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企业物流外包风险与控制研究

2016-10-25郑飞

物流技术 2016年8期
关键词:外包供应商物流

郑飞

(上海宝钢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上海 201900)



企业物流外包风险与控制研究

郑飞

(上海宝钢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上海201900)

物流外包是为企业提高物流速度、加强核心竞争力、降低物流成本的一种有效方法。在分析企业物流外包的各种风险的基础上,介绍了风险管理和风险评估基本方法,建立了企业物流外包风险控制模型,并且系统地提出了相应的物流外包风险控制策略,从而为企业物流外包决策奠定理论基础。

物流外包;风险评估;风险控制;企业物流

1 引言

随着需求的多样化、个性化,企业赖以生存的商业环境变得越来越复杂,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由于内部资源有限,企业越来越重视集中自己的主要资源于核心生产和经营业务,而将非核心业务外部化。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将物流外包,物流外包成为企业的一种发展战略,但也存在一些风险。因此,企业是否将物流外包取决于企业自身对物流外包风险的认识及风险控制能力。

2 物流外包的概念

企业的物流业务委托给专业的物流公司。物流外包的战略优势是区分企业核心与非核心业务,将有限资源投入到核心竞争力的培养上,从而形成竞争优势。当物流不属于企业的核心业务时,大多采取外包的形式转给第三方,理论上这种方式相较于自营物流能够有效降低成本,但在实际运营中因一些人为或市场因素,使物流外包具有一定的风险。企业是否采用物流外包形式,或采用了物流外包,但如何控制风险,是每个企业在进行决策时都要面临的问题。因此要认真识别出这些风险,并基于未来企业发展愿景,提出风险控制策略。

3 企业物流外包风险分析

物流外包是制造或销售企业为了集中资源、节省管理费用、增强核心竞争力,从而通过签署合同的方式将

3.1风险识别

从现有的研究看,物流外包风险主要分为如下几类:

(1)合同风险[1]。合同风险主要指第三方物流供应商可能无法完成任务或者外包企业不能按合同规定按时支付费用等。一般情况下,第三方物流供应商能完成合同上所规定的任务。但在旺季,物流提供商的资源有限,可能完不成所有的外包任务,给企业带来风险。

(2)管理风险。管理风险包括管理效率降低、在选择和评估物流供应商时困难、企业文化的冲突以及不能有效管理物流供应商等导致物流外包失败。特别是企业不具备控制物流的职能,因此不能保证供货的及时性和完好性,这是很大的一个管理风险。

(3)信息风险。在物流外包过程中,外包企业与物流供应商间有大量的信息交换,其中涉及到客户信息、商品信息和管理信息等。即便双方签署保密协议,但这些信息依然有可能会被物流供应商泄露。此外还存在因信息沟通不畅、信息不对称等带来的风险。

(4)市场风险。市场风险是指外部市场环境波动,例如因劳动力价格、消费需求、原材料价格的变化,以及物流服务市场的波动带来的风险。

(5)机会损失风险。物流外包业务自身的复杂性使企业面临风险。比如与降低成本、增强核心竞争力的初衷相反,有可能导致把潜在的能够使企业形成新的核心业务和竞争优势的业务外包出去。

3.2风险管理方法

风险管理包括风险识别、风险分析、风险度量,三者间关系及常用分析方法如图1所示。

图1 风险管理方法

主要风险管理方法包括成本利润分析、风险利润分析、风险感知技术、敏感性分析、模拟技术、专家系统等。

针对不同风险,所采取的风险管理方法也不同。如对于机会损失成本,可主要运用成本利润分析和风险利润分析方法来衡量,通过判断物流外包与自营物流间的成本差异情况,进而在是否采用物流外包的决策中提供依据;而对于市场风险则需要利用风险感知技术,对风险情况进行预测以便提前做出合理预判;而对于难以量化的一些风险则可能需要进行模拟或专家评价。风险管理方法的最终目的是使企业识别出采用物流外包方式所潜在的风险,并针对各种风险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也即风险控制。

