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圈的药,你敢买吗
2016-10-22刘亚
刘亚
无论是所谓的“国外代购”还是“国内厂家直接拿货”的药品,效果不仅没有在微信朋友圈里宣传的那么神奇,往往还会有一些官方明令禁止使用的不良成分,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一定的损害
“XX瘦身密码,一盒三十粒,一天一粒,十五天见效,月瘦15-20斤,无效退款。”这款拥有诱惑性宣传语和精美包装的减肥药,一度在微信朋友圈里广泛传播,卖到脱销。但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该减肥药竟然是由犯罪团伙一手炮制,被添加了违禁药物的三无产品。
但这只是网络销售假药的冰山一角。记者调查发现,随着微商的兴起,不少人打起了卖药品的算盘,从美白针、瘦脸针等美容药品,到减肥药、壮阳药甚至儿童感冒药等各类特效药纷纷进驻到微信朋友圈。这些药品通常打着诱惑人心的广告,加以通过“厂家直销、海外代购”拿到的低价,并且还有许多客户反馈来的优秀疗效,有的人便会抱着试试的心态买来服用,但取得的效果却不尽如人意,甚至危害到人身安全。事实上,这些药品多数产自没有资质的工厂,不仅夸大疗效,甚至还含有有毒和违禁成分,对人体百害而无一益。
据北京市朝阳区检察院调研报告显示,自2013年至2016年1月,该院共审查起诉生产、销售假药犯罪59件。此类案件中通过网络售卖假药的数量约占总案件数的75%,而且随着社交网络逐渐成为人们网络生活的主要内容,除常规的“淘宝网”、“58同城网”等网络电商平台,利用微信朋友圈等社交平台销售假药的案件日益增多。
“朋友圈”成假药销售新途径
“正规美容医院打一支瘦脸针要六七千,朋友圈里的只卖一千块,而且我有朋友以前在她那里打过,效果还不错,所以挺相信的。”今年20岁的在校大学生李玉林这样向记者解释为何选择购买朋友圈里瘦脸针。
由于想从事演艺事业,李玉林对自己的脸型要求很高。2015年4月,李玉林通过朋友介绍加了一名在微信朋友圈里售卖瘦脸针的女子为好友,两人取得联系后,商量好以1000元的价格注射一支“保妥适肉毒素瘦脸针”,也就是俗称的“A型肉毒素”。接着,两人约在北京市朝阳区一家俱乐部见面,该女子将李玉林带到了一间屋子里打了瘦脸针,当时李玉林并没感觉到什么异样,便如数给了对方一千元。但过了半个月,李玉林的脸不但没有变小,反而出现了一边大一边小,两侧不对称的情况。李玉林急忙给对方打电话,被告知是正常现象,再等等就好了。结果一个月过去情况并没有好转,对方才回应说“每个人体质不一样,吸收也不一样”,并退给了李玉林500元做补偿。“后来才知道她朋友圈卖的都是假药,早知道是这个结果,说什么我也不会相信她的。”李玉林说。
朋友圈里卖美容药的情况并不少见。记者在微信上联系到一家名为“美妆美甲培训”的机构,对方宣称正在做“V-line溶脂针”的促销,就是将含有能够瘦身成分的液体以针的形式,直接注射入人体的皮下脂肪层,将皮下脂肪溶解,只要3000元一个疗程,三针之后保证不反弹。记者询问对方是否有美容医师资格证书、执业证书等资质,对方发来一张韩国某美容机构的培训证书,但并无国内颁发的资格证。在进一步询问该溶脂针的来源时,对方则出示了一张全韩语的证书图片,称是从韩国美容院进口,保证正品。
“无资质或资质模糊几乎是朋友圈里卖药的共性。但在低廉价格以及对美的追求的驱动下,一些学生、模特等爱美人士对该类非正规的瘦脸针趋之若鹜,他们或通过微信朋友圈里熟人介绍,或在网上主动联系卖美容针的商家,有些人甚至在明知对方没有美容医师资格证书、执业证书等任何资质的情况下,仍然愿意铤而走险一试。”北京市朝阳区检察院检察官刘珮露告诉记者。
