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新课改对语文课堂的促进
2016-10-21梁莹
梁莹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进行,教师们对新课程倾注了极大的热情。只要走进课堂,就能真切地感受到新课程给课堂教学带来的生机和活力。真正把语文课上到学生的心里,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得到发展,是许多语文教师多年来一直苦苦探讨的问题。新课改让语文焕发出灵性。
关键词:课堂;课改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14-0222-01
一、语文课堂人文飞扬
语文是人文性很强的学科,大多数文章都包含着浓厚的感情色彩。所以,我们首先要文本的人文魅力。朦胧素淡的清幽,崔巍峥嵘的奇特,云蒸霞蔚的壮丽,能把读者带进诗的意境,令人视通万里;那些或可悲可壮,或可亲可爱,或可歌可泣,或可哀可叹的人物形象,一个个走进读者的心中,让人去感悟,去思索。
成都市谭红老师教授《我与地坛》,非常注重教学情境的设计,由春节晚会残疾人表演的《千手观音》节目导入,感染学生的情绪,接着一句话切入主题,人生如一盘棋,而有的人一开始拿到的就是残局,该如何面对呢?教者将课前收集的学生预习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类整理,出示几个有梯度的问题:1.我与地坛到底有着什么样的缘分?2.我思考了一些什么问题:(1)关于死的问题; (2)为什么出生; (3)该怎样活。在確定了这些问题情境之后,让学生有选择性的阅读,然后小组讨论,师生交流,学生自由质疑,在师生思维碰撞之时,教者的主体地位凸现,教者恰当的引用泰戈尔名句“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月之静美”,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生死价值观,人的残缺证明了神的完美,从这个意思上说,人人又都是残缺的并阐释它对于我们每个人的普遍意义,要求学生从史领生的人生困境解剖人生精神,从而让学生来谈一谈如何面对人生的波折,并把它概括成为一句话,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交汇圆满的达成了教学任务。为此,语文课堂上,融入人文精神,使学生拥有“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展现“仰天大笑出门去”的豪情,树立“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南西北风”的信念,获得“悟以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的感悟,确立“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故愁苦而终穷”的高尚人格……语文课堂中融入人文,成为新课程教学下铸造学生灵魂的重要手段。
语文学科是滋养人文精神的沃野。新课程下语文教学充分挖掘了人文资源,注重知识传播的同时更注重人文精神的陶冶。具体地讲,就是语文教学用课文中饱含的真善美,帮助学生提高人生境界,丰富美好心灵,塑造健全人格。
二、语文课堂快乐飞扬
爱因斯坦说过:“教育应当使所有提供的东西让孩子作为一件宝贵礼物来接受,而不是作为一种艰巨的任务来负担,”新理念下的语文课堂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温馨、和谐的人文环境,倾注了更多的人文关怀,使学生在语文学习中享受到学习的快乐。
以往的语文教学多是教师不厌其烦地分析讲解,多余的情节分析,繁琐的问题设计,细碎的章法讲解,使语文课堂教学索然无味。《语文课程标准》提倡语文教学应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学中教师应创设情境,引领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通过多种形式的阅读使学生与作者直接对话,并产生情感共鸣,感受作品的情思美感,体验语言的节奏感,音韵感,从而体验其快乐。如执教《雷雨》一课,教师引导学生编排话剧,学生会产生更深刻的情感体验,此时引导学生走进文本,学生能用心灵去体验文本的情感,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使语文课贴近生活。把学生演练课本剧,再现故事情境与融入语文教学,使学生真正感受到在学习语文时,体验生活的情趣。
新语文课堂充满了生命成长的气息,形成师生共同体。语文教学让学生在不断的体验中增长知识,陶冶情操,并在形成完美人格的过程中享受到体验的快乐。 “教学相长”,教师在适应新课堂的过程中也促进了自身专业水平的发展,而新课程对教师专业化要求的提高使教师职业逐渐不可替代,从而提高了教师的职业地位与自尊,建构了教师成长的快乐。
三、语文课堂个性飞扬
许多语文课堂能较好地凸现了语文学科个性和跨学科综合性的统一,使许多学科的融入不仅更好地服务于语文“双基‘的夯实,也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进入新课改,语文课堂更注重因材施教,注重个体灵性的开发,注重个体悟性和理性的开启,使学生个性发展百花齐放。如《论无性造人》一课就克隆人展开讨论:学生能积极思考并参与,甚至很多学生能发表自己的观点,并且谈到了很有价值的一些问题;《再别康桥》让学生创造性地改写,或是写歌,或改编成散文,或演绎故事。《听听那冷雨》中有这样一段文字:“譬如凭空写一个“雨”字,点点滴滴,滂滂沱沱,淅淅沥沥,一切云情雨意,就宛然其中了。”基于这个可以设计一个语文活动,让学生“说文解字”,让学生来解读中国汉字,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致。
语文教学中,教师不再是教教材而是用教材。关注孩子的情操,关注孩子的思想,关注孩子的心灵,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学习不再是填鸭式教学,而是体验式教学,师生建立学习共同体。
新课程呼唤本色的语文课堂。倘若我们的语文课堂真正充满了语文味,那么我们的学生一定能够在丰富多彩的语文天地里,感受语文的无穷美丽,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个性得以发展,人文素养也会因此得以提高。让我们在新课改的引领下,引导学生用生命和情感去重新诠解语文教学的内涵,让语文课堂焕发无尽魅力。
参考文献:
[1]朱慕菊.走进新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