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文化根性”的校园文化德育功能建构探析
2016-10-21董贵芬
董贵芬
摘要:工具理性凸显的时代背景致使教育的唯功利主义、学校德育面临重重困境。文化与德育是双向互动的辩证关系,解决德育之困必然需要文化因子的润泽,特别是需要汲取文化传统的精髓。校园文化内隐一定的德育价值。立足当下,汲取文化传统的根性力量建构优秀的校园文化,有助于其德育功能的实现。
关键词:文化传统;校园文化;德育功能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47-0044-02
一、文化根性的意蕴
(一)文化根性的界定
“根性”一般是指事物的本质和本性,具有最稳定、最持久、最显著的特征,因此在词源层面上讲,文化根性即文化的本质和本性。以历史演进的角度为切口,本文的论证基点“文化根性”是指中国文化传统伦理精神的价值取向和“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
(二)文化根性——文化传统的价值再发现
文化传统是中华民族得以延续、发展乃至繁荣的精神源泉。文化传统不仅仅具有历史价值,它同样具有现实意义与实践品格。然而,在当今这个“唯经济至上”的时代,它的价值未得到应有的重视。道德危机是当今时代的“产物”,亦是人类自身发展的“拦路虎”。因此,探索合理有效的途径,解决道德困境势在必行。面对现实问题仅仅从当下这一单纯的维度思考,所形成的对策难免具有片面性与狭隘性。笔者认为,基于现实亦能超越当下是解决当前困境的一种视角。此处“超越”具有两层深意:其一为“重视传统”,其二为“展望未来”。其中“重视传统”是其根基,亦是本文探讨的重点。正确地理解文化传统是挖掘其价值的前提。既为传统,在于其横跨古今的强大生命力,又得名于其辐射世界的强大影响力。因此文化传统对于人类的价值意义不容忽视。谈及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必然绕不开中国传统哲学的精髓。据宋志明老师的见解,可将中国哲学的精神概括为:自强不息;实事求是;以人为本;辩证思维;内在超越;有容乃大。这样一种精神是渗透于中华文化“血脉”之中的,促使中国文化基本精神的形成。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是伦理精神,浓厚的伦理精神贯穿中国文化几千年,特别是“伦理本位的文化精神直接导致了重义轻利的社会价值取向,植根于传统文化伦理精神,所以历史上中国人在基本的价值观上强调先义后利,义贵于利,义高于利,一切追求都放在伦理道德的标尺下衡量。”中国文化传统重视“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中国文化“以人为本”的传统在先秦时期就已经开始形成了。儒家文化提倡“仁者爱人”的人本主义。《大学》在开篇写道:“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作者在这里以简明的语句点明了“以民为本”的观念。道家强调“道大、天大、地大、人亦大”的人生哲学。当然,中华民族的文化传统具有两面性,因此采用“扬弃”的态度与方法尤为重要。任何文化传统都需要经过现代性的洗礼,这是一种文明发展的必然。因此,“重义轻利”的社会价值取向在当今社会应体现为弱化工具价值,凸显本体价值;抑制功利主义,彰显道德情怀。“以人为本”的人文情怀在当代应体现在把人当做目的而非手段,以人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二、校园文化内隐德育价值
(一)文化与德育同源共流
1.文化与德育指向一致。文化的内涵具有复杂性,古今中外对它的界定可谓众说纷纭。不同的学派、不同的学科对它的界说也不相同。本文主要从文化的精髓来看,精神价值追求是文化的核心,德育是指向人徳性培养的教育。事实上,教育理论界对于德育的内涵与外延存在着不同的观点和看法。檀传宝的《学校道德教育原理》认为:“德育是教育工作者组织适合德育对象品德成长的价值环境,促进他们在道德价值的理解和实践能力等方面不断结构和提升的教育活动。”[1]班华主编的《现代德育论》认为:“德育即育德,也就是有意识地实现社会思想道德的个体内化,或者有目的地促进个体思想品德社会化。”[2]尽管学者们赋予德育不同的界定,但不难看出德育的核心取向是“促进个体道德自主建构的价值引导活动。”[3]由此可见,文化与德育具有一致的核心价值取向。
