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小龙和他的微信
2016-10-25综合整理
综合整理/木 青
张小龙和他的微信
综合整理/木 青
2011年,微信将中国人的沟通视野再次拓宽。“微信之父”就是张小龙。他曾经被评价为互联网大潮中的“悲剧人物”,不过,最终张小龙用他的微信告诉全世界:纯粹的人也能成功。
从Foxmail到QQ邮箱,再到微信,张小龙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在多数时候张小龙扮演着一名艺术家的角色,他将产品视为自己所创作的艺术品。对名利无感,只在乎情怀的他,做出了中国互联网界最成功的产品之一——微信。他凭这款产品所创造的商业价值丝毫不亚于任何商业领袖,更重要的是,相比后者,张小龙的形象单纯多了。
只要有用户、有情怀就好了
1994年秋,25岁的张小龙研究生毕业。彼时,国内的互联网行业刚刚起步,张小龙斗志昂扬地前往广州,投身互联网大潮。
张小龙到广州一家软件开发公司当程序员,自称为“IT民工”。厌倦了按部就班生活的他,开始一边上班一边悄悄的做自己喜欢的事——开发一款属于自己的软件。
华灯初上,张小龙把自己关在屋里,一边抽烟一边敲击键盘,直到夜色深深。他像个孤独的艺术家,精心雕琢着自己的作品。有时候,仅仅为了将程序变小几百个字节,就要花上一整晚的时间。
经过几个月的奋战,1997年1月,张小龙终于完成自己的作品——一款名为Foxmail的邮箱软件。相较当时的邮件系统,Foxmail轻便灵活、运行稳定。张小龙没什么财富的企图心,于是他决定将这款软件完全免费推向市场,供大家随便使用。
Foxmail一经推出便获得巨大成功,迅速斩获200万用户,被评为五星级软件。
Foxmail上线后,张小龙每天会收到几十封邮件,点赞的、提意见的,他都一一回复,成千上万的关注者让这名曾经的小程序员感受到巨大的成就感。经此一役,张小龙也声名鹊起,成为继求伯君、王江民之后新一代技术精英。
然而,这种快乐没能延续多久,张小龙很快发现自己被繁琐的维护工作捆住了手脚。软件完成后需要逐步精心地完善,这占用了他大量的时间,兴趣也因此被消磨殆尽。这让张小龙陷入了迷惘,一边是压抑的工作,一边是疲于应对的爱好。思考了很久后,他决定辞职,成为一名自由职业者。
张小龙觉得自己是自由职业者,别人却认为他是无业游民。《人民日报》的记者曾撰文报道张小龙,并称他是互联网大潮涌动下的悲剧人物。
那段时间,张小龙的名字频繁出现在媒体上,作为中国免费软件开发者悲剧性命运的代表性人物。Foxmail虽然令其荣誉加身,却不能为他贡献一分钱。在最困难的时候,他甚至萌生去美国打工做软件的念头。在那里,一个免费软件开发者也可以凭借广告、捐助,每个月有上万美元甚至更多的收入。
1998年的秋天,周鸿祎经人引荐,第一次在广州见到了张小龙。这名在业界已是小有名气的程序员正和十几个人挤在一间小破办公室内,周遭烟雾缭绕。看到周鸿祎之后,张小龙掐灭了手上的烟,面无表情地向他走来。
那时张小龙给很多人留下的印象,是一名优秀而落魄的技术人员,外在开朗,内心保守。周鸿祎说,当年Foxmail是没有商业模式的,他经常批驳张小龙这一点,说要加广告,要盈利。张小龙问为什么非要这样?只要有用户、有情怀就好了。
如此挣扎了数年后,张小龙的命运突然发生了反转。2001年4月,博大公司宣布以1200万元收购Foxmail,并任命张小龙为首席技术官。
陡然而富,张小龙却并不开心。
新闻发布会上,他几乎没有发言,一副心事重重的样子。当晚,他写了一封伤感的信:“从灵魂到外表,我能数得出它(Foxmail)的每一个细节……在我的心中,它是有灵魂的,因为它的每一段代码,都有我那一刻塑造它时的意识。我突然有了一种想反悔的冲动。”
张小龙带着博大给他的收购款,买了辆车,去了一直想去的西藏。
张小龙曾经度过孤独寂寞的一段时光。也正因为如此,他有时间停下来抛开生硬冰冷的产品表面,去思考究竟如何赋予产品鲜活的灵魂。
即使沉寂,思考一刻也没停过
没过多久,走向没落的博大将张小龙和Foxmail打包出售给了腾讯。当时,腾讯正面临MSN的威胁,国内社交软件业也正战火蔓延。腾讯总裁马化腾看重张小龙的技术,任命他为广州研发部负责人,全部负责QQ邮箱的运作。
