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泪道阻塞性疾病手术状况

2016-10-26刘建巨张宏伟王胜伟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6年17期
关键词:泪道泪囊吻合术

刘建巨 张 雪 张宏伟 于 琼 王胜伟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医院,黑龙江 哈尔滨 150081)



泪道阻塞性疾病手术状况

刘建巨张雪1张宏伟1于琼1王胜伟1

(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医院,黑龙江哈尔滨150081)

目的探讨泪道阻塞性疾病手术发展状况。方法回顾分析2008年、2012年和2015年在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眼科医院因泪道阻塞性疾病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年龄、患者来源、接受手术时的主要症状、手术方式和主要手术并发症,分析8年来各项指标的变化及其意义。结果2008年共行泪道阻塞性疾病手术342例,其中城市居民35例(10.23%),村镇居民307例(89.77%);外路泪囊鼻腔吻合术30例(8.77%),经鼻逆行置管312例(91.23%);小于40岁、40~49岁、50~59岁、60岁以上的患者分别为39例(11.40%)、148例(43.28%)、104例(30.41%)、51例(14.91%);接受手术时的主要症状以室外溢泪、室内溢泪及室内溢泪并溢脓的患者分别为13例(3.80%)、265例(77.49%)、64例(18.71%);主要术后问题:颜面部瘢痕发生率8.77%,泪道阻塞复发率为55.56%。2012年共行泪道阻塞性疾病手术420例,其中城市居民51例(12.14%),村镇居民369例(87.86%);外路泪囊鼻腔吻合术21例(5.00%),经鼻逆行置管384例(91.43%),鼻内镜下内路泪囊鼻腔吻合术15例(3.57%);小于40岁、40~49岁、50~59岁、60岁以上的患者分别为46例(10.95%)、181例(43.10%)、142例(33.81%)、51例(12.14%);接受手术时的主要症状以室外溢泪、室内溢泪及室内溢泪并溢脓的患者分别为20例(4.76%)、335例(79.76%)、65例(15.48%);主要术后问题:颜面部瘢痕发生率5.00%,泪道阻塞复发率为51.19%,鼻内镜下内路泪囊鼻腔吻合术的复发率为10%。2015年共行泪道阻塞性疾病手术512例,其中城市居民83例(16.21%),村镇居民429例(83.79%);外路泪囊鼻腔吻合术8例(1.56%),经鼻逆行置管51例(9.96%),鼻内镜下内路泪囊鼻腔吻合术453例(88.48%);小于40岁、40~49岁、50~59岁、60岁以上的患者分别为78例(15.23%)、211例(41.21%)、121例(23.63%)、102例(19.93%);接受手术时的主要症状以室外溢泪、室内溢泪及室内溢泪并溢脓的患者分别为32例(6.25%)、428例(83.59%)、52例(10.16%);主要术后问题:颜面部瘢痕发生率1.56%,复发率为9.77%。结论接受手术治疗的泪道阻塞性疾病患者数量逐年增加,城市居民所占比例明显提高。患者接受手术治疗时的年龄呈年轻化和年老化的两端扩展趋势,随着鼻内镜下内路泪囊鼻腔吻合术的手术技术日臻成熟,患者的认可度也越来越高。

泪道阻塞性疾病; 生活质量

泪道阻塞性疾病(LDOD)是眼科的常见病,其人群患病率为1.4%,多发于中老年人群且女性患者明显多于男性〔1〕。LDOD主要症状为溢泪,若合并急慢性泪囊炎时挤压泪囊区还会出现溢脓,严重时更会发展成泪囊周围炎〔2,3〕。目前对泪道阻塞性疾病的治疗主要采用手术的方法,从最早的外路泪囊鼻腔吻合术到后来的激光泪道成形术,再到近些年广泛开展的顺行和逆行置管乃至如今的鼻内镜下内路泪囊鼻腔吻合术等均是手术方式的进步〔4〕。本文通过调查2008年、2012年、2015年LDOD患者接受手术治疗时的年龄、来源、接受手术时的主要症状、手术方式、手术并发症,旨在了解LDOD患者行手术治疗时上述方面的变化。