3.3风险评估

风险管理方法是针对不同的潜在风险,提供不同的方法对风险逐一进行评估,并给出合理的风险评估值。但对于物流外包这样一个系统的问题,其风险有很多方面,因此在这个系统内不仅要衡量每一个风险,还要使每个风险能够横向比较,形成综合风险评估[2]。物流外包业务因其物流本身的差别也会造成选取的风险评估体系不同,这里主要运用两种不同方法对风险进行评估。

(1)风险矩阵方法评估。AHP方法在风险评估领域应用广泛,其基本思路是首先建立风险指标体系然后再进行评估,其评估思路为大多数评估方法提供了指导[3]。风险矩阵方法与其有相似之处,该方法是1995年由美国空军电子系统中心提出的,是较新的风险评估方法,其综合考虑了风险影响和风险概率两方面的因素,可对风险因素的风险等级进行最直接的评估,且不受风险因素个数的影响。首先根据风险识别中确定的风险建立细化的风险指标体系,然后建立风险矩阵,见表1。

表1 风险矩阵

风险因素R为具体的风险因素;风险影响RI是风险对外包的影响,通常划分为五个等级;风险发生概率RP是评估外包中风险发生概率;风险等级RR由RI和RP共同决定;各风险因素的Borda序值是根据Borda序值法测算出的。其中RI、RP以及RR均可在专家评估的基础上通过固定的表格进行查询获得,见表2-表4。Borda方法大大减小了原始风险矩阵的风险结,且只需要RI和RP两个原始值输入,评估相对客观,通过该方法最终建立表4的物流外包风险排序表(由于本文未针对具体企业研究,表4中的内容主要起示范作用),可清晰地了解对于企业而言最大风险是什么,从而可以有针对性地提出风险控制策略。

表2 风险等级对照表

表3 风险发生概率对照表

表4 企业物流外包风险排序表

(2)系统动力学的评估方法。为了增强核心竞争力,降低物流成本,企业会采取一系列措施提高物流外包的绩效,这是一个正反馈回路;另一方面,物流外包也会产生一系列风险,风险因素会在一定程度上限制物流外包目标的达成,从而形成一个抑制型的负反馈回路。这种正负反馈的的复杂性及其交互的动态性特征符合系统动力学强调结构关系、时间信息等对系统行为的影响。因此,利用系统动力学的方法研究物流外包风险问题也是可行方法。

构建物流外包风险系统动力学模型的主要目标是认识物流外包风险系统结构,研究其运行机制,并预测其未来行为,为企业管理者制定合理有效的风险控制策略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物流外包风险模型可由4个子系统组成,分别为物流外包风险因素子系统、物流外包风险子系统、物流外包风险控制子系统、物流外包绩效子系统。物流外包风险模型总系统结构如图2所示[4]。

图2 物流外包风险模型总系统结构图[4]

根据风险模型总系统结构,分析风险模型因果关系,然后建立风险模型进行评估,风险评估的结果是直观给出了各个风险发生情况,并随着时间推移其变化趋势。

风险矩阵评估方法更多的是针对当前情况给出了风险评估,而系统动力学的方法更侧重研究不同因素间的相互影响,得出各个风险因素的未来变化情况,这两种方法各有特点。

4 企业物流外包的风险控制模型

通过前文进行风险识别与评估,企业能够认识到物流外包的潜在风险以及风险的大小,从而采用恰当的控制模型来有效控制风险。

风险控制的基本目标是合理地处理和控制风险,并以最小的物流费用获得尽可能大的安全保证。基于外包风险控制理论和风险控制的目标要求,本文提出一个物流外包风险控制的模型结构,该模型是根据管理层至执行层自上而下的业务部署流程和自下而上的信息反馈流程建立双层风险控制模型结构,如图3所示。其中顶层为决策层,底层为执行层。

