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目
2016-10-22
《我自己的歌——惠特曼诗选》,[美] 惠特曼著,赵萝蕤译,花城出版社2016年5月版,定价:42.00元
诗人以毕生的努力完成划时代的巨著《草叶集》。这是一部壮丽的史诗,自由、饱满、真实地记录了诗人自己和他的时代,并且展现了人类的未来。
《科学在中国 (1550-1900)》,[美] 本杰明·艾尔曼著,原祖杰等译,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年5月版,定价:69.00元
本书是作者对中国1550年至1900年科技发展史的一次重要探讨,向读者展示了中国人“以他们自己的方式”重构现代科学的努力。
《1897 : 德国东亚考察报告》,[德] 乔治·弗朗鸠斯著,刘姝、秦俊峰译,福建教育出版社2016年7月版,定价:45.00元
1897年8月德国入侵胶州湾前夕,德国专家对中国沿海城市进行考察,认为唯有胶州湾最“适宜”德国建造海军基地。
《“鬼子”来了》,杨奎松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7月版,定价:48.00元
历史学家杨奎松教授首部专栏结集,剖析中国在现代化过程中的复杂性,直面中国现代化过程中的困惑。
《从甲午到抗战》,唐德刚等著,台海出版社2016年6月版,定价:45.00元
本书辑录了唐德刚、吴相湘等史学大家关于两次中日战争的重要文章,其中唐德刚关于“汪精卫投敌始末”的系列长文首度在国内结集出版。
《东亚近代文明史上的梁启超》,[日] 狭间直树主讲,高莹莹译,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年6月版,定价:42.00元
以2012年作者在清华园为“梁启超纪念讲座”发表的系列讲演为基础整理而成。通过文本比较分析,剖析梁启超逃亡日本期间的经历和转变。
《烟河》,[印度]阿米塔夫·高希著,郭国良、李瑶译,人民文学出版社2016年8月版,定价:49.00元
作者曾是田野工作者,也曾任职记者,但最终成为一个小说家,并先后获得多种世界级文学奖项。《烟河》是鸦片战争三部曲(《罂粟海》《烟河》《烈火洪流》)之一。
《地方重塑——公共艺术的挑战与机遇》,金江波、潘力著,上海大学出版社2016年5月版,定价:46.00元
公共艺术的本质精神必然彰显“地方重塑”的内涵。本书论述从公共艺术到“地方重塑”、“地方重塑”的核心价值、“地方重塑”的乡土情怀等。
《平等与偏倚性》,[美]托马斯·内格尔著,谭安奎译,商务印书馆2016年6月版,定价:24.00元
探索平等主义政治理想的可能性及其限度。作者认为,每个人都能接受对平等的追求,都能自愿去扶助那些生活不完美的人。
《与蒙田共度的夏天》,[法] 安托万·孔帕尼翁著,刘常津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6月版,定价:35.00元
本书内容来自于作者之前在法国国际电台所做的同名系列访谈节目。围绕《随笔》这部传世之作,从新的视角对蒙田加以评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