1 资料和方法

1.1对象2008年、2012年、2015年在我院接受LDOD手术治疗的患者。

1.2调查内容(1)年龄:将患者按接受手术治疗时的年龄分为<40岁,40~49岁,50~59岁,60岁以上4组。(2)患者来源:按出生及常住原籍将患者分为城市居民和村镇居民两大类。(3)接受手术时的主要症状:将患者分为室外溢泪组、室内溢泪组和室内溢泪并溢脓3组。(4)手术方式:分为外路泪囊鼻腔吻合术、经鼻逆行置管术和鼻内镜下内路泪囊鼻腔吻合术3种术式。(5)主要术后问题:分别记录三年三组患者颜面部瘢痕发生情况及泪道阻塞复发情况。

1.3统计学分析应用SPSS 13.0软件行方差分析。

2 结 果

2.1不同年度患者性别及年龄资料2008年共行LDOD手术342例,男性49例(14.33%),女性293例(85.67%),2012年共行LDOD手术420例,男性63例(15.00%),女性357例(85.00%)。2015年共行LDOD手术512例,男性78例(15.23%),女性434例(84.77%)。不同年度接受手术治疗时患者的年龄分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5.63,P<0.05)。见表1。

表1 不同年度LDOD患者接受手术治疗时的年龄分布情况〔n(%)〕

2.2不同年度患者病源分布情况2008年LDOD患者中城市居民35例(10.23%),村镇居民307例(89.77%);2012年城市居民51例(12.14%),村镇居民369例(87.86%);2015年城市居民83例(16.21%),村镇居民429例(83.79%),不同年度患者病源分布有统计学差异(F=6.83,P<0.05)

2.3不同年度患者接受手术时的主要症状分布情况不同年度LDOD患者接受手术时主要症状分布有统计学差异(F=7.33,P<0.05)。见表2。

2.4不同年度患者接受手术时的主要手术方式分布见表3。不同年度LDOD患者采用的手术方式有统计学差异(F=10.28,P<0.05)。

2.5不同年度患者接受手术后的主要术后问题外路泪囊鼻腔吻合术的主要术后并发症是颜面部瘢痕,3年的发生率均为100%。经鼻逆行置管术无颜面部瘢痕,拔管三个月后的复发率2008年为60.00%,2012年为55.00%,2015年为53.00%;鼻内镜下内路泪囊鼻腔吻合术后三个月的复发率2012年为10%,2015年为5%。合并统计两种术后问题:颜面部瘢痕发生率2008年8.77%(30/342),2012年5.00%(21/420),2015年1.56%(8/512);泪道阻塞复发率2008年55.56%(190/342),2012年51.19%(215/420),2015年9.77%(50/512)。各年度之间主要术后问题发生率有统计学差异(P<0.01)。

表2 不同年度LDOD患者接受手术时的主要症状分布情况〔n(%)〕

表3 不同年度泪道阻塞性疾病患者接受手术时的手术方式分布情况

3 讨 论

LDOD是泪道系统的常见疾病,其发病率在眼科门诊患者中约占3%,女性患者明显多于男性〔5,6〕。多数研究认为,泪道阻塞多发生在中年以后,50岁左右发病率最高,占75%~80%〔7〕,赵启顺〔8〕报道,2 728例有泪道阻塞疾患的病例,21~50岁年龄段发病率最高,而1~10岁,71~ 90岁年龄段发病率明显较低。此次我们的调查结果亦显示,在我院接受手术治疗的泪道阻塞性疾病患者年龄多在40~60岁,女性患者占绝大多数。另外,对不同年度患者年龄构成比进行比较发现,小于40岁及大于60岁的患者比例呈现增加趋势,即患者接受手术治疗时的年龄呈年轻化和年老化的两端扩展趋势。通过与患者交流发现,这与2012年后我院广泛开展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这种新术式有关。鼻内镜下泪囊鼻腔吻合术因无颜面部瘢痕且有较高的根治率留住了大量追求美观的年轻患者,同时还吸引来很多为提高生活质量的老年患者。

孙群林等〔9〕在一组1 957例泪道阻塞疾病患者的临床分析中发现,农民发病率最高(43.18%);其次是工人占24.73%;接下来依次是城市居民(10.63%)、学生(9.50%)、教师(6.44%)、干部(2.10%)。对不同年度患者病源的构成比进行比较发现,城市居民所占的比例逐年增多,此种变化与选择医疗机构能力较强的城市居民患者逐步认可鼻内镜下的泪囊鼻腔吻合术有关。

LDOD的主要临床表现为溢泪,症状较轻者为室外迎风溢泪,阻塞加重时则变为室内溢泪,若继发感染还可出现急慢性泪囊炎而出现挤压泪囊区的溢脓。本研究发现,室外溢泪等轻型患者逐年增多,室内溢泪并溢脓的患者逐年减少。这说明在治疗效果和颜面部无瘢痕等美观问题得以保证后,该病群体的求治愿望更为积极,该病的诊疗市场在进一步发育。