2.文化与德育双向互动。文化与德育内核一致,文化与德育不是一种不证自明的单向关系,而是一种相辅相成、双向互动的辩证关系。一方面,文化蕴含德育功能。具体来说,文化具有价值导向功能,通过各种文化因素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培养学生坚定的理想信念等。另一方面,德育具有文化属性。德育是文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因此德育天然具有文化属性,并且利于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三、学校德育困境召唤优秀校园文化
学校教育的功利价值取向导致手段与目的的倒置,学生成为学习的“机器”,为分数所奴役。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在这种功利环境中,学校德育当然找不到它的“安生立命”之处,因为德育与升学无关,与指标评价无关,一切都为考试科目让步,致使学校德育在夹缝中生存。即便学校开设了德育课程,诸多问题也渗透其中。德育与文化是双向互动的辩证关系。文化蕴含德育功能,德育具有文化属性。因此,学校德育在困境之中理应召唤优秀文化,需要文化因子来润泽,故作为隐性德育课程的校园文化的价值应得到重视。
四、汲取根性力量,建构校园文化的德育功能
道德教育的终极追求就是引领人建构一种有目的、有理想的美好生活。人首先是生活在现实中的人,其成长离不开生活环境的滋养。作为学生,校园就是他们每天生活的大环境,校园文化就是他们每天“呼吸”的“人文气”,因此借鉴文化传统之精髓建构校园文化,利于为学生更好地生活创造生长点。
(一)汲取文化传统精髓定位校园文化建构理念
理念决定方向。校园文化的营造需要诸多的实践行动去实现,但如何做,如何营造,需要理念的支撑和思路的设计。理念是内隐建构者价值倾向,理想追求的精神产物。建构者所持有的价值追求不同,实际营造的过程就不同,结果自然千差万别。这是“实是求事”思想的体现。校园文化的特色是历史与现实结合的产物,是学校生命力的彰显,是该学校成为该学校的“安身立命”之本。不同类型、级别的学校应该营造不同的校园文化,自己的才是最具特色的,最具特色的才是具有创造力,最具创造力的文化才能更好地“滋养”学生。因此,校园文化的建构首先立足本学校实际情况,也就是文化传统中彰显的“实事求是”。教育是“成人”的事业。校园文化作为一种教育环境,其营造的价值应该是为校园里的“人”服务的。“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应该是校园文化建构的核心价值追求。此处的“人”不仅是教育者,学习者还有管理者、乃至物业人员,因为文化终归是“人”的文化,各方通力配合是营造最佳文化氛围的必要条件。把每个人当作人来对待是基本的尊重,也是激发每个人潜力的基础,亦是实现每个人意义的保障。“实事求是”是发挥校园文化育人功能的基础;“以人为本”是实现校园文化德育价值的灵魂。秉承二者,引领校园文化建构的方向,益于建构促进学生德性养成的文化环境。
(二)实现内在超越,引导校园空间文化改造。
校园是师生成长、发展的重要场域。如何让教师、学生以及所有相关人员愿意走进校园,需要让校园焕发内在魅力。内在魅力的焕发需要理性审视,自我超越。正如中国文化传统倡导的“内在超越”即引导超于现状的方向,不断超越自我。校园空间文化的营造主要体现在校园整体布局、建筑设计风格、教室设置等方面。传统的空间设计更多地体现整齐划一,庄重威严,教师权威等特点,缺乏一定的靈活性与个性,难以让身处其中的人特别是学生实现心灵自由地徜徉。校园整体布局、建筑风格开放、大气是其具有神秘吸引力的前提。师生都向往自由开阔的氛围,一个大气的校园布局是师生神往的,益于孕育宁静致远的“气息”,利于师生宽广胸襟的修炼。“活动”、“灵便”的教室、自由组合的桌椅,是营造师生平等、自主、积极性、创造力的条件。校园空间文化的德育功能较为隐晦,但却实实在在对师生的认知、情感、态度发挥着潜移默化的影响,值得予以应有的重视与改造。
校园文化的营造,不仅立足当下,亦需回到文化传统中汲取益于当代发展的价值精髓。只有两者结合,才能在一定价值高度上建设优秀的校园文化,使校园文化发挥其独特的德育价值,最终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德性,过有意义的生活。
参考文献:
[1]孙峰.现代德育原理[M].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3.
[2]石中英.教育学的文化性格[M].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2007:286-298.
[3]班华.现代德育论[M]安徽人民出版社,2005:5
[4]朱小曼.道德教育论丛[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