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无人机送快递,助推物流业“智慧转型”

2016-10-25刘平

金融经济 2016年9期
关键词:物流业京东转型

刘平

如何提高物流的运行效率和用户体验,已经成为全行业关注的重要问题。无人机送快递,给交通堵塞造成的物流龟速问题提供了一个现代化的解决方案。

前不久,京东在江苏宿迁送出了无人机配送试运营的第一单:一架无人机从曹集乡天同庵村居委会起飞,10分钟后降落在曹集乡孙庄乡村的京东推广员站点。

本次试运营共展示了3款无人机,载重从10公斤到15公斤不等,可自动装卸货,送货航程达5公里。

从2014年开始,国内的主要电商都开始了渠道下沉,布局农村,但是快递的最后一公里问题始终难以解决。目前,农村送货成本5倍于城市,而无人机能很好解决成本问题。

中国物流行业正在经历着快速变革和创新。无人机、机器人、云仓储等陆续出现,让人对行业“智慧转型”充满期待。

解决农村“最后一公里”问题

“一个快递员有时候一辆车开到村里,每次只送一个包裹,摊销在一个订单上的油钱、时间成本非常高。”京东CEO刘强东认为,无人机的使用正是针对相对偏远的乡村订单量分散、配送距离远的问题。

据京东集团相关负责人介绍,京东无人机已经实现全自动化配送流程,包括自动装载、自动起飞、自主巡航、自动着陆、自动卸货、自动返航等。工作人员在飞控中心进行实时监控,出现意外可以在飞控中心接管无人机。

未来京东无人机送货的适用场景主要定位于自然环境较为恶劣、路况复杂的山区农村。不同于亚马逊直接用无人机把货物送到消费者手中,京东无人机连接的是县级配货中心和乡村推广员站点,货物送到站点后再由推广员送到村民家中。

从技术层面看,京东自主研发的商用无人机体积更大,载重量、续航能力都有改善,结构布局更方便装卸货物,安全上也做了特别处理,不容易被黑客截获。

随着电子商务行业体量的不断膨胀,如何提高物流的运行效率和用户体验,已经成为全行业关注的重要问题。尤其是随着渠道下沉和农村电商的迅速发展,怎么解决农村“最后一公里”配送的难题愈发凸显。由于农村人口密集度相对较低,订单量不如大城市和发达地区那么庞大,即使每天只有零星订单,也需要配送员开车进行配送,加上农村路况不好或者地形条件等限制,快递员的时间损耗严重,从而造成了配送效率的低下和配送成本的高昂。

其实,2013年,亚马逊就宣布要用无人机送货来降低成本,同年底,顺丰速运在广东东莞就进行了无人机快递测试;去年2月4日到6日,阿里巴巴对北上广三地的450名客户开展无人机送货服务测试。在无人机项目上,京东、百度等各大电商、物流巨头都早早布局。不过,无论是国内还是国际,眼下无人机送快递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大多还是在试验阶段,离大规模商业化操作还有一定时日。

此外,我国低空飞行器相关政策法规目前并不完善,也意味着这一业务推广还面临着一定的困难。

无人机送快递是噱头还是方向

无人机替代人工运送包裹快递,它究竟是“噱头”,还是行业“智慧转型”的信号?这也引发了业界的关注和热议。

一种观点是,无人机更多是“噱头”。因为它不可能是未来(尤其是城市)的主流配送方式。以中国年快递量的增长速度,如果都靠无人机配送,那天上会出现什么景象?就算是农村,要直接入户也很有难度。将来的末端配送,一定是快递员服务加上社区便利的服务网络,这两个都是需要人力;与无人机相比,未来无人驾驶车辆配送可能更现实一些,无人机只能作“锦上添花”的补充。当下,无人机不应该是快递物流企业需要考虑的主要问题,现在要解决的痛点是:客户既要速度快,还要价格便宜,更要货物安全。

另一种观点是:尽管无人机送快递有许多亟待解决的技术障碍,但这是未来智慧物流发展的方向之一,将改革现有物流方式。快递物流企业不考虑机器人和无人机是不行的,从人力成本、工作强度以及工作效率等方面考虑,无人机也彰显出人力无法企及的一面。快递物流行业是劳动密集型的行业,作为这个行业的领军企业必须要考虑无人机,无人机送快递前景可期。

更多业内人士认为,物流业的转型升级需要自动化、智能化,朝智慧物流方向迈进。当然,不能仅仅说开发一个机器人或无人机快递,物流业就升级了,真正的升级是改变现在的物流模式和网络模式。

目前物流行业的信息化基础设施还处于初级阶段,运输及仓储信息化低、各物流公司数据分割等仍需突破。高科技的无人机、机器人等代替人工操作,并不是智慧物流的要义所在。智慧物流是一个复杂的体系,不简单等于“无人送货机”“仓储机器人”,还应包括数据打通、服务标准统一等,真正实现智慧物流还需时日。

物流业智慧转型迫在眉睫

全球快递业经过10多年爆发式增长,已经面临拐点,需要完成智慧转型,才能支撑未来电商经济的持续增长。

仅仅10年间,中国已经跃升为全球第一的网购大国和快递大国。有人说,物流行业已是中国诞生的“最了不起的奇迹”。据国家邮政局公布的数据,2015年全国快递年业务量累计完成206.7亿件。

中国快递进入年业务量“200亿件”时代,在这样的量级下,不能仅依靠人的力量,而需要技术、数据等智慧力量。也就是说,要保速提质,发展速度要保持,服务质量也要提高,在互联网经济时代关键要利用信息化来促进快递物流业的发展。物流行业智慧转型迫在眉睫。

物流行业一直以来被认为是“低技术行业”。到目前为止,也鲜有企业在信息系统建设、物流技术发展、物流工具的各应用方面都具备突出的表现。并且,从行业角度看,智慧物流的建设过程中仍面临行业标准未统一、观念难形成、成本高的问题。

业内人士认为,未来智能化的物流系统,是由强大的实体物理基础设施加上数字化的基础设施,再加上未来商业化的模式构成。

中国快递业务量的复合增长率超过30%,这样的速度保持下去,快递业的能力很快就会难以支撑,价格战、资源重复建设等也让行业面临成长压力。只有携手推进共享和智慧物流,整个行业才有可能实现换道超车。

智慧物流最终落在信息化、供应链技术的支撑上,否则所谓的智慧只是一种伪智慧、假智慧。

随着电子商务行业体量的不断膨胀,智慧物流势在必行。业界已经转变理念,从只关注自动化到注重整体智慧体系建设,但无论是从“硬件”的技术层面来看,还是“软件”的协同性、共享的考虑,离真正的智慧物流还有一定距离。

猜你喜欢

物流业京东转型
转型发展开新局 乘风破浪向未来
航天器在轨管理模式转型与实践
转型
物 流 业
13年首次盈利,京东做对了什么?
我国物流业的供给侧改革的突破口
沣芝转型记
在超市快送上超越京东
小黑犬
物流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