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央企合并重组要汲取教训

2016-10-21冯立果

董事会 2016年4期
关键词:民营企业中央商业

冯立果

第一阶段央企合并中,八九十家中央企业被合并进其他企业,可能有的合并案例比较成功,但是有相当多的合并效果并不好,主要是合并后不改革、合并后不重组。新阶段的央企合并重组,不要一味地推进现有企业的合并重组,最好能把过去的“夹生饭”好好消化一下,不成功的再拆开也可以。

如果说2003-2010年的七八年间是中央企业合并重组的第一个阶段,那么从2015年开始,中央企业的合并重组则可能进入了第二个阶段。仅仅2015年内,国务院国资委就推动了六对中央企业的合并重组。据报道,更多的中央企业合并重组正在酝酿推动之中。无论在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里,还是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22号文)中,合并重组都不是国资国企改革的主攻方向。但现在如火如荼地开展的央企合并重组,必须吸取过去第一个阶段的教训,防止几种错误的倾向。

中央关于国资国企改革的顶层设计中,明确提出国企改革要分类推进,特别规定了公益类和商业类(包括商业一类、商业二类两种)国企的不同改革思路。这就要求央企合并重组,不能简单的“合并同类项”,而是要先分类、再考虑重组。比如一些中央企业既有国家物资储备的公益性业务,又有完全竞争的商业一类业务。2014年中国华孚贸易集团并入了中粮集团,表面看它们都是粮油副食品业务,但其实华孚贸易集团的主业是储备糖、储备肉和副食品流通,公益性业务居多,而中粮集团虽然也有储备粮、储备油业务,但主业是完全竞争的商业一类;两个公司的合并重组会让中粮内部的公益类和商业类业务更加复杂,实质性重组和下一步的中央储备物资体制改革也更加困难。

中央企业都是国务院国资委代表国家控股,决定哪几个企业合并重组是控股方的权利。但是,中国国有企业的合并重组真要有这么简单就好办了。中央企业都有规范自己行为的“条条”体制,地方国企都有规范自己行为的“块块”体制,尽管都是国有企业,合并重组也并非有领导人批示、部门命令就能完成。2005年中央决定推动鞍钢集团和本钢集团合并,但十年来“条条块块”的体制性障碍并不能消除;同样在2005年武钢和柳钢的合并,也于十年后悄然“离婚”。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利益追求和约束条件,能使双方利益共赢的合并重组才能持久。

要多一些“效率导向”,少一些“规模导向”。第一阶段央企合并浪潮中,主要采取“规模导向”:三年内不能进行业前三名,就会被强制重组。于是许多中央企业开始大规模并购,规模急剧扩张,但内部资源配置、公司治理结构、企业竞争力并没有根本好转,甚至更差了。中央对国有企业发展的三个要求(做强做优做大)中,做大是最容易的,下命令发文把几个公司合并起来,马上就能诞生一个世界500强级别的公司,这种拉郎配、凑规模、强行推动的合并重组要不得。

合并重组不成功的也要敢于再拆开。第一阶段央企合并中,八九十家中央企业被合并进其他企业,可能有的合并案例比较成功,但是有相当多的合并效果并不好,主要是合并后不改革、合并后不重组。原来的中国种子集团并入中化集团后,仍然采用总经理负责制,同时种子业务和化肥、石油业务之间并没有协同效应,种子领域的国家战略也考虑较少。原来的中国唱片总公司先被并入诚通控股,后又收归华录集团,无论被哪个企业合并,中国唱片总公司的业务与其他企业的业务之间都很难融合,其体制改革也被合并重组所掩盖、拖延。新阶段的央企合并重组,不要一味地推进现有企业的合并重组,最好能把过去的“夹生饭”好好消化一下,不成功的再拆开也可以。

2010年国资委推动成立了“中央企业电动车产业战略联盟”,弄了16家央企参与,地方国企、民营企业一个都没有,结果联盟内部由于利益分歧而不了了之。要吸收这一联盟的失败教训,多一些开放性思维。另一个是“央企→地方国企→民营企业”的收购顺序相对容易,反过来则很难,甚至几乎不可能。中央现在也提出,民营企业可以在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中控股,但现实中还没有一家民营企業收购或控股中央企业。对于有一些“僵尸化”的中央企业,能不能找一个行业内优秀的民营企业来并购重组呢?应该也是可以的。

要搞好合并重组,更要搞好公司治理结构。无论在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中,还是中央22号文中,完善公司法人治理结构都是国企改革的重点内容,比如重点推进董事会建设,规范董事长、总经理行权行为,切实解决一些企业董事会形同虚设、“一把手”说了算的问题,实行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企业薪酬分配制度,建立职业经理人制度,强化经营责任追求等。在中央强化“阳光央企”要求背景下,搞好公司治理结构比合并重组更重要。

猜你喜欢

民营企业中央商业
2018上海民营企业100强
记录二十年商业社会的风云变幻
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1)
2016上海民营企业100强排行榜
绿建筑的商业姿态
中国商业医疗保险的增长轨道
防止“带病提拔”,中央放大招
关于我国民营企业人力资源开发现状与对策的思考
商业物业经营个股表现
2014上海民营企业10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