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林华天“没文化”的农民发明家

2016-10-25廖培煌

福建人 2016年3期
关键词:华天实用新型播种机

廖培煌

林华天“没文化”的农民发明家

廖培煌

他只读到小学二年级,是地地道道的农民,却设计出播种、节能、垃圾处理等多种专用器具,获得11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63岁的林华天,凭借着一腔热情,10多年来不断探索发明,被称为“农民发明家”。

小学文化,自学搞发明

在林华天家里,压缩、打磨、锻造等大小器械和工具堆满房间。在狭小的房间里,他发明出一件件宝贝。

林华天早年为了谋生搞副业,做废品加工。2001年前后,农村基建多,大大小小的路口堆积着垃圾,风吹雨淋,臭味弥漫。“房子四周苍蝇到处飞。”林华天心想,如果能搞发明将垃圾就地处理,岂不是可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仅上到小学二年级的林华天对于电力、机械知识并不熟识,但他买来一大堆工具,一头钻进房间。这可让得知消息的村民乐坏了:“斗大的字不认识几个,还想搞发明?”

林华天没有在意,继续潜心研究,3年后,大功告成。他的第一项发明:一个类似垃圾收集器的储存斗,里面布设了类似树叶片状的物件,将生活垃圾放进去,通上电,就会自动粉碎。过后,水管自动进水,碎屑被冲进了下水道。这项发明被林华天命名为“柔性片材切碎机”,于2004年1月7日取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经验来源生活

小试牛刀就成功,这给了林华天信心。他又盯上了液化气。家里的液化气燃烧时,火苗总是黄蓝不均,这说明燃烧不够充分。为此,他发明了一个悬浮圈条,气体通过这个悬浮圈条,火力集中到中心燃烧得更为彻底。这项“悬浮燃烧喷气口混合节能”技术不断改进,先后多次获得实用新型专利。

按林华天的说法,他的发明之路,都是来源于生活经验。

家里盖了新楼后,他发现抽水马桶虽然方便卫生,但卫生纸的处理很麻烦,他发明出一种卫浴处理器。这个处理器结构简单,机器内配有储存斗,按下按钮,几秒钟后,废纸就被切碎排出。

小时候种过花生的林华天知道,播种花生时,一直要弯腰,很辛苦,且效率不高。钻研了几年,他研究出一种“半自动播种机”,轻轻按,每次会自动落下一粒种子。有了它,种地播种就不用弯腰下蹲。这个播种机,他反复研究,到现在,除了能种花生,还能种黄豆甚至更小的种粒。

林华天,泉州人,文化程度只有小学二年级,却获得了11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渴望推广产品,为农村环保出力

10多年来,林华天依靠生活经验和动手研究,不断改进播种机、垃圾处理器、节能技术发明,至今已取得11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

“一位老农民能有这些发明,水平堪比工程师了。”参观过林华天发明的一位专家,竖起大拇指称赞其不简单。

早在2005年的第二届中国·福建项目成果交易会上,林华天就举着自制的广告牌展示发明专利,引起了时任省领导的关注。但因为资金有限,林华天的发明都没有批量生产,无法运用在市场和实践中。他有些苦恼:发明都很实用,一旦批量生产,将极大提高劳动效率、节能环保。

“将这些推广开来,为农业生产和农村环保出一份力,是我最大的追求。”手里握着11本专利证书的林华天说,他会继续自己的发明之路。

(摘自《泉州晚报》)

猜你喜欢

华天实用新型播种机
关于同日申请发明专利和实用新型专利的相关问题探析
基于PLC技术的播种机电气自动化技术探究
华天软件完成B轮融资1.8亿元
大蒜播种机让蒜农挺直了腰
华天骅手捏戏文泥塑作品
免耕播种机使用性能的研究
中日专利法关于禁止重复授权的比较
播种机使用维修及用后保养的注意事项
德国实用新型制度的特点和优势
专利申报中的“一案两报”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