“但他们不知道的是,注射入他们身体内一支卖到上千元的瘦脸针,进货价格很可能只需要不到一百元的价格,而这种所谓的标有制药厂的小药瓶是从一个无营业执照、无药品经营许可证、无医疗器械经营许可证的个人手中购入的,其成分、含量、临床试验结果可能连生产该类假药的人自己都不知道。”刘珮露表示,根据卫生部《医疗美容项目分级管理目录》的规定,A型肉毒素美容注射属于医疗美容项目,从事该活动应取得相应的医疗资格,肉毒素属于国家严格管控的医疗用毒性药品,非法使用已经足以严重危害人体健康。
在刘珮露看来,以往的网络销售假药的模式正在异化,一方面是因为微信朋友圈里的人大多数是相熟的,利用这个平台可以拉近双方距离,并且在朋友圈里展示售卖药品的图片,让人一目了然,也容易对其产生兴趣;另一方面是由于许多电商平台现在不允许出售药品,很多犯罪分子便开始利用微信、微博等社交平台进行销售,并且在销售时以瘦身用品、保健品等名义进行售卖,在买家问询时,再告知系药品,这种做法更加有效也更加隐蔽,大大地增加了破案的难度。
各类假药横行朋友圈
从美容药到减肥药,从感冒药到壮阳药,朋友圈里售卖的各类药物可谓五花八门种类众多,加上口若悬河的广告词和众多客户的好评和点赞,实在让人难辨真假。据北京市朝阳区检察院调研报告显示,该院办理的销售假药类案件中约77.9%涉及美容类假药,以销售注射用肉毒毒素和减肥类假药案件居多,同时该类案件往往伴随着提供注射服务等非法行医行为。
2015年7月初,在北京某大学就读的学生王兰娜正好放暑假。由于王兰娜上大学后自己花钱打过瘦脸针,觉得效果不错也很挣钱,就在网上查到了一家自称“济南费德罗医疗培训机构”的“微整形”短期培训班。在这个培训班里,王兰娜和其他学员们通过互相注射生理盐水的方式学会了注射瘦脸针,仅三天后,培训班老师还给了学员们三家进货的药厂,王兰娜通过微信朋友圈找到了其中一家,以每针1800元的价格购买了15支“保妥适肉毒素瘦脸针”。
在培训班学习了9天后,王兰娜顺利毕业了,并拿到了培训机构颁发的韩国美容培训机构的注射美容资格证。有了这个所谓的资格证和注射水平,王兰娜在北京市朝阳区租了一间房,专门用于经营自己的美容院,并给其取名为“一针美微整形”,还在58同城网站上发了美容店开业酬宾的广告。同时,王兰娜将售价定为1800元一针,想着前期不赚钱,先聚集些人气后再提价。
几天后, 马萌萌在网上看见了王兰娜的网店正在出售保妥适肉毒素瘦脸针,1800元一针,让一直想瘦脸的她动心了。2015年7月31日下午,马萌萌在男友陈岩陪同下动身前往王兰娜的店里。在半路上,心存疑虑的陈岩私下联系警方举报有人在卖假药,并把地址告知警方。经查,王兰娜所出售的“保妥适肉毒素瘦脸针”属于商标侵权的假冒伪劣产品。
“除了美容药,随着近年来‘海外代购、‘国外网站直售等新兴购物模式的风靡,还有人在朋友圈里卖起了‘海外代购药品。”据北京市朝阳区检察院检察官黄成介绍,比如在销售假药过程中多宣称所售药物是由代购人员从国外正规医院开具,或者是从国外网站直接购买,绝对不是假药,自己也曾服用过,买家可放心使用等等。嫌疑人到案后,往往也以类似理由辩解称所售药物并不是假药。
