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谈戏曲表演艺术的审美特征

2016-10-21龙建霞

文艺生活·中旬刊 2016年5期
关键词:戏曲表演审美形式

龙建霞

摘 要:戏曲是一种文学、舞蹈、音乐、美术高度相结合的综合性艺术:要想把这种艺术通过演员集中而又真实地展现在舞台上,并能深深地吸引观众,打动观众,实属一件不容易的事。作为戏曲演员首先要在三个方面狠下功夫:一是练就一身过硬的基本功,也就是我们常 说的“唱、做、念、表”,练好这四项基本功是对戏曲演员最根本的要求,也是当一名戏曲演员必须具备的首要条件。

关键词:戏曲表演;审美;形式

中图分类号:J8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6)14-0033-01

花旦,是中国戏曲旦行中的一支,区别于正旦(北方剧种多称“青衣”)、武旦和老旦。扮演的多为天真烂漫、性格开朗的妙龄女子。也有的是属于泼辣,放荡的中的青年女性。影视界所称的“当家花旦”,指的也是善演这样角色的演员,想来是从戏曲中借用的称谓。按照传统来说,青衣在旦行里占着最主要的位置,所以叫正旦,扮演的一般都是端庄、严肃、正派的人物,大多数是贤妻良母,或者是贞节烈女之类的人物。正旦表演上的特点是以唱工为主,动作幅度比较小,行动比较稳重。念白都是念韵白,一般不念散白,而且唱工相当繁重。典型的正旦戏例如《白蛇传》最后的一折《祭塔》,还有孙尚香听说刘备的死讯,到江边去哭祭的《祭江》,《孟姜女哭长城》的孟姜女,《雪梅教子》中的秦雪梅,《春秋配》的姜秋莲,《贺后骂殿》的贺后等都是正旦扮演的。

一、表演的身段之美

戏曲注重的是表演的美,主要是以歌舞表演的方式来表达情感。在唱、念、做、打“四功”中,不论那一功都有由内而外、通过形体来表现情节、表达人物思想感情的外部动作。从最简单的比拟手势到复杂的武打技巧,都蕴含着极丰富的舞蹈动作,这些都称之为身段。

身段要讲协调,其说法有很多。尤其评价某位戏曲演员身段表演优美自如,也就是常说的“身上好”、“漂亮”,前人亦有“三节六合”之说。三节指“以手臂来说,手是梢节,肘是中节,肩是根节”;以腿来说“脚是梢节,膝是中节,胯是根节”;以整个人的身体来说,“头是梢节,腰是中节,脚是根节”。六合,依盖叫天先生说:“手腕与脚腕合,大腿与臂膀合,肘与膝合,上身与下身合,肩与胯合,脚与头合”。按程砚秋先生所说:“将外三合与内三合共为六合,即‘手与脚合,肘与膝合,肩与胯合及心与意合,意与神合,神与貌合”。

这许许多多的“合”,即是说明在做身段过程中,彼此间要合拍、相顾,统一于一个“劲头”,不可相悖。进而也可以看出,戏曲身段协调与否是非常重要的,而且也是大有讲究的。因此,有必要在前人的指引要求下,更进一步把身段表演中这一至关重要的问题理清楚、搞明白。

身段优美自如的一个主要表现方面,在于看动作的各部位之间能否配合得协调有序、妥帖顺畅。这种内外兼修、协调畅达的境界,归根结蒂就是所谓劲与劲之间和劲与形之间彼此配合的关系问题,若配合得体,身段就会顺畅和谐,如若配合得不相一致,那么身段不是僵拙,就是懈散,从而就会造成节奏脱节,相合之象也就无从谈起了。身段中应当相合的方面较多,但从大的根源方向探究,可应归结为以下三个方面:其一是腰、肘、肩、臂、手之间的协调;其次是腰、胯、腿、脚之间的协调;再次是手、臂、肩、肘、腰与胯、腿、脚之间的协调。

二、戏曲的和谐园顺之美

戏曲表演大师程砚秋先生曾说:“戏曲基本上是给观众一种美的感觉的艺术。”因此,在戏曲表演中凡一切“形之于外”的动作,无论它们是从生活动作中直接取来的,还是从自然界借鉴而来的,都必须经过相當大的美化处理——提炼、筛选、变形、规整等等,合乎美学要求,使之充分歌舞化、程式化、装饰化,从而凝练、沉淀成为一种赏心悦目的美化形式。虽然生活真实是艺术真实的基础,但在戏曲舞台上,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却是高度区分开来,这是由于中国总体艺术强调情感因素,重视情感表现的特征,所谓“事为情用”,“以情驭事”,决定了中国戏曲是一项情感大于理智的审美活动。譬如,戏曲舞台上人物的一切情感都可以通过唱、念、做、打来体现,在这里技巧的娴熟与感情的浓郁都成正比例关系。所以,我认为一切出现在戏曲舞台上的形象都应该是美的,即和谐、圆顺的,只是艺术的真实表现手段与方式的不同。

说到传统戏曲的和谐、圆顺之美,又不由让我想提起自己所学之行当——老旦。我扮演过不少不同类型、性格的角色,但我想,无论是《闹钗》中温厚的胡母、《母子桥》中善良淳朴的许氏,还是《雷震天波府》《刘明珠出征》中刚毅豪情的佘太君与刘明珠,它们首先是女人,是母亲,这是人物的共通点,也是我在舞台上诠释这些人物首要的出发点。我从演女人,演母亲的角度出发,以女性间特有的理解沟通与这些和我距离甚远的人物进行心灵的“对话”,舞台成为了接通今古时空的轨道,这其实更是一种情感化了的美学评价,它凝聚了我对生活和人物的全部的真情实感。

参考文献:

[1]付一波.既有行当 更有人物——浅谈戏曲表演艺术[J].艺海,2008(01).

[2]王树连.试谈戏曲表演艺术中的虚拟动作[J].剧影月报,2007(02).

[3]尚小云.略谈戏曲表演艺术[J].当代戏剧,1959(07).

猜你喜欢

戏曲表演审美形式
小议过去进行时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搞定语法填空中的V—ing形式
浅谈戏曲表演艺术的特点
浅谈戏曲舞蹈在戏曲表演中的作用
秦腔司鼓在戏曲表演中的作用
发扬艺术之光,让美术涤荡灵魂
职业中学美术鉴赏课教学探微
现代陶艺教学特点研究
例谈机械能守恒定律几种形式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