LDOD治疗方法众多,大体可分为原道手术、改道手术和旁道手术。原道手术有泪道探通、泪道激光成形、泪道浚通及配合相应的原道置管。改道手术主要就是传统的外路泪囊鼻腔吻合术和近年来开展的鼻内镜下内路泪囊鼻腔吻合术。旁道手术国内开展的较少,范先群等〔10〕探索过废弃原有泪道并在其旁另开辟一条新的泪液引流入鼻腔的通道。外路泪囊鼻腔吻合术手术成功率较高,术后颜面部瘢痕是其主要不足,故2008年前后我院主要采用的是原路手术中的经鼻逆行置管术;2012年年末我院开始开展鼻内镜下的内路泪囊鼻腔吻合术,2015年我院采用手术方式的构成比却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绝大部分患者采用了鼻内镜下的内路泪囊鼻腔吻合术。说明随着我院鼻内镜下的内路泪囊鼻腔吻合术开展成熟以后,治疗LDOD的主导术式已由经鼻逆行置管术变成了鼻内镜下的内路泪囊鼻腔吻合术。并且,新术式的开展使治疗成功率明显提高,并发症明显降低,标志着鼻内镜下的内路泪囊鼻腔吻合术这一新技术的开展和成熟使我院在LDOD的治疗方面发生了质的提高。

1刘建巨,冷非,宋甄,等.哈尔滨北部农村泪道阻塞疾病的患病率及阻塞部位分布研究〔J〕.中国实验诊断学,2013;(12):2210-3.

2Kim SE,Lee SJ,Lee SYetal.Outcomes of 4-snip punctoplasty for severe punctal stenosis:measurement of tear meniscus height by 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J〕.Am J Ophthalmol,2012;153(4):769-73.

3Lee JS,Lee H,Kim JWetal.Association of facial asymmetry and nasal septal deviation in acquired nasolacrimal duct obstruction in East Asians〔J〕.J Craniofac Surg,2013;24(5):1544-8.

4樊莲莲,苏文成,黄亚,等.泪道阻塞性疾病治疗方法的研究进展〔J〕.中国药房,2015;(26):3737-9.

5刘爽,陶海,王伟.泪道阻塞性疾病的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国际眼科杂志,2008;(1):140-3.

5Sasaki H,Takano T,Murakami A.Direct endoscopic probing for congenital lacrimal duct obstruction〔J〕.Clin Experiment Ophthalmol,2013;41(8):729-34.

7Chaudhry IA,Shamsi FA,Al-Rashed W.Bacteriology of chronic dacryocystitis in a tertiary eye care center〔J〕.Ophthal Plast Reconstr Surg,2005;21(3):207-10.

8赵启顺.泪道阻塞与性别年龄职业的关系〔J〕.现代预防医学,2006;(3):429-33.

9孙群林,赵长霖,彭琦,等.泪道阻塞性疾病1957例临床相关因素分析〔J〕.东南国防医药,2010;(5):407-9.

10范先群,毕晓萍,傅瑶,等.高密度多孔聚乙烯包裹玻璃管植入泪道旁路术的临床分析〔J〕.中华眼科杂志,2007;43(8):713-7.

〔2016-04-12修回〕

(编辑郭菁)

刘建巨(1970-),男,副主任医师,主要从事泪器病方面研究。

R777.2

A

1005-9202(2016)17-4275-03;doi:10.3969/j.issn.1005-9202.2016.17.070

1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阿勒泰地区人民医院五官科

猜你喜欢

泪道泪囊吻合术
泪道探通术在婴幼儿泪囊炎中的临床应用
鼻内镜下泪总管暴露治疗小泪囊慢性泪囊炎的临床分析
Nd:YAG激光泪道探通术联合改良的泪道置管术治疗泪道阻塞的效果及安全性分析
泪道造影及MSCT在鼻腔泪囊造口术中的应用价值
慢性泪囊炎鼻腔泪囊吻合术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
尿道海绵体非离断尿道吻合术在骨盆骨折引起后尿道狭窄中的初步应用
天冷泪道病高发
人工泪液和临时性泪道塞治疗干眼的临床疗效观察
下消化道切除吻合术应用胃肠减压46例临床分析
选择性痔及痔上黏膜缝扎切除吻合术治疗脱垂性非环状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