迁安市蔬菜产业现状存在问题与解决对策
2016-10-24章国
迁安市蔬菜产业现状存在问题与解决对策
近年来,迁安市蔬菜产业发展迅速,在满足市场供应、加快现代农业发展、提高农民收入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但蔬菜产业发展中存在的生产组织化程度低、加工环节薄弱、连作障碍问题逐年加重等突出问题,不仅影响了蔬菜生产者经济效益的提高,而且影响了蔬菜产业的发展。
1 发展现状
1.1种植面积及效益不断扩大。迁安市蔬菜产业是当地优势特色产业之一,截止到2015年底,蔬菜种植面积22.87万亩,总产量112.59万t,蔬菜产值143607.9万元,占全市农业总产值的20.9%,居种植业第一位,其中设施蔬菜面积11.83万亩,总产量66.64万t,总产值114351.66万元,占蔬菜产值的79.6%。
1.2特色蔬菜基地初步形成规模。本着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发挥优势、规模发展的原则,各镇乡确定了自己的发展方向和主导产品,努力培植名优拳头产品,逐步向一村一品、一乡一特色发展,形成了一批具有当地特色、在市域内外有一定知名度的蔬菜生产基地。如上庄乡的高标准日光温室、冷棚黄瓜、番茄生产基地;杨各庄、扣庄大中冷棚叶菜(韭菜、生菜、油菜、茼蒿)生产基地;赵店子设施西瓜、黄瓜生产基地;迁安镇、彭店子、建昌营季节菜生产基地等。迁安市设施蔬菜现已初步形成了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种植、产业化经营的生产格局,被河北省农业厅列入《河北省蔬菜产业优势区域带发展规划》的冬春棚室蔬菜优势产区。
1.3品牌经营和无公害生产得到迅速发展。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蔬菜产品质量安全也越来越重视,迁安市不断加大无公害蔬菜、绿色蔬菜食品、有机蔬菜食品和品牌蔬菜产品的开发力度,取得明显成效。目前迁安市已有8个蔬菜生产基地取得了全省无公害生产资质证书,全市无公害蔬菜基地面积已达到12万亩,设施蔬菜已全部实现无公害生产。已有“阜安”、“春良”、“民雁”、“贺春”、“赵店子镇马庄”、“赵店子镇沟南庄”、“挂云山”等蔬菜品牌20多个,品牌蔬菜面积达到6万亩,并已全部实行无公害标准化生产。其中,“阜安”牌黄瓜、西红柿、豆角、彩椒已通过国家绿色食品认证,成为唐山市的名牌产品;“春良”牌甜瓜、黄瓜、西红柿、茄子、尖椒、甜椒、扁豆已获得有机食品认证,春良绿色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被国家有机产业联盟认定为会员单位;“赵店子马庄”牌西瓜远销上海等地。
1.4科技生产水平日益提高。通过“院士工作站”和加强与中国农科院、天津农科院、河北农科院、河北农业大学等科研院所的紧密联系,加大新品种、新技术的引进和推广力度。重点推广了温室越冬茬黄瓜、番茄、椒类等新品种,全市蔬菜优质新品种覆盖率达到95%以上;推广了营养块育苗、一膜两网、黄板诱杀、生物防虫、膜下微滴灌、膜下沟灌、生物有机肥应用、秸秆生物反应堆应用、温室补光灯应用等设施蔬菜无公害综合配套技术30多项,大大减少了蔬菜病害发生,减少了劳动强度,同时降低农药用量30%,节约成本18%以上,提升了蔬菜品质。
1.5产品质量监测检测体系不断完善。全市已建立健全了无公害农产品监测体系,现拥有1个市级农产品监测中心、2个批发市场检测站、6个超市检测站、6个镇乡区域检测站和2个流动检测车,每日抽检蔬菜样品32个以上,保证了蔬菜产品的质量安全。2015年,共抽查检测蔬菜样品15万多个,产品合格率99.9%。
1.6蔬菜产业化程度不断提高。通过培育蔬菜产业龙头企业和蔬菜专业合作组织、建立专业蔬菜营销队伍、加强营销人员培训等措施,努力增强蔬菜产业的市场开拓能力。据统计,全市现有省级和地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各1家,蔬菜专业合作社41家,蔬菜专业种植大户20户,蔬菜专业营销人员10000人。2012年迁安市春良绿色蔬菜种植基地建设成为农业部蔬菜标准园,并积极发展蔬菜工厂化育苗,建有智能联栋育苗温室7200m2,年可育秧苗1500万株。2014年迁安市利益食用菌生产基地建设成为农业部食用菌标准园,通过标准园创建带动全市设施蔬菜产业化程度不断提高。春良绿色蔬菜种植专业合作社通过推行“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摸式,积极发展蔬菜工厂化育苗、商品蔬菜生产、包装、初加工及营销产业链,源源不断地把迁安市蔬菜特色产品销往北京、天津、唐山等大中城市,发挥了较好的示范带动作用。
2 存在问题
