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尔夫音乐教学理念在高校音乐教学中的运用
2016-10-25许雯雯
摘要:奥尔夫音乐教学理念在高校音乐教学中占据着重要地位,具有促进高校音乐发展的作用,具体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结合音乐、语言和动作,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多样化音乐表现形式,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融合中西教学方法,完善音乐教学体系。
关键词:奥尔夫音乐理念;音乐教学;音乐审美
中图分类号:J6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20X(2016)23-0063-02 收稿日期:2016-05-27
作者简介:许雯雯(1982—),女,扬州职业大学艺术学院教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钢琴演奏。
奥尔夫音乐教育体系是当今世界最著名、影响最广泛的三大音乐教育体系之一。
奥尔夫音乐教学理念强调在音乐教学过程中要遵守“原本性”理念和“以人为本”理念,注重对学生本性的开发,强调在教学过程中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对音乐学习的积极性和自主性。它将语言、动作等元素进行融合,使得高校音乐教学方式更加多样化和科学化,这是高校音乐教学的重要方法。高校音乐教师在教学中应该积极采用奥尔夫教学方法,并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经验探索音乐教学的有效方法。
一、结合音乐、语言和动作,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是一套综合性的音乐教学体系,其中融合了语言训练、听力训练和动作训练。语言训练在于培养学生对音乐节奏和韵律的体验,主要教学方法是在教学过程中借助对传统民歌或者儿童歌谣的演奏,让学生从中体会音乐节奏。听力训练在于培养学生在听音乐或者演奏音乐过程中对音乐的反应和感知能力,教师在做这种训练的时候主要是通过在让学生在课堂欣赏的过程中加入声势训练,从而使学生在混入声势的音乐欣赏中提高听力感知力以及听力反应力。通过动作训练,一方面有助于提高学生对节奏感的感知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节奏感;另一方面通过动作训练能够培养学生的音乐表现力,提高其形体上的节奏表现。动作训练的方法主要也是通过声势训练,利用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的拍打、捶打等方式使人体发出声音。奥尔夫所追求的不是音乐本身,而是借音乐去寻找人类已经遗失或将要丧失的本质的、最可贵的东西,而要达到这种目的,唯有通过这种原本性的音乐教育才能获得。所以称它为“基本的”“奠基性的”。
从高校音乐教学现状来看,我国教学方式比较单一、刻板,只是单纯由老师在课堂讲授,忽视了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音乐是一门需要以学生自我体验为基础和重点的学科,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而不能单方主导教学课堂,这样会磨灭学生上课的积极性,也会磨灭学生对音乐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在课堂居于主体地位,教师引导学生欣赏音乐、学习音乐,融入音乐情境,体验音乐情感,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学习兴趣和审美体验。奥尔夫音乐教学方法充分考虑到了这一问题和需求,在其课程体系设计中不仅注重采用多种方式增加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音乐意识,树立学生的课堂主体地位,而且注重探索新型教育方式,从音乐本原角度出发,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创新思维,让学生在音乐学习中培养创造性的思维,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
二、多样化的音乐表现形式,提高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之所以在全世界范围内广受欢迎,其主要原因在于理念的人性化和适应性。在奥尔夫音乐教学体系中包含两大重要理念,分别是“原本性”理念和“人本主义”理念。其中“原本性”理念主要强调音乐的复杂性,音乐并不是单纯的、简单的形式,而是一种复杂的系统集合,在音乐本原中融合了语言、动作等相关元素,音乐的表现是这些元素的一个集合。而“人本主义”理念是在强调音乐教育应该以人为本,重视人的因素,在教育中以促进学生的发展为最重要的目标,这与目前我国在教育中所强调的推进学校素质教育目标相契合。从其本质上来说,“原本性”理念和“人本主义”理念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内在联系,从人本主义的理念中可以看出一定的原本性理念的特征。正如《奥尔夫传》的作者托马斯说的:“奥尔夫的思想是建立在人类学的基础上,并以儿童的自然特点和生理特点为出发点。自我游戏、说话和发出乐音都是未成年人对自己定位和对世界定位的原始表现,同时也帮助他们获得了社会交际的最初经验。”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为高校音乐教育提供了一个很好的途径,有助于提升高校学生的音乐学习效果,在奥尔夫音乐教学方法下教师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推进高校音乐教学。在传统教学方式下教师只是
让学生单纯地欣赏音乐,然后向学生讲授其中包括的乐理知识或是其他相关知识,这种教学方式很难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在这种教学方式的长期作用下,学生会渐渐丧失对音乐学习的热情,只是被动地接受音乐知识,不能实现音乐水平的真正提高。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确保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在奥尔夫音乐教学方法下教师可以将语言训练、听觉训练和动作训练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让学生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下逐渐提高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在音乐学习中丰富自身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对音乐的领悟和感知能力,促进学生的音乐审美体验。
三、融合中西教学方法,完善音乐教学体系
不同国家的音乐都会有自己的独特风格,都是在其特殊的自然背景和社会背景下形成的,都带有很深的民族烙印。不同民族的音乐也都有各自的精华和其所适应的情境,在学习不同国家音乐的时候要充分了解不同国家音乐的特点并结合自己本民族的特点。目前我国很多高校在音乐上存在的一个误区就是盲目引进西方音乐,西方音乐欣赏和乐理知识讲授在音乐课堂中占很大比重,教学体系单一,而传统的民族音乐在音乐课堂上不受重视,教师很少介绍,学生也很少关注。这种教学方式和教学体系是片面的也是不科学的,音乐是一种融合性、包容性文化,尤其是在当下全球化大背景下,文化融合、音乐融合的现象越来越明显。因此在高校音乐课堂教学中,教师不能仅传授一种形式的音乐,也不能盲目引进西方音乐而置本民族音乐于不顾。奥尔夫音乐教学法重视对本土音乐的学习,强调教师在课堂教学过程中要注意丰富学生对本民族音乐的情感体验,提高其对民族音乐的审美能力。但是结合目前现实情况,教师在制作课程体系的时候也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将西方音乐与传统音乐进行恰当的融合利用,设置合理的教学比例,使得高校音乐课程学习安排更加科学。
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作为一种普遍适用的音乐教学方法有其独特的优势,从高校音乐教学的角度来说,利用奥尔夫音乐教学方法有利于提高课堂的互动效果,能够丰富学生对音乐的情感体验,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奥尔夫音乐教学法不是一种固定的、封闭性的“条条框框”,其整体内容和方法都鼓励和启发人们自己去创造和安排,其自身也在不断地吸收新的东西,不断地发展、前进。就像奥尔夫本人所强调的:“走遍全世界的,不是我为表明一种观念所写的《学校儿童音乐教材》,而是那个观念本身。”因而奥尔夫教育思想和教学法是充满开放性的、充满活力的。
参考文献:
王 旭.奥尔夫音乐教学法在高校音乐教学中的运用.音乐时空,2014,(7):52—53.
王 玮.奥尔夫音乐教育在高校音乐教育中的重要性.音乐时空,2014,(18):179.
林 琳.论高校音乐教育中“奥尔夫”教学法的实践意义.戏剧之家,2015,(17):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