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旧书
2016-10-25庞培
庞培
很多年前知道,宁波有个“天一阁”。“天一阁”主人藏旧书,姓范,堪称有明一代中国乡间藏书之典范,行事老练又低调。“天一阁”曾经的相貌,今天的世人是无法想像的了。藏书楼三面或四面环水,建筑在一条乡野河流岸边上,自成一幢岛屿。首先,它改变、超越了自然界岛屿的范畴,这岛上有树木花草、春夏秋冬,但主要的空间景观,却是积雪盈尺的书籍,是几乎第一时间摒弃了人间制度日常文明样式的纯粹、无言的书籍。其形象极其硬朗、质朴、单纯,十分鲜明。可以说,在藏书这件事上,“天一阁”馆主毫不含糊,丝毫没有任何世俗角度的遮遮掩掩,这是为什么呢?还是所有各地搜罗出来的旧籍珍本,其内在隐秘的价值无形之中在呼吁一名明代的宁波人,在那浩如烟海的书籍世界里四处搜索、妥善保管以后,在如何更完整地传诸后代方面呼之欲出?某种程度上,正如陈年旧书往往派生出几类特殊的寄生虫。“天一阁主人”及常熟、嘉兴、吴江、江阴、苏州等地文人在古代江南的藏书历险,亦为中国文化、文字特有的汉籍古书世界里一个特别派生出的景观。它自身成其为一个传承,一种文化,这正是大众所熟知的中国古代藏书(文化)。而宁波“天一阁主人”又在此地,在这个文化基点上更进了一步。达到了藏书,如何珍藏书籍抽象而惶恐的高度——可以想见,当年的“天一阁”主人实则常年处于矛盾又复杂的心态和感情里:他害怕中国的五行:金木水火土。害怕易经八卦、朝代更迭和自然四季。对于书籍的保存,从一开始,他就有一种近乎于强迫症的苟刻。他对自然界的真理膜拜到五体投地。正是因为这眼睛里揉不得一粒沙子的五体投地,后代的世人才得以部分继承到、观摩到了“天一阁藏书楼”这一辉煌至极的古代文化的巨擘遗存。“天一阁藏书”本身成其为书海中的珍本和孤本,每一个中国人都可能因为无出其右的存在而倍感骄傲。这是地球上其它民族、文明史上所罕有的;在天主教发达的西方,高山修道院的古堡内,常年暗无天日的隐修室里,人们听说过一代又一代的修道士们,为了上帝的神秘指令,召唤年复一年,日复一日跪坐着抄经、存经、传递经文的传奇、业绩,但那是天主的召唤,是“我主圣明”的权威下的历史册页。印度教、恒河两岸的托钵僧、东正教徒……都有过古登堡印刷术之前,或中国的活字印刷发明前的长久发愿的修行及个人献身。唯独在中国,人们才在宁波“天一阁”,在司马迁修撰《史记》,在先民们筚路蓝缕的种种艰苦努力之深处,见出“一个人的宗教”,见出更加宏大、宏伟的在后人眼里不可思议的作品来。
珍藏。藏宝游戏以及随之而来的各种文学作品里感天动地的想像。既是人之常情,同时也是人的恒常感情世界里,从一开始天然兼备文学性的一种举止言行。把某段经历和感情,某一类的见识视若财富,私底下拥有它,拥有它的人视这一笔秘不示人的收藏为生命终极的寄托。换句话说:比自己的生命更加重要,一旦缺少,自己即与周围芸芸众生无异,跟悲惨的死亡差不多了。不管是金银珍宝,还是诗歌、字画、古书、册籍,古今中外,无论欧洲历史上还是中国,那些人生履历进入珍藏阶段的异人,都无一例外地疯狂优异。一方面,内和外,精神或物质的双重收藏物品完全改变了他们的人生;另一方面,他们每天生活在自己秘不示人的想像王国中。人被其自身的珍爱之物所吞噬。收藏者在古老的图书这件事情上,往往生活在一阵阵席卷而来的悲哀的幸福之波,一份狂喜里;书籍在自身承纳着历代这么多的智慧和美,只有它们或有可能抵消掉人类肉身的消亡。他们的尸体不会腐烂,正如满屋子一直堆到天花板,运用各种名贵木料打造的书橱书柜,保持着凡人无法进入的室内恒温的心仪的古籍一样:我能否拥有这么多智慧以至永远不死?这是收藏者在普遍陈旧的世界里许诺给自己的未来愿景。他把书籍跟某种程度的自我相等同;为什么说收藏、藏书这件事天生具有文学性?答案很简单:热爱、虚构、幻想。收藏者身上有一种针对生活的离奇的热爱。他在其收藏的物品方面,既绞尽脑汁同时又不择手段。这是一般世人所普遍见识过的。他生活在对于其遥不可及的收藏的真理和价值方面,层层虚构、不断充实又不断渴求的心理阶段。这方面的实例,我就不一一加以列举了。