2.1生产组织化程度低。从全市蔬菜生产主体看,单家独户生产经营仍占较大规模,原因一是产区不确定的品种、数量和质量,很难与销区建立相对固定的供货渠道,占有相对稳定的市场份额,小生产难与大市场、大流通对接;二是面对千家万户生产管理,技术推广、质量监管难度大,严重制约了蔬菜技术水平、产品质量以及竞争力的提高;三是蔬菜生产单元小,规模效益差,抗御风险的能力弱,难以自我积累、自我发展。而辐射带动能力强的批发市场、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组织和经纪人数量少,加工、营销、信息等服务跟不上,严重制约了蔬菜产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2.2蔬菜加工企业薄弱,产业延伸难。迁安市蔬菜加工企业少、规模小、档次低,蔬菜的产后加工和市场拓展能力薄弱,产业延伸难。目前,除蔬菜较集中的产区有较大规模的营销队伍外,其他地区仍靠农民自产自销,或部分菜贩上门收购,现有加工企业普遍生产规模小,生产设备简陋,技术落后,经营管理水平不高,工艺、科技含量、开发新产品能力较差,市场竞争、产业优势难以保持,导致蔬菜产品结构呈现“鲜菜比例过高,加工出口能力不足”,制约了蔬菜种植面积进一步的增长。
2.3蔬菜生产连作障碍问题逐年加重。设施蔬菜基地由于连年连作以及种植模式单一,带来了土壤盐渍化严重、病虫危害加剧、地力下降、肥料利用率降低、生产成本上升、产量和品质下降、经济效益下滑等诸多负面效应,严重影响了产业更进一步发展和农民增收。
3 解决对策
3.1加大扶持力度,推进设施蔬菜产业快速发展。一是加大财政扶持力度。市政府拨专款用于补助设施蔬菜产业发展,对当年新发展的日光温室、高标准冷棚给予资金补贴,并逐渐提高补贴标准。二是加大金融支持力度。金融部门加大支农力度,适当放宽贷款条件,增加贷款额度,特别是要在农户小额信贷方面给予积极扶持。三是加大项目扶持力度。有关部门要加强协调配合,围绕设施蔬菜园区建设,积极争取项目资金,集中投入,加强园区基础设施建设,有效改善园区生产条件。
3.2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实现规模化发展。各镇乡要对设施蔬菜的发展进行科学规划,合理调整土地,不断增加投入。要积极引导农民对土地承包使用权的合理流转,逐步建立和完善国家、地方、集体、农民及其他经济实体法人的多元化投入机制。
3.3加强社会化服务,有效支持设施蔬菜产业发展。职能部门要加强农民技术培训和规划指导,及时帮助农民解决产前、产中、产后遇到的困难和问题。要加快无公害农产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的认证工作,健全和完善市乡一体化的农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体系,提高全市设施蔬菜的质量安全水平。要加强蔬菜品牌的建设力度,着力打造当地设施蔬菜特色品牌。要着力扶持培育蔬菜经纪人队伍,提高农民组织化程度,同时要畅通蔬菜运销绿色通道,促进蔬菜外销,有效增加农民收入。
3.4加大培训力度,加快科技创新步伐。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生产者的素质来发展壮大蔬菜产业,积极以迁安市与华北五院科技合作为契机,引进、转化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提高技术贡献率。开展科技入户工作,培养一大批觉悟高、懂技术、善经营的新型蔬菜种植户,把培训工作制度化,逐步形成以市、乡农业技术干部为骨干,农民技术员为主体的蔬菜产业技术服务体系,使全市蔬菜产业向现代化、可持续化方向发展。
3.5发展龙头企业,发挥龙头带动作用。按照市场的要求组织生产、销售,并形成相对稳定的利益机制,发挥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的技术、资金、信息等优势,推行“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模式,带动农民共同发展。按照做大、做强、做优的要求,培育和扶持一批竞争力、带动力强的加工龙头、科技龙头企业,优先发展联结本地蔬菜生产基地、与广大菜农关系紧密、促进本市蔬菜出口创汇的龙头企业。
3.6加强宣传引导,增加农民对蔬菜生产的认识。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网络和召开会议、外出参观考察学习等多种方式和渠道,全方位宣传发展蔬菜产业的前景和相关政策,统一思想,达成共识,形成政府积极扶持、农户主动参与、上下互动的良好局面。加大蔬菜产品的对外推介力度,积极利用媒体广告宣传迁安市蔬菜特色,借助品牌效应,不断提升当地蔬菜产业的市场影响力。
064400迁安市农业畜牧水产局章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