图3 双层风险控制模型结构

4.1决策层风险控制

决策层风险控制是指从决策者的角度来控制物流外包所带来的风险,尽量通过科学决策降低风险,削减不必要的物流负担。控制风险的主要途径包括:

“上次有个五年级的伢,拿着伞把别个眼睛差点打瞎了。那以后下雨天家长接送,要么就用折叠伞。长柄的伞都要集中放这里。”保安用方言跟我这么解释。我于是把伞丢在了保安室门口的黑桶里。

(1)核心业务界定。企业进行科学的自身评估,明确当前核心业务,并基于企业的未来规划,了解未来核心业务的发展状况,以及可能产生的新的核心业务,据此决策层可将有限资源用来发展核心业务或培养新的经济增长点,而对于其他非核心业务则考虑进行外包。

(2)市场预测。对于未来的市场环境波动要提前作出合理预测,如劳动力价格、原材料价格、消费需求的变化,以及物流服务市场的波动,从而对未来的物流外包提出对合理报价,降低成本。

(3)成本利润分析。成本利润分析是所有决策的基础,也是最具说服力的衡量风险的指标,通过该分析可以直观地从收益角度看采用物流外包是否合理,同时它还可以为企业与物流提供商进行外包议价时提供价格参考。

(4)物流商评估。从诚信、服务质量、价格、企业管理水平等多个角度评估物流商,从中选择最适合的物流商[5]。

4.2执行层风险控制

(1)合同执行。合同执行过程会出现延迟、货损等风险,合同对于这些风险主要起到的是事前预防和事后惩罚作用,将可能出现的人为风险添加至合同中,使物流商意识到潜在风险,一旦发生风险,以合同为约束降低企业自身亏损[6]。

(2)物流监控。合同虽然有约束止损的作用,但在实际操纵中要保证物流业务的顺畅进行,还需依赖有效的物流监控,企业无法去控制物流商的物流运作,但对于大的生产或销售型企业,可通过物流监控来保证物流运转顺畅,降低物流风险。

(3)信息沟通。信息沟通的畅通与否直接影响了双方作业效率,有效的信息沟通能降低中间环节,同时也能对于订单的变动做出及时反馈,降低风险。

(4)绩效评价。对物流商进行绩效评价,不仅能为物流商的评估提供依据,同时也可为未来的激励策略提供参考[7]。

双层控制风险的优势体现在顶层从决策角度去发现、识别风险,并通过决策来控制风险,而所做决策对于底层起到指导作用。底层作为执行层,从执行层面去监督、评估、激励物流供应商,起到了控制风险的作用,并且将执行层的工作结果反馈至决策层,又对决策起到了支持作用,从而形成了良好的循环风险控制。

5 物流外包风险的控制策略

针对提出的风险控制模型给出相应的宏观控制策略如下:

5.1决策层风险控制策略

(1)识别企业核心竞争力。从战略层面上分析企业的发展走势,确定各项业务在企业未来蓝图中的地位,对核心竞争力做出准确的判断和预测,以避免将具有发展潜力的业务外包出去。就物流外包而言,必须深入分析企业自身属性以及物流状况,判断物流是否可作为竞争优势;此外要确保物流供应商的操作成本低于企业操作成本,且服务质量高于企业自主经营物流。否则,实施物流外包就是失败的。

(2)双赢经营理念。虽然企业与物流供应商是博弈关系,双方都想获得更利于自身的合同,但从长久发展角度看,只有双方成为彼此经营价值链中坚实的组成部分,才能在竞争日趋激烈的市场上立于不败之地,从而达到双赢的局面。合作双方只有通过紧密配合才能形成一个高效率的价值提供系统。同时,努力将建立在利益基础上的合同关系转变为建立在相互信任和资源整合基础上的合作伙伴关系,形成联合竞争、协作竞争的双赢模式[8]。对于企业而言,因采用了物流外包,在节约成本的同时,可以将资源投入到核心业务上,形成更大的竞争优势。对于物流供应商而言,企业因竞争优势明显获得更多的商业合同,自然物流业务需求更多,从而物流供应商也将获得更多的运输业务。反之合作双方任何一方出现问题都会导致双方利润受损。