“这种非法销售未经国家批准进口的境外药品愈发成为假药类犯罪热衷的模式,”黄成介绍说,涉案药品通常集中在泰国的减肥药、印度的抗癌药及美国、德国的儿童药,比如嫌疑人封某某于2013年6月至10月通过德国网站直购未经我国进口许可和登记备案的儿童止咳药等药品,涉案药品经DHL快递运抵北京后,犯罪人员随即在网上向国内买家销售。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假药是指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的规定属于假药和按假药论处的药品、非药品,即必须批准而未经批准生产、进口,或者依照本法必须检验未经检验即销售的,按假药论处。比如在德国网站上直购的儿童止咳药,就属于未经国家批准进口、未经检验即销售的药品,应当按假药论处。”黄成表示。
假药背后的黑团伙
这些活跃在朋友圈里的各类“神药”究竟从何而来?答案并没有那么简单。北京市朝阳区检察院检察官燕帅告诉记者,近日该院就对一个利用微信平台大量非法销售瘦脸针等假药的团伙以涉嫌销售假药罪提起公诉,涉案人员共有10人,作案手段分工细致、环环相扣。
郑春华是一家美容会所的负责人,她的会所位于北京市朝阳区一个居民小区内,主要经营瘦身美白等业务,生意一直很不错。在她的店里,有一种名为“保妥适肉毒素瘦脸针”的产品非常受顾客的青睐。但很多自以为占了便宜顾客没有想到,这种针剂的实际进货价格只有几十元,郑春华攫取的是几十倍的暴利。
每当需要补货时,郑春华便会用微信联系一个名为姜强的人,这个人安排送货很及时,但是从来不会出现在美容会所内,每次交货时,双方都会约定一个不容易被人发现的街角路边进行交易。这个人名义上所代表的,是一家名为北京某生物制药有限公司,但实际上是一个分工细致,规模庞大的售卖假药的团伙。
这家公司的主要负责人叫卢志伟,在他的手下,有一个将近10人的团伙,这个团伙采用严格的销储分离方式,销售人员平时在郊区某处窝点活动,主要通过微信平台联系买家,确认订单,无论对内还是对外一律使用化名。而假药的储藏地,则位于南三环中路的一处出租房内,平时有5名左右的人员在此活动,1名库管、1名打包工、2名送货人员,另有1人负责管理货款,给其他几名员工发工资和做饭。待销售人员确认订单后,会电话通知库管,由库管员安排药品,由打包人员打包,由送货员工送货。另外,该团伙为了拓展业务,还经常组织销售人员参加各种美容产品的展会,发掘潜在买家,再通过微信等渠道私下向这些买家兜售。
除了郑春华这样分工严密的团伙,还有不少人围绕微信的特点建立类似传销的组织,一边在朋友圈发布假药信息,自行出卖假货,一边发展下线,抽取提成。2015年11月,南京六合警方摧毁了一个以微信销售假性药的犯罪团伙,抓获涉案人员10人。涉案金额1000多万元。上线刘某藏身于广西桂林,只需要缴纳500元的“加盟费”,就可以成为他微信销售网中的一员,他通过层层分销,发展一级二级代理的方式,把下线发展到了江苏、安徽和广东等省。在分销的过程中,假药的利润也在成倍地翻涨,进价仅3角一粒的药丸通过层层“代理”,最高翻卖到5元一粒。
“在这种情况下,许多微商甚至连自己卖的药都没有见过,在微信朋友圈里发的广告宣传照片绝大多数也不是自己实景拍摄,而是其上级代理商发过来直接用的。因为利用客户优良反馈的照片进行宣传可以让更多的人相信,以此提高销量。”燕帅表示。
服用假药危险重重
相比马萌萌因为男友的警惕躲过了一劫,很多受害者并没有她这样的运气。2014年11月,湖南一名女子向湘潭市食药监局举报,她通过一个叫何芳的人的微信朋友圈购买到泰国减肥药“雁禧”,服用后产生头晕等症状,随即入院进行治疗。经检验,泰国雁禧减肥药中含有国内明令禁用禁售的成分西布曲明,这是一种中枢神经抑制剂,具有兴奋、抑食等作用,它有可能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加快、厌食、失眠、肝功能异常等危害严重的副作用。
