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冰见得春江开
2016-10-25汪育菁
汪育菁
遍布基层土壤之上的远教终端站点可说是开展学习活动的主阵地,但在长期工作实践中不能不看到,一部分地区的终端站点还处于一种“末端坏死”的境地,具体症状为“开而难学”“学而难会”“会而难用”“用而难富”等。为让远教终端站点彻底摆脱共性顽疾、充分释放活力,素有“徽商故里”之称的安徽省歙县县委组织部自2015年以来,以“针对性解题、对策性破难”为原则,紧密围绕“难学”“难会”“难用”“难富”等共性难题,在全县范围内开展了远教“破难工程”,破冰之举宛若春江之水滋润着千年古城的每一寸土地。
解“难学”:“三学”抓参学
在有些站点的集中学习日,往往只见设备在播放节目,现场参学的群众却寥寥无几甚至空无一人。毕竟上级通过远教平台一般只能监控到站点是否开机,而有没有群众到场学习却难以掌握,因此就滋生了纯为应付上级而制造的“设备空转”现象。为了切实解决“开而难学”问题,歙县采取了“三学齐抓”的方式,不仅抓开机率,更抓参学率,让站点能实打实地“门庭若市”。
巡回“督学”,让督查机制成为参学鞭策。结合基层组织建设督查,由县电教中心牵头,会同各乡镇、县直机关工委组委等人员成立督查学习组,以乡镇、机关工委为单位,对下属各村、各县直单位进行巡回督查,每到一村先清点参学人数、核查参学时长等,发现问题,现场整改。据统计,全县共成立了29个督学组。六月的一天,王村镇督学组在八村村站点进行检查时,发现村民到得很齐、学习状态认真,当场给予表扬,并要求消灭参学死角,让管理员发动全体村民都来参学。
鼓励“带学”,让基层干部成为学习标杆。县电教中心责成各村两委成员自觉做学习带头人,要求他们负责带动本村群众参学,并根据带学情况进行季度通报,奖优罚劣。据统计,全县共发动366名基层干部成为学习带头人。许村镇前村党总支书记吴华善是该村的学习带头人,积极带动村民进行远教学习。对如何组织学习,他深有体会:“干部带好头,群众才有劲头。”
推动“促学”,让广大群众乐于主动参学。县电教中心号召各站点把本村文艺活动与远教学习有机组织在一起,通过“先文艺后学习”的方式,提高群众的参学兴趣。据统计,全县68个村站点都按照这一思路灵活安排了参学时间。这一天傍晚,在深渡镇绵潭村站点,演完黄梅戏后,紧接着就是远教学习。村民庄荣娣高兴地说:“学习前能看戏,这样的招式有新意,我们也愿意来。”
解“难会”:“三学”提效果
在具体学习中,由于课件难易程度不同、时间相对较不宽裕,再加上群众本身文化素质限制等众多原因,往往是学了却如“鸭子听雷”,听得不深、看得不懂、学得不透,对所学内容没有什么深刻印象,这种“学而难会”客观上也影响了群众的参学热情。为了让群众能真正学懂、学深、学透,歙县采取了“辅学”“讲学”“答学”等措施,来充分保证学习效果。
请专家坐镇“辅学”,有效消解了共性技术疑难。每逢集中学习日,县电教中心调动课件所涉及领域专家在电教中心居中调度,及时收集各站点反馈的共性技术难题,直接通过网上组工群实时深入辅导。据统计,自2015年以来,已约请12名专家进行辅学。6月15日是全县集中学习日,县电教中心请来县农委的种植专家姜毅坐镇,对各站点进行实时辅导,群众反响良好。姜毅也很有感触:“建立渠道对群众进行辅导学习,看来是真有必要。”
站点管理员“讲学”,充分掌控了现场学习势态。县电教中心要求各村站点管理员在组织播放前,应对课件通览两遍以上,做到“心中有数”,并在现场一边播放一边讲解。目前全县各站点已进行现场讲学约860次。富堨村在学习《茶叶深加工》时,站点管理员鲍勇事先预习了该片,并进行了现场讲解。村民纷纷反映:“现场能有人给讲讲,学得比以前透多了!”
