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如何在物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2016-10-25胡云美
摘要:初中物理是初中阶段十分重要的学科之一,也是初中阶段较难的学科之一。它不仅需要教师用心去教授课程,而且还需要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两者相结合才能真正学好初中物理。在新课改环境下,中学教育要重视学生探究能力的培养,而初中物理课堂是培养学生探究能力的重要阵地,物理老师肩负着不可推卸的责任。初中物理教学实施探究式教学对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初中物理;探究能力;创设情境
中图分类号:G62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120X(2016)23-0056-02 收稿日期:2016-01-27
作者简介:胡云美(1970—),男,福建古田人,福建省长乐华侨中学教师,中学一级教师,本科,研究方向:物理教学。
一、教师要善于设计物理题目
(1)要设置情境。一方面,可以在生活中设置情境。比如在学习浮力知识时,可以让学生想想日常生活中有哪些物体是可以浮在水面上的。教师通过引导学生认识到上浮的物体受到浮力,从而提出:是不是在水中下沉的石头、铁块等物体就不受浮力?让学生探究浮力是否和其他物理因素有关。另一方面,可以通过实验创设情境。例如,在探究影响浮力大小的因素的实验中,将学生分成小组进行实验,分别试验浮力和物体的质量、密度以及浸没在液体中的深度的关系。让学生根据实验结果进行比对,得出结论。引导学生参与各种问题的交流讨论,既能发表自己的见解,又能倾听他人的意见,彼此思维碰撞获得感悟体验,从而快乐、自信地去参与物理学习。
(2)要体现层次。在教学实践中,一般把问题分为多个层次:基础性、提高性和创新性。例如,在“蒸发现象”的教学中,教师可以分层设计问题。首先问生活中哪些物态变化属于蒸发现象,接着问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有哪些,再问蒸发因素和植树造林、保护水资源有什么关系,让学生逐步了解蒸发现象和生活的关系。分层设疑可以使每位学生都有所得、有所提高,增强教学的有效性。
(3)要体现学生发展。一个题目能带动知识点的迁移,让学生在题目的范围内自由发挥、温故知新才是好题目。好题目能帮助学生养成独立解决问题的习惯,学会科学的学习方法,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基础。如在“伏安法测小灯泡的电阻”实验中,学生测出几组电压和电流值,画出I-U图像,发现不是一条经过原点的直线,而旧知识“伏安法测定值的电阻”实验,I-U图像是一条经过原点的直线,为什么会出现以上现象?教师要引导学生联系已经学过的知识与新知识进行比对探究,引起引导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渴望接受新的知识,让学生对知识的掌握形成网络,有利于学生综合能力的提高。
二、教师要引导学生善于提问
教师应通过鼓励,让学生从“怕问”到“敢问”,通过引导,使学生逐步做到善于提问。教师要教给学生提问的方法,认真研究学生的思路,提高发问的质量,给学生提问的范围、角度,为学生提供问题的模板,引导学生由表及里地提问,逐步加深问题的难度。教师还要讲究评价的艺术。在学生提问后,根据问题的情况给予适当的评价,这种评价一定是建立在鼓励的基础上的,增强学生的自信。在解决问题环节,教师也要使用多种方法,以调动学生积极性为原则。
三、教师要引导学生从物理课本中跳出习惯性的思维
教师要引导学生多角度探究。比如在讲授“大气压强”时教师可以设置这样的情境:如何打开一个“吸气”的杯子?要求学生用所学知识打开。在这一过程中既复习了已学知识,又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培养学生多角度、多层次探究的能力。学生们摩拳擦掌、积极主动,有的用改变压力法,有的用增大摩擦力法,有的用杠杆法,有的用钻孔法,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自主性。再如,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对学生经常进行这样的引导:如果没有摩擦力,人的生活将是怎么样的?如果没有大气压,人的生活将是怎么样的? 等等。在这些问题的研究过程中,学生的逆向思维得到了培养,发散性思维能力得到了有效提高。
四、创设情境,营造探究氛围
初中物理教学中要创设情境首先离不开“提出问题”。在提问中创设情境引导学生逐步探究,对问题抽丝剥茧的过程就是学生思维活跃的过程。是把问题的结果直接交给学生,还是让学生在自主思维中发现答案,这是实施探究性学习的一个原则问题,只有让学生自己在学习过程中发现问题、纠正问题并获得正确结论,才是实施探究学习的正确方法。其次,在实验中创设情境。例如,在探究“光反射时的规律”这部分内容时,老师提出: “光在反射时遵循什么规律?”这就可以设计实验让学生动手解决问题。 ①让学生用激光手电筒将光线斜射到平面镜上,观察光线从什么方向射出。②要求学生将观察到的光路大致在纸上画出。③教师适时提出问题请同学们设计实验进行探究。创设这样一个并不难的物理情境,使学生的手动起来、脑动起来,既符合学生实际,又能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也能达到探究的目的。最后,提供自主活动的空间,营造探究的氛围。如课堂上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利用电子白板技术提供探究的效果;课外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对某一知识点进行探究。
五、重视引导,教给学生探究的方法
“学生抓住自然的事物、现象,通过探究自然的过程而获得知识”,这是探究学习的一个特点。也就是说教师应把握好“知识”与“过程”孰重孰轻这个度。首先,物理学中实验是揭示自然事物本质的有效手段,所以,探究性实验在物理教学中是很重要的。教师要通过探究性实验的设计,让学生去发现问题、寻找知识。其次,让学生学会自学和质疑。自学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关键步骤,通过自学,学生会产生疑问,这时一定要教会学生记录这些疑问,养成边读边写边记的习惯,带着疑问听讲事半功倍。所谓“大疑则大悟,小疑则小悟,不疑则不悟”,解决疑问的过程就是探究的过程。最后,让学生学会归纳总结。物理教学中经常会有概念的讲解,如果教师能将探究式的教学方法引入概念教学,让学生自己经历,然后归纳得出概念,那么可以想象学生的印象一定非常深刻。例如,教学“什么是声音”。首先给学生一张纸,让学生自己想办法让纸发出声音,然后归纳纸发出声音时有什么特点,接着叫学生敲击音叉,用手去感受发声的音叉有什么特点,最后让学生自己归纳出什么是声音。
六、注重生活实际,培养探究能力
物理有它自己的学科特点,就是和生活紧密相关。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而最终目的也是服务生活,提高生活的质量。因此物理教学离不开生活。初中物理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设计和生活相关的题目,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导学生探索世界,激发他们的求知欲。
总之,探究性学习是重过程、重发现、重参与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在不断探索、交流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形成自主学习、主动探索的能力,这是一种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的有效学习方法。
参考文献:
李守娟.初中物理教学中学生探究问题能力的培养.中国培训,2015,(20).
钟小美.浅谈初中物理教学效率的提升.理科考试研究(初中版),201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