极认知、问题解决和社会支持,量表共20个项目,各因子的内部一致性0.72~0.89,重测信度为0.68~0.84,符合心理测量学要求〔3〕。

1.3方法将两个问卷装订成册,随机发放问卷,主试由研究者本人担任,施测前由被试自己宣读指导语和注意事项,确定被试理解施测要求后开始施测。测试时间为20 min左右,要求被试匿名作答,问卷答完后收回。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t检验、方差分析、相关分析和回归分析。

2 结 果

2.1老年人压力知觉状况在PSS的三个维度上无明显性别差异(P>0.05),在压力知觉维度上存在显著的年龄差异(P<0.05),事后检验结果显示71~75岁组得分小于60~65岁组,71~75岁组得分小于66~70岁组,71~75岁组得分小于≥76岁组。见表1。

2.2老年人复原力状况在社会支持维度上存在性别差异(P<0.05)。表现为女性能够比男性得到更多的社会支持。在复原力总分上和其他维度上均不存在显著差异。在复原力总分上不存在年龄差异,在积极认知和社会支持两个维度上均存在年龄差异(P<0.05)。事后检验显示在积极认知维度上,71~75岁组与60~65岁组、66~70岁组、≥76岁组之间存在显著差异(P<0.05),60~65岁组、66~70岁组、≥76岁组之间无显著差异。在社会支持这一维度上,60~65岁组、66~70岁组与≥76岁组之间差异显著,表现在60~65岁组、66~70岁组能够得到更多的家人和朋友的支持,≥76岁组得到的家人和朋友的支持少。见表2。

2.3老年人心理压力与复原力的关系老年人心理压力与复原力之间存在负相关,除社会支持与失控感之间的相关不显著外,其他各个维度之间都存在显著负相关。见表3。以老年人压力知觉为预测变量,复原力及其各维度为自变量,采用逐步回归法最后进入回归方程的显著变量有三个(α=0.05):复原力总分、社会支持、积极认知,见表4。可得到回归方程为:压力知觉=67.945-0.451×复原力+0.525×社会支持+0.371×积极认知,回归系数的显著性水平为0.000,复相关系数为0.657,复相关系数的平方为0.432,说明回归方程解释了整个因变量变异程度的43.2%。对压力知觉影响较大的依次为复原力水平、社会支持、积极认知。

表1 不同性别、年龄老年人压力知觉得分比较±s)

与71~75岁比较:1)P<0.05

表2 不同性别、年龄老年人复原力得分比较±s)

与71~75岁比较:1)P<0.05;与≥76岁比较:2)P<0.05

表3 老年人压力知觉与复原力及各维度之间的相关系数(r值)

1)P<0.01

表4 PTSD影响因素的多元逐步回归分析

3 讨 论

本研究结果与戴小月等〔4〕研究结果一致。由于≥76岁老年人普遍经受慢性病的困扰,加之对于生命的结束已经形成了预期,因此,感受的压力较大。60~65岁组、66~70岁组的老年人往往还在忙于为子女带孩子,属于自己的时间相对较少,加之部分人还没有从退休的失落中走出来,因此感受到的压力也比较大。另外,该年龄段的老年人往往处于空巢期,子女在外地工作或老年人自己生活,这也造成压力知觉的显著提升〔5〕。71~75岁老年人往往已经从照顾第三代中解脱出来,自己的空余时间也相对较多,能够根据自己的爱好和兴趣来安排日常的生活,因此,压力感受相对较低。

老年人复原力女性的社会支持要高于男性,这与经验相一致,也可能与传统社会文化观点中的男女性别角色的期待有关,同时女性感受性强也可能是造成差异的原因。60~65岁组刚从工作岗位上退下来,他们需要重新建立自己的人际交往圈,以往的朋友因为工作关系的结束而渐渐变得疏远,他们有特别需要得到同辈群体的认同,因此,除了个别人要经历一段时间的低落期不愿与人交往外,大多数老年人都会主动走出家门寻找有共同爱好的人一起打发时间,因此,能够感受到较多的社会支持。≥76岁老年人退休后建立起来的朋友圈越来越小了,随着老年人身体健康程度的下降,生病或者去世的人数在不断增加,因此感受到的社会支持会出现下降趋势。

由于心理复原力改变了以往从负性结果的危害角度来研究人,转而以积极心理学视角开展研究,因此与压力知觉的负相关主要体现了研究角度的转变。并且复原力高的老年人具有较高的健康水平和幸福感体验〔6〕。从回归分析中也可以看出,复原力对压力知觉有一定的预测作用,其中复原力总体水平、社会支持、积极认知三个维度预测作用最大。这可能跟人们出现压力时愿意寻求相关的社会支持有关。如果家人和朋友能够给予适当的关注或者帮助,自身感受到的压力就会减少。从倾诉的角度来看,当人们寻求周围人帮助,向他们诉说自己的压力时,那些压抑的情绪也会减少。

总之,老年人的心理复原力能够影响压力知觉,通过提高老年人的复原力可以降低压力感受,从而提高心理健康水平。

1雷鸣,戴艳,肖宵,等.心理复原的机制:来自特质性复原力个体的证据〔J〕.心理科学进展,2011;19(6):874-82.

2袁立新,林娜.压力知觉量表在大学生样本中的因素结构研究〔J〕.广东教育学院学报,2009;29(2):45-9.

3戴必兵,李娟,刘视湘.韧性量表的编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11;25(5):385-8.

4戴小月,吴慧红.城市高龄老人压力状况及应对方式〔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13;21(12):1897-9.

5李志菊.空巢老人心理健康状况研究进展〔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1;31(4):719-22.

6黄维肖,杨芳.韧性研究进展及其对中国老年健康促进的启示〔J〕.中国老年学杂志,2012;32(23):5344-6.

〔2015-02-19修回〕

(编辑杜娟)

李洋(1980-),男,副教授,硕士,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心理健康研究。

B844.4

A

1005-9202(2016)17-4340-03;doi:10.3969/j.issn.1005-9202.2016.17.103

猜你喜欢

复原维度量表
温陈华:唐宋甲胄复原第一人
理解“第三次理论飞跃”的三个维度
网络服装虚拟体验的概念模型及其量表开发
浅谈曜变建盏的复原工艺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毓庆宫惇本殿明间原状陈列的复原
浅论诗中“史”识的四个维度
胸痹气虚证疗效评价量表探讨
三种抑郁量表应用于精神分裂症后抑郁的分析
慢性葡萄膜炎患者生存质量量表的验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