用微信平台“答学”,第一时间解答了学习疑点。县电教中心通过“歙县组工”微信平台,及时收集群众在学习时产生的疑问点,并迅速搜集整理答案进行回复,做到了“快速解疑”。目前微信平台已累计解疑320余次。北岸镇瞻淇村村民汪和勇在学习《移动互联网下休闲农业农产品营销技术》时,对其中一个环节怎么也弄不大懂,就马上在微信平台留言,县电教中心很快整理了答案给予了及时解答。
解“难用”:“三招”拓门路
在基层往往还会遇见这样的难题:群众通过学习掌握了一门技术后,却往往因信息渠道不畅通、市场规律不精通、发展思路不灵通等,导致空有技术在手,却难以启动致富项目。这种“会而难用”的问题成为了群众致富路上的又一个拦路虎。为了让有一技之长的群众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好门路,歙县采取了因地制宜的“发家表”“带富羊”“指导员”等三招,让群众能“不白学”,致富路上大踏步。
制作“发家表”,让村民来个“量体裁衣”。各村站点在县电教中心指导下,将技术类课件梳理分类,从中整理出适合本村的项目,并对各项目设置推荐指数,列成乡土致富项目表,供村民根据个人情况自主选择。据统计,全县已有52个村制成了乡土致富项目表。小川村村民凌道龙一直想搞特色养殖,但却不知道搞啥项目才好。该村发放了致富项目表后,他如获至宝,选择了生态养鱼项目,很快走上发家致富的道路。
推出“带富羊”,让能手来个“指路引航”。县电教中心注重让种养殖能手、合作社带头人等充分发挥创业带动作用,多吸纳本村村民加入其产业项目共同发展,并逐步走上独立致富的道路。据统计,目前全县已经树立起28个带富典型。许村村村民许承渭一直想致富,却没合适的项目。在村里的动员下,他加入了本村的黄蜀葵种植合作社,并在合作社负责人徐兴来的帮助下,逐渐掌握了技术,现在日子一天比一天好。
指定“指导员”,让群众能够“耳聪目明”。县电教中心指定各村站点管理员作为“创业指导员”,负责搜集整理市场信息,并为村民提供建议、帮选项目。据统计,全县共搜集整理市场信息485条。县电教中心在雄村乡朱村检查时,对该村管理员朱建新在引导群众创业上的做法给予了肯定。朱建国自打当上了创业指导员,已指导了8名村民进行创业,村民对他十分信服。
解“难富”:“三帮”保民富
选择了适合的项目,是不是一定就能发家致富呢?这当然是不能画等号的。在创业道路上,常会遇到这样那样的难题,从而导致一些群众在致富路上总是举步维艰。这就是典型的“用而难富”现象。为了让群众在致富路上一帆风顺地到达成功彼岸,歙县电教中心采取了“帮长线”“帮稳步”“帮急难”等措施,从而切实保证了群众能真正“富起来”。
专家团长期帮扶,让群众在致富快车上始终有“抓手”可把。县电教中心调度涉农各领域专家,组建了创业专家顾问团,按领域专长,对全县群众进行预约式的长期帮扶服务。目前专家团已有专家10名。专家团成员张永盛经常下基层为村民服务,收获了村民的赞誉。现在他每到一个村,大家都亲切地打招呼:“我们的老张又来了!”张永盛也感慨道:“多下来跑跑,为基层解决点实事,这才是真正的接地气。”
后援组保证稳定,为群众的“创业小船”全程保驾护航。为了保证群众在创业路上不受外部因素困扰,县电教中心协调工商、公安、司法、气象、税务等远教成员单位人员成立创业援助组,负责解答群众的一些法律问题及政策咨询。据统计,创业援助组已有成员15人。徽岭茶菊合作社与客户产生法律纠纷,在援助组的帮助下最终得以顺利解决。合作社负责人杨永辉十分感动:“要是没有远教帮忙,我真的是六神无主了。远教为我们想得太周到了!”
小分队应急出动,为“火上眉毛”的群众排忧解难。为了解决群众的技术突发难题,县电教中心以乡镇、县直机关工委为单位,成立了技术小分队,成员为本地的土专家,负责接收、应对由各地转来的群众紧急需求。据统计,全县28个乡镇均成立了小分队,成员合计112人。三阳乡慈坑村村民洪惟本突然遭遇山核桃种植病虫害技术难题,通过站点求援后,小分队迅速到村,及时帮助他解决了难题。就为这事,洪惟本还专程背着一袋核桃到县上表示了感谢。
(作者单位:安徽省歙县县委组织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