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老兵的电影记忆
2016-10-22张弛
张弛
偶然的一个机会,参加了北京电影节的两次聚会。令人颇为尴尬的是,我这个青葱时代对电影如数家珍的老男人,听到现在青年人喜欢的《白雪公主》《海底总动员》《野兽与美女》之类的电影名字,已经连一句话都插不上了。
小时候最感兴趣的事
我五六岁时有一段是住在电影院里的。1950年代末,部队倡导随军家属回乡劳动,母亲带弟弟回到农村。在省军区俱乐部工作的父亲,便带我住到了电影院楼梯间的一个小房子里。
那是我童年时代最快乐的一段时光,每天写完父亲教会的生字,便钻到剧场里看电影。那些表现打仗、抓特务的电影:《南征北战》《平原游击队》《林海雪原》《国庆十点钟》《羊城暗哨》《上甘岭》《地道战》……我不知道看了多少遍。由于看得次数多,有时看着看着就睡着了,观众走光了也不知道。父亲忙完他的事,才到漆黑一团的电影院里一排一排地找我。后来,他让我尽量坐到楼上一个包厢式的小角落里,便于他寻找。
《小兵张嘎》是孩子们最难忘的一部电影。大院里的小伙伴常扮演其中的角色罗金保、张嘎子、胖墩,还有胖翻译官。那些剧中的台词,我们可以大段大段背下来,连嘎子和胖墩的吹牛、打赌、摔跤、对白的语气都模仿得惟妙惟肖。胖翻译摇头晃脑地说:“别说吃你几个烂西瓜,老子在城里吃馆子都不问价!” 张嘎子随即用木头手枪顶住他的腰:“不许动!”抗日小英雄的机智勇敢在我们幼小的心灵里打下烙印。
回想起来,我对中国革命和战争的历史认知,大都是从这些电影上启蒙的。它使我从小萌芽的人生理想,就是长大后去当兵,当英雄。
看电影也有难受的时候。朝鲜电影《卖花姑娘》曾牵动无数观众的心,花妮、顺姬两姐妹的悲惨命运让所有观众泪湿衣襟。一部电影让所有人流泪,这是我看电影经历中绝无仅有的一次。鲜为人知的是,这部电影的编剧是金日成、导演是金正日。当时放这部片子,是全天24小时循环放映,放映员歇人不歇片,风靡一时。
《柳堡的故事》是我看的第一部爱情电影,陶玉玲扮演女主角“二妹子”,后来知道这是她第一次走上银幕。电影插曲《九九艳阳天》,那优美的旋律一听就忘不掉。有一次在家里哼哼,被父亲听到了,他告诉我:“这个电影不让放了,说是靡靡之音,作曲是八一厂的,咱山西人。”话虽这么说,我感觉父亲对这种说法并不以为然。后来我知道,给这个电影作曲的名叫高如星,“文革”中遭到批判,肋骨被打断插进了肺里,感染化脓而癌变,命运很悲惨。
看“批判影片”成了显摆的资本
实际上“文革”还没开始,很多电影就已经开始遭受批判了,不光有《林家铺子》《早春二月》《舞台姐妹》这些表现解放前生活的片子,还有《红日》《逆风千里》《海鹰》《野火春风斗古城》等反映革命战争的片子。所谓“批判”都是在报纸上,在军区大院的露天放映场,并没有什么批判活动。那时候年纪小,也看不出影片中哪些地方是反党反社会主义的。我住在军区大院,看“批判电影”的机会多,反倒成了向同学们显摆的资本。
真正让我感到确实“反动”的电影,是在1971年看的日本电影:《啊,海军》 《山本五十六》《日本海大海战》。3部电影连续看了八九个小时,是带着午饭去看的。电影讲述了日本偷袭珍珠港、中途岛航母大战等著名战事。据说干部看了要开会批判。日本海军大将山本五十六在影片中被描写成一个稳重慈祥、处事刚毅的老人,反对与美英开战。他最后被任命为总司令,筹划偷袭珍珠港。后来在视察时,电码被美军破译,座机被击中,坠落在荆棘丛中。影片中铺天盖地的飞机,航母对炸,场面宏大,细节逼真。这对于看惯了样板戏、儿童团抓特务的中国观众来说,完全是另一种感觉,非常震撼。
“文革”中好像没有国产影片问世。阿尔巴尼亚的《宁死不屈》、南斯拉夫的《瓦尔特保卫萨拉热窝》,印度的《流浪者》等,是少数可以放映的外国影片,还有苏联的《列宁在1918》《列宁在十月》。剧中瓦西里夫妇的对白:“面包会有的,牛奶会有的,一切都会有的”,常被用来鼓励同伴;男刺客在列宁演讲之后的呼喊:“大家不要挤,让列宁同志先走!”也被用来在拥挤场合开玩笑。“文革”后,放映了一批日本电影《望乡》《人证》《生死恋》《追捕》,让栗原小卷、高仓健、中野良子等日本影星红遍中国大陆。
我印象中在报纸上对一部外国影片展开批判,是1974年意大利导演安东尼奥尼拍摄的大型纪录片《中国》,被指责以恶毒的用心丑化中国。实际上,影片并没有公开放映。那是我入伍的第二年,刚调到机关搞报道。组长看了报纸,鼓动我也写一篇。我说,这片子还没放映过,咋写?我也不能抄呀!其实,那时的所谓批判就是互相抄,“小报抄大报,大报抄‘梁效(北大、清华两校写作组)”。而我只是不想抄人家的,倒不是有什么见识。直到2004年,这部影片才在北京电影学院放映,算是给安东尼奥尼平了反。我庆幸当年没有给自己造成遗憾。
父亲和我都当过放映员
