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管性痴呆的中医综合治疗方案

2016-10-26胡跃强凌江红谭凯文卢昌均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6年17期
关键词:血管性西医证候

胡跃强 唐 农 吴 林 凌江红 谭凯文 梁 妮 卢昌均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 南宁 530023)



血管性痴呆的中医综合治疗方案

胡跃强唐农1吴林1凌江红2谭凯文3梁妮卢昌均4

(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南宁530023)

目的观察中医综合治疗法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多中心、随机对照试验的设计方法,将203例患者分为中医综合治疗组(103例)和西医对照组 (100例),评定两组治疗前后长谷川痴呆量表(HDS)、日常生活功能量表(ADL)、中医症状积分值改善情况。结果①治疗后两组患者HDS和ADL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提高(P<0.05或P<0.01),中西综合治疗组疗效优于西医对照组(P<0.05);②中医综合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69.90%,西医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8.00%,两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中医综合治疗方法治疗血管性痴呆疗效肯定,其作用优于西医对照组。

血管性痴呆;中医综合治疗

血管性痴呆(VD)作为一种老年常见病,其病机复杂,治疗起来相当困难〔1,2〕。实践证明,单一方法难以速效,需要综合应用多种方法密切配合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并充分发挥中医药的特色优势,才能起到一定的延缓作用〔3〕。本研究观察中医综合治疗方法治疗VD的临床疗效。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于2012年6月至2014年2月就诊于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南宁市中医院和柳州市中医院4家单位的门诊或住院患者218例。采用多中心、随机、平行对照的研究方案。试验方案经过各中心伦理委员会批准。数据由广西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临床科研设计、衡量、评价中心(DME)数据管理小组负责收集和统计。按入院先后顺序,应用PMS1.5医用统计软件产生随机数字表分为中医综合治疗组110例和西医对照组108例。中医综合治疗组剔除2例,脱落5例,完成研究103例,男65例,女38 例;年龄58~79岁,平均(71.6±5.3)岁;受教育程度:大学16例,中学66例,小学及以下21例;病程8个月至8.5年,平均(2.8±1.6)年;病情程度:轻度82例,中度21例。西医对照组剔除4例,脱落4例,完成研究100例,男61例,女39例;年龄55~80岁,平均(69.5±5.8)岁;受教育程度:大学15例,中学66例,小学及以下19例;病程10个月至9年,平均(3.0±1.5)年;病情程度:轻度79例,中度21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诊断标准西医诊断标准:采用美国《精神疾病诊断和统计手册》第四版(DSM-Ⅳ)〔4〕中血管性痴呆的诊断标准。痴呆程度判定采用长谷川痴呆量表(HDS)积分〔5〕。中医辨证标准:参照《血管性痴呆的诊断、辨证及疗效判定标准(研究用)》〔6〕相关标准拟订:主要分为肾精亏虚、痰浊阻窍、瘀血阻络、气血两虚、心肝火旺5个证型。

1.3纳入标准符合上述诊断标准;HDS积分〔5〕判定为轻度和中度患者;年龄 45~80岁;有脑卒中病史,脑卒中前无认识障碍;影像学诊断有脑卒中病灶;Hachinski缺血积分≥7分;试验前2 w内未接受同类药品治疗者;签署知情同意。

1.4排除标准重度痴呆患者;对本药过敏者;阿尔茨海默病或其他类型痴呆;老年精神病、精神分裂症;癫痫或帕金森病;严重心、肺、肝、肾疾患。

1.5剔除和脱落标准纳入观察后发现不符合纳入标准或未按试验方案规定用药的病例予以剔除;发生严重不良事件者,出现并发症不宜继续接受试验者,盲法试验中被破盲者,自行退出或未完成整个疗程而影响疗效或安全性评价者,出现过敏反应者,均应视为脱落。