幻想。对于任何一名合适和合格的藏家而言,幻想即现实。没有所谓世俗意义上的无谓现实。一切与其收藏无关的现实全不成立。他在看到自己收藏的珍奇中的每一项,每一种品类上都同时看到幻想和现实。对于收藏者而言,此两者并存着,在生活中并行不悖地同时成立。你可以说,眼前这一部宋刻本的书籍来自生活的幻术,来自如此荒谬的人生旅途中一个小小的幻想时段;同时,你也可以小心翼翼用双手捧出古代的书匣,告诉周围人,这宝贵有多少、多少重量。有多少传奇、多少稀罕、多少文字或年代以及价值多少两黄金!——而在这之前,又有多少皇公贵胄、诗词名家一一用手,用平稳呼吸着的身体抚摩、走近过它。在某省隐蔽的私家园林的后花园,它存活过几百年。到了宫殿议事厅后面的书房,它又安安稳稳在其中接受了长达数十百年的冬眠——直到现在这一刻你看见它:书匣上的封条、私章款识、各种纪念类书法和文字的描金画凤。物品本身的呼吸终于延续了数代、数十代人。那些一度为之迷恋,拥有它,在它身边小心翼翼走动过的肉身现在全部作古,纷纷到了地下的冥界,而它,躺在新主人的书案上,竟还部分像刚刚印制出来的一样,像刚抱出产房的烫金的婴儿,像郊游和踏青归来的家人一样精神气十足——在这样的奇迹面前,人生的速朽或苦短,算是哪一根葱?金子和银两,颇费周折的四乡托人,各地寻觅的甘苦,又算得了什么?
“……审慎而非武断地……”这是英国著名的约翰逊博士在《莎士比亚戏剧前言》一文中给出的世代通行的评语。我们可以想像,历史上的“天一阁”主人无疑是一个真人、一个真实、活生生的智慧人物。在后人眼里看似“武断”的对于藏书楼营造法式经营方面的个人抉择,在人类终极的历史长河里,渐渐获得了伟大的“审慎”品格。
书的旧,乃是人生之永在。
作为读者的桃花源,或者,作为读者的乌托邦。陈旧本身在这个书籍世界里,也渐渐派生出一种喜欢以及迷恋它们的读者可全身心、长时间在其中遨游神往的乌有乡。一名精致肃穆如同“天一阁主人”那样不可一世的读者,当然愿意把自己人生的步伐停留在各种版本的书籍的陈旧上。其对人生的理想、理性勘探、理解力也许与常人无异,“太阳底下无新事”。可是,在具体的行为把握上,一定又和普通平凡的人生有卓然独立的创造以及创新处——完全区别开来,开创出崭新的事业或画卷。书籍表面的泛旧本身在咏哦新的人生。换句话说:一切年代不一的旧书,都来自书籍曾经的新。这是簇新和崭新的新。新人生的“新”。那么,阅读在这里,就成了“旧符换新桃”。人们通过对一册册陈旧的书籍的阅读,试图像在私底下输血、换血手术一般去换取那头脑中的、心灵深处的新的人生!读书——在这里就成为对于人生的诗意的眺望。我可能到达不了终极人生的地平线。可这并不意味着,我同样缺乏诗意的向着远方眺望的目光!当这一目光聚焦在各种价值不菲的珍版旧本,在教导和影响数代人生活的经典册籍的令人砰然心动的一个个书名上时,难道说,我离那些伟大的人生,比前一分钟更远了吗?想像一下当年“天一阁”主人在他的丰厚藏书面前,静观浏览的景象吧!想像一下他眼里那种欣喜的、似火苗持续跳动的目光吧!甚至,他浏阅的目光本身也像是一种对于我们后世人生的恋恋不舍的抚摸。换句话说:一本旧书,乃是对一本可能的新书的抚摸,对流逝的时世的抚摸,同时,也是对读它、喜爱它的读者人生际遇的喜乐掺半、悲欣交集的抚摸。
书像是有一种肢体动作,或者说,外在于单一书本的人体器官。好像是身体的身体,心跳深处的心跳。好像“飞翔的荷兰人”,或传说中女扮男相的“花木兰”。通过一系列灵魂的非凡决断割袍相赠、倒置、飞翔和性别转换。书籍在人类的生活长河中实践着肉眼几乎不可见的变形纪。实践着各种“新的人生”般的奇境或奇迹。一名从小阅读、酷爱文字的儿童,长大以后游历到了异国他乡;一个人通过大学深造以后,成了专业工程师。这里面是否有一种精神样式的“化学”成份?谁能够说得清楚:他的一生,多大程度被欧几里德、黑格尔、王维、枚乘、司马迁、莎士比亚、塞万提斯所改变?改变的厉害程度又有多少?现代社会中的人类文明,各个行业,遵循着各种事无巨细的文明和智慧法则。唯独书籍、阅读的法则,没有办法公布于众。人在读书时仿佛变成另一个人,他手头翻开的书成了主体,他自己则反倒作为替身或客体存在着。书在读者手里实践着他的变体。书是主人,而读者则成了随叫随到的佣仆。这位仆人甚至比他的主人要更努力、更刻苦,也更严肃。没有一项人类发明超得过书籍的问世。而在书的发明中,又数新书变陈旧这一桩事情最为神秘、动人心魄。
