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FZ/T 12001—2015 《转杯纺棉本色纱》新旧标准的比较

2016-10-22李悟

中国纤检 2016年8期

李悟

摘要

对FZ/T 12001《转杯纺棉本色纱》新旧标准的有关内容进行了认真比对、解析,使相关企业及检验人员对新标准的修订有更清晰的认识和理解,希望对新标准的具体实施有所帮助。

关键词:气流纺;转杯纺;棉结;标准变化

为了尽快适应国际、国内市场经济需要,我国对历时10年的FZ/T 12001—2006《气流纺棉本色纱》进行了补充、完善和修改,于2015年7月14日发布了FZ/T 12001—2015 《转杯纺棉本色纱》新标准,并于2016年1月1日正式实施。新标准体现了我国纺织行业日新月异的发展需要,也更体现了产品质量和消费水平在大幅提高。本文解读新标准的变化,帮助读者更具体地认识新标准。

1 标准名称的变化

标准名称由《气流纺棉本色纱》变成了《转杯纺棉本色纱》。其实气流纺也叫转杯纺,它的这种纺纱方法是1950年以后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纺纱方法,属于自由端纺纱,初时主要用气流,中国就称为气流纺纱。在纺纱时,由于通过转杯高速转动凝聚单纤维而又称为转杯纺。新标准采用转杯纺称谓表达上更形象。

2 范围变化

2.1 适用范围变化

新标准在适用范围上有所扩大,由原来的“分类、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和包装”变成了“分类、标记、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和包装”,增加了“标记”这一重要内容。以此说明转杯纺纱在服用性能上有更明确更高的要求,这与转杯纺纱已成为牛仔布、针织内衣和许多其他产品的首选纱线密切相关。

2.2 适用性

新标准适用性的描述由原“适用于鉴定气流纺棉本色纱的品质”,变成了“适用于转杯纺棉本色纱”,寓意有所不同且直入主题。

3 产品分类及标记

新标准强调转杯纺棉本色纱只以线密度分类。删减了旧标准中线密度的定义和繁多相关的计算公式,使人耳目一新,便于理解和掌握。

新标准规定转杯纺棉本色纱原料棉代号为C,起绒纱代号为Q。改变了旧标准中气流纺棉本色纱的原料代号为C,写法为C100%的规定。增加了转杯纺棉本色纱在标记时,原料代号在线密度前标明,起绒纱则在线密度后标明的说明,旧标准里没有。起绒纱是捻度相对较低,但是配棉等级稍高的棉纱。新标准增加了起绒纱的代号,顺应了市场的需要。

新标准确定转杯纺以“OE”表示,并标记在原料代号前面。比如转杯纺棉本色纱起绒纱线密度27.8,应写为OE C27.8Q,此条例的出台彰显了新标准的有规有据,信息明确。

4 要求变化

4.1 项目

(1)新标准技术要求在线密度偏差率、线密度变异系数、单纱断裂强度、单纱断裂强力变异系数、条干均匀度变异系数、千米棉结(+280%)、十万米纱疵七项指标中进行评定。

(2)旧标准中是单纱断裂强力变异系数、百米重量变异系数、条干均匀度、十万米纱疵四项中最低的一项作为评优指标,单纱断裂强力变异系数、百米重量变异系数、条干均匀度三项中最低的一项作为一等、二等评等指标,而单纱断裂强度、百米重量偏差是在单纱断裂强力变异系数、百米重量变异系数两项指标原评定的基础上顺降一个等级,是顺降指标。

(3)新标准增加了千米棉结(+280%)指标。棉结是棉纤维纠缠而成的球状小结,大多数棉结是未成熟纤维,一般因轧棉过程和纺纱时开清、梳理不当而产生,牵伸过程也可能形成棉结。棉结一部分包覆在纱条内部,一部分则露在纱条的表面,棉结会造成外观疵点,影响织物的外观。棉结粒数的多少,对转杯纺棉纱质量的品等密切相关,棉结主要影响成纱条干、成纱强力及捻度,在织造时会造成布面疵点,影响染色。

转杯纺棉结的控制,需要纺织企业改进工艺,从人、机、料、法、环全过程控制切入,在配棉、操作、维护、管理等方面进一步优化,提高纱线质量减少棉结的产生。

4.2 分等规定

(1)新标准规定同一原料、同一工艺单连续生产的同一规格的产品作为一个或若干检验批。旧标准是指同品种一昼夜的生产量为一批。新标准中的“同一工艺单连续生产”一词极为重要,确定清楚、分工明确,绝不可忽视。

(2)新标准产品质量的等级指标分为优等品、一等品、二等品。低于二等品指标者为等外品。旧标准里的品等分为优等、一等、二等,低于二等品指标者为三等。

(3)旧标准的顺降指标亦只是在单纱断裂强度、百米重量偏差都超出范围时顺降一次,降至二等为止。

4.3 技术要求

新旧标准技术要求分别见表1和表2。

以上表格技术要求的提高和变化,尤其是新标准在起绒纱、机织用纱、针织用纱的性能区分,完善了产品质量的合理要求,增补了千米棉结(+280%)作为判定品等的新项目,及时预防了棉结在转杯纺生产和加工及日后生活的不利影响。同时,新标准明确了取样的数量和试验次数,便于企业间相互统一、相互协调、相互比对。

4.4 取样数量和试验次数

抽样数量与试验次数的设置,关系到所抽取的样品具有代表性与合法性,合理设置抽样数量与试验次数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新标准对取样的数量和试验次数的明确,增强了检验检测工作的规范性和可操作性,使检验检测的结果准确科学、真实有效,具有可比性。

5 结论

新标准一是随着时代科技进步的要求与时共进,与世界同步;二是在原有的评定项目中提升与完善;三是着重强调了标识在试验及相关工作中的重要性;四是进一步规范了取样的数量和试验次数。

这些变化的改变首先要对人员和设备、材料有一定程度的要求,更是进一步突显了我国纺织产业发展的巨大变化,高品质、多样化的纺织品市场经营模式日益繁多,规范更具有时代性,它要求标准的内容更应科学合理、层次分明、条理清晰、通俗易懂、便于领会、方便实用。总体来说,新标准的要求更加符合科学技术进步的行业发展需要。

(作者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纤维检验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