1.6治疗方法

1.6.1内科基础治疗①脑卒中预防性治疗:抗血小板聚集、降血脂;②处理原发病:降血压、血糖,纠正心衰及快速降房颤;③并有消化道出血或感染者对症处理。

1.6.2中医综合治疗方案①中药汤剂辨证治疗:参照2006年田德禄主编《中医内科学》痴呆章节进行辨证施治〔7〕。单味中药使用江苏天江江阴制药有限公司生产的免煎颗粒制剂。病程中随着病情的变化,可随时辨证调整口服用药。②针灸治疗:主穴:风池、风府、天柱;配穴:内关、四神聪、百会、印堂。主穴施捻转补法;配穴内关施提插捻转泻法,四神聪、百会、印堂平补平泻。③康复训练:制定训练程序和计划:每周训练5次,每次30~40 min,4 w为一个训练单元,整个训练包括两个单元,并根据患者情况调整训练计划。康复训练内容包括日常生活自理能力训练、记忆的训练、逻辑思维和表达的训练等。④护理:包括一般护理、饮食护理和行为异常的心理护理。护理中要消除诱发病人不安和恐怖情绪的直接原因,并充分理解其心理状态,顺应其生活方式。

1.6.3西医对照组治疗方案①西药:服用盐酸多奈哌齐片(由卫材药业有限公司生产,批准文号:国药准字H2050978)。每日5 mg,4 w后增至10mg。②康复训练和护理:同治疗组。两组均观察用药2个月。

1.6.4观察指标及方法①认知功能:用长谷川痴呆量表(HDS) 评价两组治疗前后智力变化。②日常生活能力:用日常生活功能量表 (ADL)评价患者治疗前后日常生活能力改变。采用 Barthel指数(BI)。③中医证候疗效:依据《血管性痴呆的诊断、辨证及疗效判定标准(研究用)》〔6〕中医证候疗效评定标准评定。④安全性观测:血常规、尿常规、大便常规;心电图检查、肝功能、肾功能检查。有关试验人员进行临床前技术培训和神经心理学评价一致性检验。

1.6.5疗效判断标准①认知能力疗效评定标准:参照相关文献〔6〕制定,疗效指数=(治疗后HDS得分-治疗前HDS得分)/治疗前得分×100%。显效≥20%,有效≥12%,无效<12%,恶化<-12%。②中医证候疗效评定标准:疗效指数= (治疗前得分-治疗后得分) /治疗前得分×100%。显效:≥66%,有效:≥33%,无效:<33%,恶化:<-33%。

1.7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行t及χ2检验;等级资料用Ridit分析。

2 结 果

2.1两组治疗前后HDS评分比较与治疗前比较,中医综合治疗组与西医对照组治疗后HDS评分均显著提高 (P<0.05),表明两组均能改善HDS分值。两组治疗后比较差异显著(P<0.05),表明中医综合治疗组疗效优于西药对照组。见表1。

2.2两组治疗前后ADL评分比较两组治疗后较治疗前ADL评分明显下降(P<0.05或P<0.01);而中医综合治疗后两组ADL评分亦有明显变化(P<0.05)。说明中医综合治疗组的日常生活能力改善较西医对照组明显。见表1。

2.3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疗效比较中药综合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总有效率为69.90%,西药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8.0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说明中医综合治疗组在中医证候疗效改善方面优于西医对照组。见表2。

表1 两组认知功能评分比较±s)

与同组治疗前比较:1)P<0.05,2)P<0.01;与西医对照组比较:3)P<0.05

表2 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疗效比较(n)

与中医综合治疗组比较:1)P<0.05

2.4不良反应监测中医综合治疗组有4例腹泻(每天3~5次),经对症处理后可自行停止,查大便常规无细菌及脓血等异常发现。西医对照组有5例出现不良反应,其中2例出现恶心和胃部不适,2例出现腹泻,1例出现失眠。

3 讨 论

目前VD的治疗措施主要有三个方面:①对因治疗。流行病学证据显示,通过控制血压和其他血管性因素可能预防VD;②延缓进程。需要对患者的病情改善情况进行长期的随访观察,至今此类报道甚少;③改善症状。通过药物或康复治疗是目前被证明有效的治疗措施,但尚缺乏疗效稳定可靠的治法和药物,有待进一步研究开发。VD治疗主要包括改善认知功能、认知康复和伴随症状的治疗等。由于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及心理问题,因此,积极进行功能康复训练及心理支持疗法也很有必要。对症治疗涉及多种药效学机制,包括胆碱酯酶抑制剂、神经营养药和神经保护药、抗氧化药、改善微循环等。从循证医学的角度,大多为经验性治疗或缺乏高级别临床证据的支持。虽然有关VD治疗的研究仍在积极进行,但迄今为止还没有任何药物被批准用于VD的治疗〔8〕。而针对病因治疗的西药,由于疗程较长,长期使用又会产生一定的毒副作用。而中医药以其毒副作用少,疗效肯定,费用较低廉,显示出临床应用潜力。

