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休岂能不退“余权”
2016-10-24赵畅
文_赵畅
退休岂能不退“余权”
文_赵畅
习近平总书记曾经强调指出:“尊重老干部就是尊重党的光荣历史,爱护老干部就是爱护党的宝贵财富,学习老干部就是学习党的优良传统和作风,重视老干部就是重视党的‘政治资源’。”进一步加强和改进离退休干部工作,无疑体现了党中央对离退休干部的重视和爱护,每一个离退休干部都应该深刻体会党中央对自己的无比尊重和殷切关怀,切实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然而,现实中,却有不少领导干部退休后没有守住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退休后仍恋“余权”,利用“余热”插手政治,公然违纪,最终晚节不保。
从退休后提携儿子、成为政商圈“活动家”的浙江省政协原副主席斯鑫良,到退休八年后被查、纵容其子开设私人会所的江苏省委原秘书长赵少麟,再到退休后公然索要安排宴请和奢靡娱乐活动的海南省海洋与渔业监察总队原副巡视员王世坤,都是退休以后将“余权”用到“极致”的“杰出代表”。
按理说,领导干部的权力是随着卸任退休而自然离去的,怎么可能还有“余权”?其实,所谓“余权”,只是一种揶揄的说法,它特指一些领导干部过往的领导经历及至退休后留下的一点权力影响,说得直白点,它就是喜欢来事的退休领导干部身上依稀残留着的一点“余威”。但凡当过领导,尤其有过在关键领导岗位工作的经历,你要说退休以后就没有任何影响力,那也并不现实。然而,问题的关键在于领导干部如何正确对待自己退休以后尚存的权力影响。
面对退休以后的权力影响,有的人因为恋栈,所以即便是退休以后依然私欲膨胀、贪欲汹汹,到处伸手,来者不拒;有的人觉得自己的权力影响必将呈现“边际效应”,于是快马加鞭,唯恐不及;也有的人为弥补自己在任时为“避嫌”带来的种种缺憾,便利用自己早就编织的官场网络,上演一个个“封妻荫子、鸡犬升天”的神剧;更有甚者,以为自己已身不在官场,谁也管不着,因而口无遮拦公然发表不负责任的言论,甚至妄议中央,干涉干扰本地本单位的有关决策事宜,凡此等等,不一而足。一些退休领导干部的如此作为,不仅严重影响其个人形象,也程度不同地助推了歪风邪气的滋长,最终影响党的整体形象。此风不刹,后果堪忧。
那么,领导干部退休后该怎么做才好呢?全国人大常委会原委员长万里逝世当天,万里长子万伯翱接受专访时说:“父亲退下来,就是完全退下来,不插手任何中央的决定。父亲曾对我说,‘退下来后,不问事,不管事,不惹事,就是对中央领导同志的最强有力的支持。’因此,他给自己定了三项规定:不担任名誉职务,不参加剪彩活动,不题字写序。”国务院原副总理田纪云也曾表示:“退休后应安心修身养性,颐养天年,争取多活几年,享享天伦之乐。千万不可再利用各种关系干预‘朝政’,对现在的领导人指指点点。”其言其行,颇耐人寻味,也自是为我们广大退休领导干部如何正确对待自己、对待组织、如何正确规范自己退休以后的言行作了具体而生动的诠释。
更值得一提的是,虽说领导干部退休了,没有了官员的身份,也不再在单位工作,但这并不意味着退休领导干部从此就可以不受任何纪律、法规的约束。不管怎么说,退休后的党员领导干部依然还是一名共产党员。而共产党员是没有退休一说的,必须一辈子按党章要求严格履行作为共产党员的权力与义务,自然也理应比其他普通党员做得更好。毕竟,你当过领导干部,你曾经在领导干部的岗位上教育过大家,为大家做过表率。倘若你退休后却成了台上台下言行不一的“两面人”,卸去官职后竟热衷于做群众的“尾巴”,甚至连普通群众的觉悟都不如,那群众会怎么看待你,评价你?
而今,退休领导干部的队伍已经越来越大,加强对退休领导干部的管理和监督已刻不容缓。对个别置若罔闻、我行我素而严重违反党纪国法者,必须从严查处,以此惊醒抱幻想者:反腐没有禁区,退休也不是违法违纪的避风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