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创新而生
——专访2016中俄大学生小卫星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WeSat团队

2016-10-24云行

卫星应用 2016年9期
关键词:定标神舟一等奖

为创新而生
——专访2016中俄大学生小卫星创新设计大赛一等奖WeSat团队

编者按:

为推进“一带一路”建设、激发广大青年学生的想象力和创新热情、进一步畅想未来小卫星发展远景、增进中俄青年学生交流、推动科技创新、培养高水平创新人才,2016中俄大学生小卫星创新设计大赛为所有对小卫星创新设计感兴趣的中俄高校学生提供了机会。大赛组委会将根据参赛队员的作品和表现,最终评选出一等奖5件,每件奖金8000美元;二等奖10件,每件奖金4000美元。

一、创新大赛角逐

2016年8月13-14日,由中国宇航学会、中俄工科大学联盟(阿斯图)、哈尔滨工业大学、莫斯科鲍曼国立技术大学联合主办的“2016中俄大学生小卫星创新设计大赛”在哈尔滨工业大学拉开帷幕。

经过激烈角逐,来自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神舟学院的研究生王浩、魏久哲、方世兴、安然和种婧宜五名同学组成的WeSat团队以题为“共享式‘人造月球’定标星(Design of the Shared‘Artificial Lunar’Calibration Satellite)”的创新设计获得了一等奖。该代表队是获得一等奖队伍中唯一一支来自航天机构的学生代表队。

比赛过程中,WeSat团队选手们全程以英文进行了生动流利的陈述和沉着冷静的回答,他们的杰出表现和创新思维赢得了来自中俄两国大赛评委的一致青睐,一举夺得大奖,选手们将共同分享8000美金的奖金。

二、WeSat团队方案展示—共享式“人造月球”定标星

近几年遥感小卫星蓬勃发展,据统计2014-2015年全球共成功发射147颗轻小型遥感卫星,并且还呈现出逐年递增的趋势。遥感小卫星为实现轻量化、小型化、低成本的目标,未设计星载定标仪器,无法进行相对精确的星上内定标而采用目标场景定标,甚至不进行在轨定标。然而目标场景法受到成像区域目标特性和大气状况的影响,无法满足高精度、高频率常态化辐射定标需求。

为解决上述问题,需要新的定标方法来保证在轨定标精度应不受目标特性和大气状况影响,同时又不给卫星系统带来负担;考虑上述约束条件,WeSat团队提出共享式“人造月球”定标星的通用化定标方案。

“人造月球”定标星是一颗设计运行于特定轨道的球体,其表面使用镀膜工艺覆盖上一层漫反射涂层,使其表面具有理想朗伯体特性。当运行于一定轨道的遥感小卫星具有辐射定标需求时,若其满足一定的观测条件,该小卫星可通过调整姿态使定标星位于其遥感器的视场范围内,经过链路计算等步骤,完成定标操作。

“人造月球”定标星运行于经过优化的轨道,因此多颗遥感卫星可分别或同时利用它进行辐射定标,实现定标星的共享性。

☆ WeSat方案示意图

三、WeSat团队创新感言

王浩:当我回到家中,感觉到一个组织(集体)对我们的重要性,能够有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这样强大的后盾,能够有全力支持我们的老师们,何其幸事。此时不是放下,而是更多的责任感与荣耀感,更多的是为中国空间事业的明天奋斗的决心。最初组建团队时,可能是玩笑间为了一等奖的8000美金,之后真正参与其中,我端正了态度,逐渐把自身的提高摆在了更高的位置。最初我们调研了很多资料,论证了很多方向,神舟学院的老师给我们提出很多宝贵意见,选题一次次推翻重来。我深深的了解到“不创新,毋宁死”的重要性。我想从事航天科研工作的同事们应该会有过这样炼狱般的感受。几个月,既是炼狱,又是天堂;而我,看到了自己的提高,坚定了成为一名合格航天人的心。