中医药在延缓病情进展,改善病人全身症状,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智能状况等方面表现出其独特的优势。既往关于中医药防治VD的研究多是以单一的干预措施为研究对象,且多为专方专药〔9,10〕,但在临床实际中,由于该病发病机制及临床表现的复杂性,难以用单一的治疗方法达到最佳治疗效果,而是需要采取多种措施进行干预,这也符合中医治病的整体观思想。VD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的复杂性,决定了其治疗必须朝向多向性、个体性、阶段性和综合性发展,才能全面兼顾,提高疗效。实践证明,单一方法难以速效,需要综合应用多种方法密切配合进行中西医结合治疗,才能起到一定的延缓作用。辨证论治是中医理论体系的精髓,目前关于VD的中医治疗,辨证论治仍是其主要手段。同时针灸〔11〕因其能激发经气,通经活络,调整脏腑气血,醒脑开窍的独特作用成为探索防治VD的非药物疗法的热点之一。在辨证基础上两者的有效结合,配合合理的康复护理方案是本研究的特色所在〔12〕,三者结合应用,在现行VD临床研究治疗中尚无相关报道。

1田金洲.血管性痴呆〔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1.

2Zhang ZX,Zahner GE,Roman GC,etal.Dementia subtypes in China:prevalence in Beijing,Xi'an,Shanghai,and Cheng-du〔J〕.Arch Neurol,2005;62(3):447-53.

3王发渭,陈利平,郝爱真,等.老年血管性痴呆认知障碍的中医综合治疗方法研究〔J〕.中华保健医学杂志,2008;10(4):287-8.

4American Psychiatric Association.Diagnostic and statistical manual of mental disorders(DSM-Ⅳ)〔M〕.4th ed.Washington,DC:American Psychiatric Publishing,1994:142-7.

5Zhang MY,Katzman R,Salmon D,etal.The prevalence of dementia and Alzheimer's disease in Shanghai,China:impact of age,gender,and education〔J〕.Ann Neurol,1990;27(4):428-37.

6田金洲,韩明向,涂晋文,等.血管性痴呆的诊断、辨证及疗效判定标准(研究用)〔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2;22 (5):329-31.

7田德禄,蔡淦.中医内科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6:162.

8蔡敏.血管性痴呆的危险因素及综合诊治的临床分析〔J〕.重庆医学,2010;39(1):34-6.

9周建英,刘涛,孙长春.益气复智颗粒治疗血管性痴呆病的临床研究〔J〕.上海中医药杂志,2005;39 (3):11-3.

10刘兴山,王静慧.补肾活血化痰法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5;25(6):657-9.

11夏玮,刘喆.针灸治疗血管性痴呆的临床研究进展〔J〕.光明中医,2009;24(2):382-3.

12冯银平.康复护理干预对血管性痴呆患者功能恢复的影响〔J〕.中华全科医学,2008;6(9):985-6.

〔2014-12-26修回〕

(编辑安冉冉/曹梦园)

广西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课题(1298003-6)

唐农(1962-),男,博士生导师,教授,主要从事缺血性脑血管病研究。

胡跃强(1973-),男,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血管性痴呆研究。

R255.9

A

1005-9202(2016)17-4287-03;doi:10.3969/j.issn.1005-9202.2016.17.076

1广西中医药大学2广西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3南宁市中医院4柳州市中医院

猜你喜欢

血管性西医证候
基于Delphi法的高原红细胞增多症中医证候研究
浅谈心房颤动的蒙西医治疗
蒙西医结合治疗肺结核进展
蒙西医结合治疗眼底出血的临床疗效
石杉碱甲联合尼麦角林治疗血管性痴呆的效果观察
展望蒙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的前景
血管性痴呆中医治疗探析
通络止痛方治疗血管性头痛60例
养脑复聪汤治疗血管性痴呆33例
基底节区出血与中医证候相关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