当时的QQ邮箱在国内都属于鸡肋产品,连腾讯内部都不想用。在邮箱领域,张小龙已经是大师级别的人物,马化腾对他寄予厚望。可接手后,便陷入对MSN的疯狂模仿迷局。半年后,一款被称为“巨无霸”的邮箱产品面世,但它无比笨重,速度超慢,基本没有操作的价值。
张小龙因此被逼到了墙角。痛定思痛,他决定转变思路。接下来的3年,张小龙度过了孤独寂寞的一段时光。也正因为如此,他有时间停下来抛开生硬冰冷的产品表面,去思考究竟如何赋予产品鲜活的灵魂。
他将快速、简洁确定为产品核心,带领团队将QQ邮箱的内核全部推倒重写,并要求所有人踏踏实实研究用户需求。很快,他们找到了一个痛点。当时,大部分邮箱发送不了超大附件,发送大文件的速度堪比蜗牛,给人们的工作带来巨大不便。针对这一需求,QQ邮箱率先升级到支持2G超大附件的发送。这一改变彻底激活了大量休眠账户,QQ邮箱的用户量开始快速攀升。
2016年1月,张小龙在微信公开课上说:好的产品应该是用完即走,如果一个用户沉浸在其中、离不开,那这个产品一定不是一款好的产品。
2008年,QQ邮箱重获新生,荣膺腾讯公司七星级产品。
这个逆转让张小龙重拾信心,他开始像以前一样,将自己的喜好融入作品中,因为喜欢《蓝莲花》的歌词,他向许巍买下版权,挂在QQ邮箱入口。此外,还有海子和马丁·路德·金的诗。
QQ邮箱渡过难关,张小龙却并不满足,在研发用户需求期间,他认定更强的社交属性是邮箱进一步发展的关键。此后的时间里,团队尝试了阅读空间、邮箱广播,但都谈不上成功,直到QQ邮箱推出漂流瓶。
2010年9月,QQ漂流瓶正式上线。在这款应用中,张小龙捕捉到大多数人内心深处的孤独感,他试图通过陌生人交友这一方式来迎合众人的需求。这款应用获得了空前成功,漂流瓶每天的发送量很快达到骇人听闻的1亿次,直接将QQ邮箱送上全国第一的宝座。
漂流瓶的成功给了张小龙很多启示,之前他关注的是技术,这之后,人性需求成了其产品的新核心。
把QQ邮箱做到全国第一的位置,张小龙已有些意兴阑珊了。他在接受采访时曾说,自己进入了半退休的状态。实际情况是,他身体退休了,但思考一刻也没停过。
改变世界,但不被世界改变
QQ邮箱登顶没多久,张小龙又看到了新的机会。2010年10月,一款名为Kik的APP上线15天便斩获100万用户。张小龙在研究Kik时发觉,这种新的移动即时通讯软件,可能对QQ造成致命威胁。于是,他连夜给马化腾写了封邮件,建议腾讯做这一块业务并得到了马化腾的支持。
这封邮件成了微信的起点。此后的两个月,张小龙带领十几名干将,挤在广州一个狭窄的办公室开始了疯狂写代码。他们时刻待在计算机旁边,饿了就叫外卖果腹,累了就趴在办公桌上睡会儿。
移动社交从起步到爆发的时间太快,腾讯上下如临大敌。当时,腾讯内部还有另外两个团队也在开发类微信产品,由资深元老刘成敏领衔。张小龙的团队无论在人脉、资源还是经验方面都处于下风,集团的大多数人觉得他过不了内部关。
随着竞争加剧,张小龙对产品的狂热使得天平开始向他这边倾斜。
微信类产品在短信上与运营商(移动、联通)存在直接竞争关系,腾讯是靠移动做大的,忌惮会破坏和运营商关系的其他两个研发团队,在压力之下都暂缓了开发,铆足了劲儿的张小龙却没有任何顾虑,继续向前推进,这种偏执最终让他在竞争中涉险过关。
终于,2011年1月21日,微信上线。打开微信,呈现的是一幅孤独的画面:一个小人孤独的在眺望地球的另一端……这就是微信创始人张小龙的初衷:沟通可以使人不再孤独。
作为乔布斯的崇拜者,张小龙继续着自己对iPhone5的无限猜想。他希望它没有电话功能,可以省下大量话费,尽量减少被打扰;需要时,可以找到倾诉对象进行视频。因此,在微信1.0版本中,他率先推出了相当于免费发短信的文本功能,但用户新鲜感很快过去。甚至有人质疑,微信再成功也是一个抄袭产品,国内有米聊,国外有Talkbox,连《华尔街日报》在授予张小龙2012年创新人物时,也没有回避中国互联网的“山寨”问题。
张小龙对此表示,“我不认为找一个国外的‘老祖宗’就是抄袭,同类的产品都有类似的主线,这正是人类知识传递的方式,难道我们要说所有的通讯工具都是贝尔发明的吗?”