书好像是有“第三只手”。古代中国人好谈鬼怪神灵。一部《聊斋志异》,迷倒了多少代国人。实际上,纪晓岚的《阅微草堂笔记》我本人更喜欢。有时候,书籍才是真正的、离人最近的魂魄,或者说鬼魂。从文学的角度来欣赏,这些书房里的“书鬼”确保了人们生活中的诗意。康德有言:“头顶的星空、心中的道德律”。
书的第三只手,用来摄人魂魄。而一名资深读者,往往心甘情愿、乐意乖乖做一本有趣的旧书的俘虏。这第三只手,有一个名字:“旧”。在灵魂这件事情上,刚刚面世的新书,几乎无人问津。偶尔亦有例外。老子所言“日日新”,全是在旧书上。在旧版《道德经》五千言上,另一方面,书越旧,愈能读出日久弥新的新味道来。一粒青橄榄,越咂,味愈甘,意愈甜。
陈旧的时间,充溢进了书籍的心房。往昔的智慧和情感,又在一名新读者的手眼间复活了。好像梦想实现了一样。昔日的海市蜃楼,变成了现实。
我翻到一册十几年前的旧书:14年前,2001年12月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法国女作家安妮·弗朗索瓦的《闲话读书》。这本书薄薄的,130页。作为当年的“法兰西书库·睿哲书系”其中的一本出版。书的背面,封四上方,写有这样四行话语:用于形容书的命运。
它们有期待,翘首期盼着人们的目光。
它们有尊严,惨遭遗弃仍生生不息。
它们有味道,个中滋味,读者自知。
它们有声音,侧耳倾听,皆成韵律。
这本书后来又有三联书店的新版,再版本。装帧、厚薄、价格全变了。书是同一本书,但一时之间,却好像成了一本新书。
严格意义上的新书,只存在于读者的想像区域。在读者们千呼万唤、三顾茅庐的想像的目光中酝酿并诞生。作者——读者——编辑构成一本新书的世俗图景。三者缺一不可。事实上,书的生命在于常读常新,在于其出版年代、模样的陈旧。古今中外,旧书最多的国家是中国。因为中国古老的象形汉字有着几千年的历史;因为中国自19世纪开始到鲁迅先生的“拿来主义”,再到今天,翻译了中国以外各国浩如烟海的文学、历史、哲学及其它各种学科的书籍。旧书正如旧爱、旧感情。在读者那里培养出来一种陪伴默契的深情来,一份无言的寄托和守护。正如好的婚姻般相互给予、敬重和体谅。“在天愿作比翼鸟,在地愿为连理枝”。好书和喜爱它的读者也就像这婚姻的连理枝,连接成肉眼不可见的生命的枝柯。
1913年2月24日,英国小说家劳伦斯写信给他的好友柯林斯,谈到创作的艰难:
“我知道这有多难。人要深刻和真诚起来,是需要一点东西的。琐碎的烦心乱神之事太多,搅得我们往往抓不到想像的真正本质。这听起来像胡扯,不是吗?我常常想,人在工作前,应该能够祈祷一下——然后就把事情交给上帝去。真正同想像较上劲——把一切统统抛弃,真是很难、很难的事,我总感到像是赤裸裸地站在那里,让全能的上帝之火穿过我的身体——这种感觉是相当可怕的。人要有极虔诚之心,才能成为艺术家。我常常想到的是我亲爱的圣劳伦斯躺在烤架上说:“兄弟们,给我翻个身吧,我这边已经熟了。”
他故事中所说的圣劳伦斯,百度上找不到确切的诞生年代,只显示死亡的年份,是公元258年,也就是说,距离我们今天将近一千九百年了,是古罗马时代著名的圣徒、殉道者。传说当时罗马的执政官逮捕他,逼迫他交出教会的财产,于是他推托说:我回去找找,结果是把他教区的很多无家可归的穷人全叫上了,其中多数是常年接受教会布施的穷人,他对威胁他的法官说:“这些就是教会的财产。”于是被处极刑,绑在烤架上,慢慢烘炙而死。
劳伦斯用这则故事来表明,他在困难面前的立场。
同样,这是一则旧故事,西方世界广为流传。
今天的国人,不得不在一本自己钟爱的书面前作出选择:中国书还是外国书?近代之前的国人基本没有这样的烦恼。一切地球上的读物,好像都是中国的汉字书籍。此一局面之变革,或许,才真正是王国维、陈寅恪他们眼里所谓“千年之变局”。
每晚,从书房里拿一本恋恋不舍的旧书,带去到枕头边上的,是中国书还是外国书?