“我通过微信朋友圈里买了几盒‘强效瘦身丸,吃完后头晕脑涨、浑身难受、心里发慌,直到送医就诊才缓过劲来,我怀疑买到了假药。”2014年10月中旬,山东黄岛食药监局接到一名女子举报。经药品稽查人员了解,该女子也是通过朋友介绍得知有人在微信圈里卖减肥产品,看起来瘦身效果不错,她才加对方微信并购买减肥产品的,没想到差点要了命。
稽查人员对其所销售的两种产品展开了全面调查,发现“强效瘦身丸”既没有批准文号、生产厂家,也未标注生产日期和有效期,属典型的假药。经山东省药检所检验证实,这种“强效瘦身丸”含酚酞、盐酸西布曲明等禁用药物成分。酚酞是一种用于治疗便秘的临床处方药,也就是一种泻药,如果过量或长期滥用,可造成电解质紊乱,诱发心律失常、神志不清以及倦怠无力等症状。同时会诱发顽固性便秘、结肠炎、流产甚至肠癌等疾病,女性长期服用还可能导致不孕。
据刘珮露介绍,无论是所谓的“国外代购”还是“国内厂家直接拿货”的药品,往往效果不仅没有在微信朋友圈里宣传的那么神奇,还会对人体健康造成一定的损害。比如一些泰国“YAHNEE”减肥药的买家表示,自己使用后效果并不明显,服药后会觉得口干;有的称服用后感觉起不来床;有的则称初期瘦的很快,后来就病了,脸上长了很多斑,干脆把药扔了;还有一位注射了“A型肉毒毒素”的男性模特出现了两侧脸大小不一的情况。
“美容瘦脸并非儿戏,如果要使用注射类美容药物更需谨慎。”刘珮露表示,消费者应该尽量选择正规医院或手续齐全的美容机构,贪图便宜使用假冒的美容产品,不仅有可能让消费者的健康受损,甚至可能会导致毁容、残疾等严重后果。事后不仅会因使用的是假产品而维权、赔偿无门,即使得到了一定的赔偿,恐怕也难以换回健康的身体和美丽的容颜。
网络购药需谨慎
在刘珮露看来,网上销售药品的要求十分严格,除了工商营业执照外,还必须获得《互联网药品交易服务资格证书》,未经批准不得通过网络销售。而微信朋友圈的销售门槛非常低,查处起来也有不少困难,所以才有不少人看中这个平台。但毫无疑问的是,如果不具备相关资质和相关手续,以个人名义在微信上是不允许售卖药品的。
“网络购买药品风险较大。所以消费者要加强用药安全的知识普及,应尽量到正规实体药店、商店购买。”刘珮露认为。
“除了消费者自身应该警惕之外,加强行业自律和市场监管则更为重要。”燕帅表示,当前美容市场,尤其是微整形市场鱼龙混杂,违法注射物、非法美容场所、无证医师充斥其中。首先,我们需要加紧整顿整形、美容行业和代购行业的秩序,提高从业人员的法律意识,严格市场准入标准,限定代购商品范围;其次,我们要强化药品监督管理,完善药品销毁、回收机制,有效避免假劣药回流市场。最后,要加大对生产、销售假药犯罪的打击力度,强化司法机关与药监、工商、网监等部门的配合,健全行刑衔接机制和资源共享平台,有效排查利用网络途径实施的药品犯罪。
黄成同时建议,应当加强司法、立法、行政之间的联动关系,全方位多层次地保障药品使用安全。就司法和立法部门而言,应进一步完善法律规定,保证执法机关依法正确把握药品安全类犯罪情节认定标准。充分发挥检察机关的监督作用,建立自上而下的督办机制,第一时间进行指导协调,并依托执法司法信息共享平台,定期梳理线索,建立各机关部门快速、有效地长效合作机制。就行政和司法部门而言,可以完善行刑对接平台,提高行政执法人员的相关法律意识,关注司法实践中办理药品安全犯罪对证据的相关要求,提高取证的针对性、有效性。司法机关与行政执法部门要加强互联互通,完善犯罪线索和赃证物移交等制度,形成打击合力。(文中除刘珮露、黄成、燕帅外均为化名)
(摘自《方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