5.2执行层风险控制策略

(1)物流供应商激励机制。通过合约或博弈论建立激励机制,主要有价格激励、业务激励、淘汰激励等方式。通过激励机制可以促使物流供应商提高服务质量、供货准时水平,降低货损、供货成本水平等,有效调动物流供应商的工作积极性,是提升双方合作关系的有效方法。

(2)监控机制。保证物流顺畅的最有效方式是进行监督和控制。主要是监督物流供应商是否按既定合同及时提供物流服务。如果发现不符合合同的行为,应及时采取相应控制措施,使其重新正确执行合同。建立有效的监控机制,防范财务风险,也有利于提高企业信誉。

(3)绩效评价体系。为了筛选或激励物流供应商,应建立一套物流供应商的绩效评价体系。该体系要具有定量、清晰和明确的测量标准、科学公正的评价手段以及灵活的调整机制。对于评价较高的供应商可依据激励机制进行奖励,或在后续签订合同中让其承担更多的物流运输份额或更长的年限。而对于评价较低的供应商,如在沟通后依然未能显著提升服务质量的就可采取惩罚措施。

6 结论

适当运用物流外包能有效降低物流成本,增强企业的灵活性,但物流外包也存在着很多风险。本文对物流外包的风险进行了分析,提出了风险评估的方法,并建立了风险控制模型,然后分别从决策层和执行层给出风险控制策略,以提升企业的竞争力。本文从宏观层次对物流外包风险控制进行分析研究,可以为企业进行物流外包提供决策参考,并且或推动企业和物流供应商双方实现共赢。

[1]刘志学,杨国军.企业物流外包的风险分析与控制[J].统计与决策,2007,(2):149-151.

[2]刘永胜,刘萍萍.企业物流外包风险研究述评[J].中国流通经济,2008,(11):25-28.

[3]项丽.企业物流外包风险评价和控制—基于AHP-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的视角[J].企业经济,2013,(4):72-75.

[4]徐娟,刘志学,洪亮.物流外包风险的系统动力学分析[J].统计与决策,2008,(8):17-19.

[5]魏晓玲,张志清.物流外包风险管理与控制策略研究[J].商业研究,2006,(24):147-149.

[6]李亚兵,陶建标,乔鹏亮.制造企业物流外包风险及控制研究进展[J].商业时代,2008,(36).

[7]曾晓宏.中小企业物流外包风险控制模型与方法[J].统计与决策,2015,(12):165-168.

[8]周立军.企业物流外包风险分析与控制研究[J].物流技术,2010,(21):119-121.

Study on Risk and Risk Control in Logistics Outsourcing

Zheng Fei
(Shanghai Baosteel International Freight Forwarding Co., Ltd., Shanghai 201900, China)

In this paper, based on an analysis of the risk exposure in the logistics outsourcing activities of enterprises, we introduced thebasic method of risk management, established the enterprise logistics outsourcing risk control model and systematically proposed thecorresponding risk control strategies.

logistics outsourcing; risk evaluation; risk control; enterprise logistics

F253

A

1005-152X(2016)08-0059-05

10.3969/j.issn.1005-152X.2016.08.017

2016-07-15

郑飞(1977-),上海宝钢国际货运代理有限公司总经理助理,经济师。

猜你喜欢

外包供应商物流
本刊重点关注的物流展会
“智”造更长物流生态链
论“互联网+”时代档案服务外包的问题与策略
企业该怎么选择物流
供应商汇总
供应商汇总
供应商汇总
基于低碳物流的公路运输优化
业务外包在“慕课”中运用的分析
开展铁路电务设备维护外包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