在明代“天一阁”主人的眼里,不存在这个问题。
到了圆明园一把大火熊熊腾起的时代,书籍的命运,也被在火光中肆意扬起来了。
同样,圆明园大火,焚烧掉了大量宫廷珍藏的旧版书。
火烧圆明园,是每一名中国读者心底永远的创痛。至少,“天一阁”主人时代,作为读者的桃花源,已在灰烬中一去不复返了……
旧书所寄生其间的、酝酿中的“新的渴望”。正如春寒料峭从冬天来。正如桃花年复一年的盛开:“……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读书人在讨论过去时,常常把历史变革和文学情愫相混淆。人们时常分辨不清诗歌和现实之间的关系。这是令人悲哀的经历,同时也是千古一梦。一方面,读书人需要人生的太虚幻境、哲学的喜乐。他们谈论过去,实际上正是谈论曾一度拥有过的唯一的世界;另一方面,岁月代代相际、荣辱兴衰;新的时间和新的人生永远变化无穷、永远变动不居。过去成了人们更愿意面对的流恋忘返的旧日世界,新的世界却不理睬这一套。在地球上,人所经历的剧烈的变革从未像在19世纪后中国的社会和土地上那样层出不穷,这就像台风汹涌肆虐的海洋,像坏天气始终不得好转的一个船队。中国在过去的一两百年,历经着不仅包括自身,也包括了其它文明样式的民族闻所未闻的苦难和颠簸,这颠簸,自然把多数船员和乘客的身体彻底摧垮了,航行眼看还在缥缈不知名的远方,此时此刻,古代哲学中的“我们去向何方?”这个问题就被提了出来。新的见识、思恋在当今时代,成了真正意义的珍奇和苦恼。“在不实与幻想之间进退两难的只有人类。”齐奥朗说。这是一位从故乡罗马尼亚出走法国的著名隐士、哲学家,我们把他的思想稍稍延伸:——“在不实与幻想之间进退两难的只有中国人。”
“一个人命中注定了有识,同样命中注定了无知。知识有如愁思淡淡的薄暮,无知则像忧心忡忡的黎明。”齐奥朗说。
“……这些生命表面的浪人,还要在死亡的外部漂泊。”也许“天一阁”主人的眼里,在他的视野所见和目光深处,沉思过在他那个时代罕有人见识并沉思过的无边的海浪。大海,就横亘在距离这幢藏书楼阁不远处的东南方向。南太平洋。浩瀚的太平洋,在“天一阁”成型的年代,中国人还不确切知道这一大片汪洋巨浸的名字。在中国人眼里,少数有幸走到它沙滩尽头的国人眼里,这就是宇宙和外太空了。这海洋,也许是围绕着中国大陆之外唯一的海洋了。遗憾,“天一阁”藏书并无有关它的只字片言。华夏文明,上下几千年,对于其陆地尽头的大海始终保持缄口无言,这是为什么呢?除了《山海经》、《水经注》等少量如同午夜梦醒般的睁眼凝视,紧接着又闭上的眼睛之外。他,是否是离大海最近的藏家?他一定睁眼看见了那个时代的读书人从未见过的奇境异象,甚至不可思议到了无人加以想像的境地。如何镇守住海上来的妖怪,妖孽和妖风?在这之前,背向镇守住中原来的叛匪或西行的鬼魂,这桩事情,汉人已经反复实践、成就了一两千年。可是,新的危机,新的、不知名的灾难出现了……
你们不觉得,心灵,这是汪洋中的一艘船吗?
一个海浪“哗哗”作响,难道是书页?
书模仿海浪的席卷,一页页。
那么,人呢?
人模仿某种黑夜里的到达和凝视——人模仿星空。人模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