他恰恰认为,能否用以前的知识做出满足当前需要的产品,能否在表面的类似中抓住本质的不同,这才是创新的能力。在他的带领下,研发人员跳出硬碰硬产品层面,开始思索如何让产品有灵魂,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贪欲”。
推陈出新,将微信做到极致
此后的时间里,微信不断推陈出新,从语音功能,到查看附近微信用户,其社交属性不断提升,用户数也迎来了爆发式的增长。
微信2.5大获成功后,张小龙一直在为下一个版本的内容犯愁。一天,他突然想到可以通过摇手机来找人,并得到大家的一致赞赏,他一遍又一遍地思考两个人通过摇手机进行沟通的场景。
2011年10月1日,微信3.0上线,摇一摇成为杀手级武器。在张小龙看来,如果一个产品的功能需要用提示框告诉人们如何使用,那么这一功能本身就是失败的。而从微信设置的插件进入界面,只有一个震动的手机,多数人看到这个界面会想当然地摇几下。随着来福枪声响起,用户的好奇心骤起:有谁和自己在同一时间摇呢?当然用户不一定要和对方建立联系。
细心的张小龙曾担心“摇一摇”会让女性朋友觉得烦,但女同事透露,实际她们私下里也在较量谁接到的招呼多,没有受打扰的感觉。
摇一摇的成功很快引来对手的纷纷抄袭。马化腾给张小龙发邮件,问他要不要再细化一下,增加点功能,免得被对手抢了先。但张小龙对自己的作品很自信,他告诉马化腾,微信已经做到最简化,加任何东西都是减分。
不担心被抄袭的张小龙,将精力放在新的超越上。对手刚学会摇一摇,2012年4月19日,微信4.0又推出朋友圈功能,引发了新一轮的移动社交热,每天有上亿条信息、上亿张图片在朋友圈传递。
至此,微信的基本框架确立。2015年底,微信的活跃用户数攀升至惊人的6.97亿,在全球范围内一骑绝尘。
随着用户数量暴增,微信的商业价值凸显。张小龙是一个极“护犊”的人。对于在他的产品上动商业脑筋的想法,只要他认为会影响到用户体验,他就会像小动物警惕野兽时一样竖起全身的毛,不会有丝毫让步。开发产品时,往往收到很多来自公司高层的意见,他会解释为什么不能加,为什么不合适,坚持自己的想法。如果对方一定要加,他会说:“等我离开腾讯你再加吧。”
他不是不能接受广告的植入,而是不能容忍生硬的植入,因为生硬会破坏完美。现任微信支付联合产品部副总经理吴毅说,第一次见张小龙,他就在思考如何用支付联系微信和商业。“他并不排斥完美的合作,比如QQ音乐、QQ邮箱、支付。”
微信的风头一时无两,张小龙却有了新的担忧,他觉得人们开始过度黏在微信上。2016年1月,张小龙在微信公开课上说:他和同事开会或吃饭,很多人每隔两分钟就要看一下手机、看一下微信,如果规定不能看,对方就会手足无措,很焦虑。
他不希望微信变成对人的控制。他说,好的产品应该是用完即走,如果一个用户沉浸在其中、离不开,那这个产品一定不是一款好的产品。他的言论一度被认为莫名其妙。互联网各家都挖空心思抢流量和入口,张小龙些论却有点荒诞不经。但在他看来,微信的目的是帮助人们高效地完成任务,而不是让他们陷在里面永远都有处理不完的事情。
在中国,能理解用户需求的人不少,但很少有人能像张小龙这样,将个人风格投射于产品中,不是简单迎合,而是引导并让用户养成新的行为习惯。在众多产品经理看来,这种“改变世界,但不被世界改变”的做派颇具“极客精神”,张小龙亦因此被认为是中国最接近“乔布斯精神”的人,几乎被捧上神坛。张小龙却认为,“极客”对互联网的推动作用或许被夸大了,商业公司对互联网技术发展所起的作用更大。
成功后的张小龙更是“极端”地表达过:避免“打通”,需要打通,说明不是需求;避免“整合”,需要整合,说明都不行了;避免“导入”,需要导入,说明没生命力……因为“用户已经互联,让他们在足够简单的规则下自然反映出复杂的系统,效果就很好;只有没有利用好人际互联这个基础因素的产品,才需要去做运营”。
责任编辑/蓝玉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