魏久哲:备赛的4个月时间很快过去,结果也还算完满。不能说其间的工作量有多么大,也不能说自己辛苦付出了多少,因为我自始至终只将其视为学生阶段的一次竞赛,和奋战在一线披荆斩棘的航天人相比,我认为这点“成就”是不值一提的。作为一名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的研究生、未来的航天人,我认为航天精神中的那份责任感与不怕吃苦、无愧于本心的精神才是感染我们并督促我们上进的内部动力。那份责任感,让我们誓为五院争光;那份责任感,让我们在方案初定阶段绞尽脑汁;那份责任感,让我们纠结于作品报告中的每一个细节的逻辑转换;那份责任感,让我们一遍遍修改英文讲稿并演练多次。我们的方案可能不是最新颖,我们的文笔可能不是最优雅,我们的演讲可能不是最激昂,但是我们将每个力所能及的细节都尽职尽责考虑到了极致,这个过程水到渠成,最终拿了第一,很开心,也很平静。我想这次比赛也可以看成人生事业的一次缩影,从慷慨激昂,到激流勇进,再到云淡风轻。

方世兴:中俄小卫星创新设计大赛,可以说是一次非常锻炼人的比赛。最开始获知比赛的消息时,出于对自己能力的不确定,迟疑了好几天。最后还是觉得不如放手一搏,就和所里的小伙伴组团参加了比赛。而正是这种放手一搏的精神,让整个队伍在最后展示的环节脱颖而出,获得了一等奖。这个比赛对于我来说,不仅是拓展非专业领域的知识和视野,锻炼了自己的能力;同时也让我认识到,一件事情只有做到了极致,才能够有好的结果。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正是这比赛中的点滴积累,才最终让我们的团队获得了荣誉;而团队成员之间的合作和努力,是成功的重要保障。这次比赛,我想对我未来的个人发展,也会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

安然:非常荣幸能代表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代表神舟学院参加这次中俄大学生小卫星创新大赛,并在院领导的关心、神舟学院的组织、指导老师的帮助和队友的合作努力下共同获得一等奖的好成绩。这次比赛我们共同完成的是“辐射定标”小卫星的设计,从需求分析到概念设计再到具体的轨道设计、结构设计等都做了非常充分的设计与创新,最终被选为一等奖作品。在此次比赛中,我也和队友一起共同学习了许多关于卫星创新及设计中的具体问题,增长了经验并锻炼了团队协作能力。非常感谢五院为我们提供了平台参加此次比赛,感谢神舟学院的各位指导老师的悉心指点,也感谢队友们4个月以来的合作及包容。

☆ WeSat团队

种婧宜:参加这次的中俄小卫星设计大赛的初衷是想借此机会锻炼一下自己的能力,但我也知道和几位很优秀的师兄师姐们相比,自己的专业知识和综合能力还远远不够,但我也十分希望能有机会在组里贡献自己的力量。在前期的准备工作中,我们几个分工进行全方面的调研工作,后续我负责了文章的翻译整理工作。把中文的论文翻译成英文,最重要的就是准确性,这里的准确性不光指英文的语法和用词的准确,更关键的是表达意思的准确性。在最后的文章定稿前一个晚上,我们熬夜修改最终的论文,一遍遍的检查各种小错误,力求做到最好。经过这次比赛,我作为组里最小的组员,从几位师兄师姐身上学到了很多,不管是专业上的素养还是对待事情的态度都让我很是佩服,对我来说是一次很有意义的锻炼机会。相信在我未来的学习和工作中,这次比赛所学到的会让我受益匪浅。

云行_报道

猜你喜欢

定标神舟一等奖
神舟飞船的“变”与“不变”
2021年度广东省科学技术奖获奖名单(部分)(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技术发明奖一等奖、科技进步奖特等奖及一等奖)
航天的神舟
近红外定标法分析黏/锦/氨三组分纤维含量
“可怕”的一等奖
神舟十二号的五个“中国首次”
我国为世界大豆精准选种“定标”
基于子空间正交的阵列干涉SAR系统相位中心位置定标方法
基于深度学习的在轨辐射定标方法研究
2016生态主题摄影月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