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控制棉花“异纤”含量的方法探讨
2016-10-22朱晓刚朱永强
朱晓刚+朱永强
棉花“异纤”是指混入原棉中的非棉纤维和本色棉纤维,如化学纤维、毛发、丝、麻、塑料膜、塑料绳、染色线(绳、布块)等。由于“异纤”具有与棉纤维同样轻、细、小的特点,生产加工皮棉时很容易吸附在皮棉内,且纺纱时难以清除,往往被包卷或附着在纱条上,使条干不均匀,棉纱的棉结和杂质粒数增加,强力下降,断头率增加,降低生产效率;织布时,断头率增加,布面质量下降;染色时,因着色不同,印染效果不理想,影响布的外观。
“异纤”问题是困扰着纺织企业的难题,为减少“异纤”对纱和布质量的影响,棉纺企业不得不组织专人在棉花投料前将棉包逐包开松撕扯,逐根挑拣,同时在纺纱的各道工序也加大防丝捉疵力度,为此棉纺企业付出了高昂的代价,使生产成本大增。尽管如此,也无法完全扼制住“异纤”的危害,漏拣“异纤”的情况依然存在,客户投诉退赔事件时而发生,使生产经营和效益都受到极大影响,所以棉花“异纤”控制工作既是生产成本控制的重点,又是质量控制的难点。
棉花“异纤”控制方法
要做好“异纤”控制工作,首先要弄清原棉“异纤”含量状况和产生途径,然后对症下药。棉花“异纤”源头控制。对混入原料内的毛发、线头、塑料丝、塑料片等主要“异纤”都是在采摘、摊晒、包装、收购过程中混入籽棉的,所以棉花“异纤”源头控制是“异纤”控制的重点和最有效的方法。棉花“异纤”源头控制主要有三个途径:收获环节控制、收购环节控制和加工环节控制。
1.棉花收获环节控制。包括采摘、摊晒和运输时的控制,主要依靠棉农来完成。我国棉花生产者多,小、弱、散的现状决定了棉花采摘主要依靠人工。这就要求棉农在摘拾棉花时,首先要戴好帽子或头巾,将头发严密遮住,防止落发混入籽棉中,采用棉布袋或竹筐盛装棉花,杜绝使用化纤编织袋,发现农膜、塑料丝等异性纤维随时剔除;其次是不在地面摊晒棉花,不在易产生异纤的物品上摊晒,防止狗、猫、鸡、鸭等动物进入摊晒的棉花中;第三是在运输棉花时,用棉布包包装棉花,并严密遮盖,防止异物混入。兵团的大多数企业在此环节做得是相当到位的。
2.棉花收购环节控制。主要依靠棉花收购、加工企业来完成,首先要求工作人员和棉农进入收购区时,戴好工作帽,发不外漏,避免落发混入棉花中;第二,棉农交售棉花一律使用白色棉布包,不用化纤绳和有色线绳扎口,严禁使用化纤编织袋;第三,棉花倒垛时,逐包挑拣“异纤”,含“异纤”特别多的棉花,要单独存放,单独挑拣或拒收。
3.棉花加工环节控制。加工环节“异纤”控制主要分三步:第一,加工前安排专人对预轧籽棉喂花口挑拣籽棉,有条件的实行移垛管理;第二,籽棉预轧喂花时,做到随时挑拣,尽量避免夜间加工,以保证质量;第三,企业在轧花时最好能上一整套籽棉异纤清理机用以优化轧花工艺,加强棉花杂质、“异纤”清排力度,把好棉花加工质量关。
棉花“异纤”控制有效径
1.加强植棉单位宣传教育,规范“异纤”标准。在棉花采摘季节,棉花加工企业要深入棉田、棉农家中广泛宣传棉花“异纤”的危害及控制方法,并协助棉农做好这项工作,形成人人认识“异纤”、人人防范“异纤”的良好习惯。棉花收购期间,棉花加工企业要主动联系棉纺织厂,共商棉花“异纤”控制大计,棉纺织厂要把一定的人力、物力、财力投入到自己锁定的供棉企业,共同制定“异纤”控制标准和控制措施。全国根据各厂生产需要制定的标准很不统一,使棉花加工企业在“异纤”控制时感到无所适从,所以建议国家要出台全国统一的棉花“异纤”控制标准,作为棉花定级定价的依据之一,所有涉棉企业共同遵守。
2.采用利益驱动原则,调动“异纤”控制的积极性。棉花加工企业要有切实可行的“异纤”控制标准,在棉花收购时,不仅要认真检验棉花的颜色级、长度、回潮率、杂质、衣分等质量指标,还要认真检验棉花的“异纤”含量,对超过或低于控制标准的棉花,实行价格扣补,充分调动棉农挑拣“异纤”的积极性。
3.加强“异纤”控制,打造企业品牌。“异纤”控制新理念强调既要保证棉花质量满足用户要求,又要把生产成本降到最低限度,找到其最佳结合点是当前所有涉棉企业的奋斗目标。创造无“异纤”品牌是棉花加工企业和棉纺企业发展壮大的必由之路,无“异纤”并不是要求棉花或棉纱中无一根“异纤”,事实上做到这一点是不可能的,只是要求棉花或棉纱的“异纤”指标能满足客户需求,做到“异纤”质量零投诉。棉花“异纤”控制是一项艰巨的系统工程,要做好这项工作,必须搞好“异纤”源头控制,从根本上降低“异纤”的危害。总之,棉花“异纤”控制工作任重而道远,只有各环节紧密配合,群策群力,齐抓共管,才能以较低成本打造无“异纤”产品品牌,使企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作者单位:朱晓刚,新疆巴州纤维检验所;朱永强,新疆巴州冠农棉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