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悠悠“紫砂”情

2016-10-25郑晓燕

天工 2016年4期
关键词:宫灯方器壶盖

文 郑晓燕

悠悠“紫砂”情

文郑晓燕

北宋欧阳修《和梅公仪常茶》中提到:“溪山击鼓助雷惊,逗晓灵芽发翠茎。摘处两旗香可爱,贡来双凤品尤精。寒侵病骨惟思睡,花落春愁未解酲。喜共紫瓯吟且酌,羡君潇洒有余清。”“紫砂”,单凭这两个字,便给人一种优雅与飘逸之感,正所谓“人间珠宝何足取,岂如阳羡一丸泥”。可见,不管是“宜兴”还是“紫砂”,都给人无限的灵气。而来自宜兴的青年陶艺工作者林宣春,自幼在浓厚的紫砂艺术氛围中成长,自然少不了对紫砂的热爱。

质朴、简单、随性,是对林宣春的第一印象,但仔细再看,却又透露出一丝坚毅与执著。正如他的作品,既有传统紫砂工艺的方正,又有自己对紫砂的独特勾勒。日月如梭,并不只是时间的单纯流逝,还有他多年来对紫砂工艺技术的沉淀。每个作品,经过试验、品评、自我认识与修订,一次次、一件件,都凝结了林宣春老师的汗水与心血,从开始的不为人所识,到现在的“艺博杯”金奖,只有他自己知道这一路的艰辛与付出。

细细赏析林宣春老师的作品,我们不难看出其中充溢着浓浓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味道。《抽盖六方宫灯壶》《汉扁壶》《吴经提梁壶》《上新桥壶》等都投射着中华古典文化的魅影。

《吴经提梁壶》 林宣春/作

《抽盖六方宫灯壶》 林宣春/作

《龙头一捆竹壶》 林宣春/作

《汉扁壶》 林宣春/作

一眼望去,首先映入眼帘的是《抽盖六方宫灯壶》。它线条流畅,轮廓分明,平稳庄重,精巧别致,造型以直线、横线为主,曲线、细线为辅,中轴线、平衡线正确、匀挺、富于变化,犹如风姿卓越的少女。壶底宽而稳,向肩线收缩,弧度洗练优雅,壶身造型端庄特别、挺秀大方,盖钮与壶身造型相同,上下相应,一虚一实凭添韵味,壶嘴与壶把背弧度前后呼应,大方自然,使这把壶更为生动。我们知道,宜兴紫砂壶在浩瀚的中华文物史上有着瑰丽的地位,人们称其为高超的艺术品。紫砂壶的造型,主要分为几何形体、自然形体、筋文形体三大类。其中,几何形体又分为圆器和方器两种,六方壶属方器中的一种。方器本就对壶盖要求较严,而《抽盖六方宫灯壶》却更突破传统观念,将壶盖设计为抽盖式,方便实用。由此,林宣春老师的专业技艺可见一斑。

再看《龙头一捆竹壶》,小小一方天地,却展现了一个丰富的世界,壶身的龙和竹子已使人称奇,而壶盖更是别具一格,壶钮中的阴阳鱼形象生动,四周以八卦相守,这样的紫砂壶,先不说它泡茶的功效,单只细细把玩,就足以让人产生无限遐想。不知将《卧虎藏龙》这部电影中的画面用在此处是否合适,若将其中的人物换成一条巨龙,电影也会衍伸出另一番风味:一片郁郁葱葱的竹林,已经让人心生喜悦,一条巨龙穿梭其间,动如脱兔,上下翻飞,灵活自如,无比惬意,巨龙所过之处,竹林随风摆动。呵!好一番壮阔的景象,让人如痴如醉。林宣春老师将这几样看似不相干的事物连结在一起,顿时让这把紫砂壶所呈现的画面鲜活起来,从这里不难看出林宣春老师的无限创意。

说到创意,不免又让人想起《创新碗壶》,壶面干净细腻,线条流畅,呈现出来的是现代的简约与时尚。

《创新碗壶》 林宣春/作

将古典与现代结合融入紫砂壶的制作工艺中,林宣春老师不是单纯地在传承紫砂这门工艺,而是要在不断的创新中将其发扬光大。紫砂壶是因茶而生的工艺,但它特殊的材质和造型手段,又可以脱离“茶”而获得独立的生命。从总体上来说,紫砂壶的制作,要体现制作者的制作工艺,其重心与稳定性、嘴和把与壶体的均衡、各个部件之间的对比与调和等都对制作者提出较高的要求。“台上十分钟,台下十年功。”每一件艺术作品,都是制作者心血的体现,对尚在而立之年的林宣春老师来说,这条艺术之路还很漫长,探索与发现是他最大的资本,而对紫砂壶的热爱,是他前行的不竭动力。

梦在,壶在!只要梦想不破灭,林宣春的紫砂之梦终将璀璨生辉。

林宣春

一个热衷于紫砂壶创作的青年陶艺工作者。1979年出生于中国陶都宜兴,自幼在浓厚的紫砂艺术氛围中成长,对紫砂有着特别的感情。2002年,学校毕业后从事紫砂壶手工工艺的学习与制作,凭着对紫砂的热爱和较高的悟性,再加之个人的勤奋,制壶技艺迅速提高,所制作的作品造型优美,线条流畅,传统中有新意,实用中有美观,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艺术风格,得到许多专家的好评。所做作品《抽盖六方宫灯》在2015年获得了江苏省工艺美术“艺博杯”金奖。

猜你喜欢

宫灯方器壶盖
继往开来 大方大器
——谈紫砂方器的面面观
伪造的情书
长信宫灯
一盏灯的绚烂
长信宫灯:光影婆娑中的汉代智慧
浅析紫砂方器的造型
浅谈紫砂《六方虚扁壶》的艺术风采
浅谈紫砂《六方水平壶》的传承及创新
制怒
一头扎进醋壶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