父亲1950年入伍,本来是奔着抗美援朝去的,没想到却分到省军区当了电影放映员。后来当俱乐部主任,还管放电影。1969年,中苏边界一度剑拔弩张,他被调到内蒙边防准备打仗。从部队转业后,又转到了省电影放映公司。两次面临战争,不惧;一生平凡岗位,无悔。让我佩服的是,在放映员这样平凡的岗位上,他居然荣立了二等功——在北京军区范围内,他创造了单位时间巡回放映场次最多的纪录,还为基层官兵修电器、寄信件、代购物品,赢得了赞誉。立功的事,父亲从未讲过,直到他临终前,家人才看到收藏的立功喜报。
我在部队的第一个干部身份,也是放电影,团的放映组长。但我实际上干的是写报道。放映组长只是兼职,天天带着电影组出早操,围着干涸的乌拉泊河滩跑一圈;每周团里放一两次电影,我帮着挂幕布、搬设备,还负责通知退休老同志。《解放军报》上登过一篇报道叫《等一等炊事员》,说的是,放电影前,领导提出等一等炊事班收拾碗筷的炊事员,从小事看官兵关系。我看了不由得后悔,这种事我怎么就想不到呢?endprint
有一次,我和电影组的同志去给外出施工的连队放电影。从乌鲁木齐到巴轮台,小车跑在颠簸的戈壁滩上,我们怕把放映机颠坏了,就抱起来放在自己的腿上,六七个小时一直抱在怀里。到了施工连队的住地,先在电杆上挂好幕布,然后到炊事班去帮厨。新疆的天黑得晚,晚上10点才能放电影。放映员给连队放电影,我便去哨位上,把哨兵换回来看电影。记得那天一口气放了3部电影,我站岗一直站到凌晨4点。3部电影中有一部是陈冲的成名作《青春》,我当时没顾上看,是后来补看的。
我的科长曾写过电影剧本
我调进乌鲁木齐军区《战胜报》社当编辑时,不到24岁。刚在一版发了一个整版的通讯,有一种井底之蛙的得意之感。很快听说,坐在我对面的编辑科长李西林,24岁已经写出了电影剧本《昆仑铁骑》。这让我那颗骄傲的心一下子冷静下来,知道了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粉碎“四人帮”后,“文革”前拍摄的电影一下子解禁了,但人们的思想一时并没有解禁。记得一次放《女篮五号》,团政委边看边说:“都是女人的大腿,晃来晃去,让战士们看了不好。”“文革”中遭到“四人帮”封杀的电影《创业》,由于编剧张天民奋起抗争,得到毛泽东批示但并未公映,“文革”后成了反击“四人帮”的第一战役,名声大噪,风光一时。
一批新影片如雨后春笋般冒出来,白桦写的《今夜星光灿烂》,张瑜演的《庐山恋》,刘晓庆演的《小花》,一时脍炙人口。记得还有一部电影名字叫《恶梦醒来是早晨》,反映出天亮了、解放了的心态。那时候,军区机关每周发电影票。每到星期天,乌鲁木齐青年路的人行道上,都是携家带口去看电影的人,一幅喜悦的景象。
我还记得香港电影评论家何达的一次演讲,是军区文化部邀请来的。那是我第一次近距离接触电影人。新疆的寒冬腊月,他竟然只穿一条单裤。何达说,就是因为到新疆,才听从劝告穿了一条单裤;在香港,一年四季只穿裤头和T恤。他说,自己40岁时像60岁,而60岁时像40岁,诀窍就是每天跑步、洗冷水澡。
让我更惊讶的是,何达每天至少看一部电影,天天写影评。他说,香港人是看了影评,才走进电影院看电影的。猛一听,我对他的工作好羡慕。但又听他介绍,每次看电影都要边看边在纸板上默记要点,回家马上写影评。细一想,这活儿比我们干新闻还紧张。
想起何达,我不知道今天还有没有影评家?网上最繁荣的是明星绯闻,很少看到电影批评了。
粉碎“四人帮”之后,中国电影的泰斗级人物夏衍曾在报上说过一句话,希望繁荣电影创作,将来能够一周出一部电影。如今,夏公的愿望早已实现了。时下中国电影市场,一周何止一部新片?问题是,电影倒是繁荣起来了,然而像我这样年纪的人,却很少走进电影院了。是电视、网络的冲击,还是电影题材的退化,仰或兼而有之?是我离开了电影,还是电影疏远了社会,我没想明白。
今年4月,在北京电影节的研讨会上,见到香港著名的电影演员、导演、制片人黄百鸣。他拍过《家有喜事》《搭错车》《叶问》等诸多影片,算是业界领军人物。他认为,现在是拍喜剧电影最好的时代。经过几十年春晚的熏陶,喜剧已经成为电影的主要类型, “80后”“90后”成为主要的观影群体。黄已70高龄,穿着休闲上装、白西裤、黄皮鞋,看起来不到50岁,还有如此年轻的心态,令人钦羡。我突然意识到,喜欢不喜欢看电影,尤其是喜欢不喜欢看喜剧电影,反映一个人的心态。因为,如今看电影的社交性需求,已经大大超越审美性需求。
其实,喜剧并不好拍,卓别林的幽默带给我们含泪的思考,而时下一些戴着喜剧帽子的“穿越”闹剧,笑过之后只有茫然。作为一个老兵,我更希望看到更多的崇尚英雄的时代正剧——今天的年轻人,并不缺少娱乐,而是缺少思考。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