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证悟之地

2016-10-21虚弱橙

视野 2016年5期
关键词:时刻表中村佛陀

虚弱橙

我在路边的报摊买了本印度火车时刻表,印得密密麻麻,不过自此以后,既然知道到达每站的时间,坐二等座穿行于大小市镇,也就变得容易了一些。当然,我好像从来没有真的坐到过座位,正如每站实际到达时间从来就不对一样。

印度有二等座的都是慢车,但实在太便宜,让我抵挡不住诱惑,而且通常慢吞吞的夜车也意味着可以省掉一晚上住宿的钱。可是这个晚上,到达Gaya不过晚上十二点半,实在太早,通常我就在站台的石头椅上枕着包睡一晚上,但是这一天我还有两个同伴,一个是荷兰人Remco,后来他成了我非常好的朋友,至今还经常联系;另一个则是个几乎不会说英语的日本人,写下来好像叫中村,不过我也无法确定。中村不管什么情况下笑起来有种不好意思的感觉,让人有种时时刻刻都很勉强的感觉。一行三人走过深夜漆黑镇子,我觉得胆壮了不少。通常而言,我一个人的时候,不是很喜欢在深夜穿过印度无序的小镇。

事情的开始是这样的,我买好了去Bodh gaya——也就是历史上佛陀证悟的地方——的二等座通票,所谓通票指的是不管你上哪辆车,而只规定上下车车站。但是明明已经过了时刻表上今天下午那班车的开车时间,我一遍遍地问各种工作人员,他们都跟我说还没来还没来,别急别急,也说不出个究竟。我端着那本印在草纸上的时刻表,正在琢磨这上面的时间到底是应该怎样换算才能得到准确的列车时刻,Remco凑过来,说他们也去菩提伽耶,列车据说是被前面线路的洪水淹了,确实还没来。而他后面跟着中村,中村带着勉强的笑容,跟我点点头,说他英语说得不好。Remco解释说,他看中村在买票时候,嗯嗯啊啊,满头大汗和窗口里吹着冷气的售票员说不清楚要去哪里,然后bus和train傻傻分不清,实在是作孽。中村比手划脚了半天,Remco终于搞明白他也是要去佛陀证悟之地。

列车到底还是进站了,简直有些出乎意料,但印度这一切也自有秩序——正如西方人看中国人开车一样。所有的当地人仍然面无表情地从尚未停稳的二等座车厢的窗户上车下车。当时我还没学会背着个大包翻窗子的本领,和两个同伴一起老老实实从车厢两端的车门上车。不用说,走门上来的人都不可能会有位子坐。好在我也早就习惯了坐在车厢连接处的地上。可是我上来一看,这次连地上都坐满了。日本小哥脸色已经发白,想必坐惯了新干线的他,因为不会说英语,也是鬼使神差买了张二等座的票。Remco则跟我说,他在泰国的时候,经常看人家坐在火车的车门边沿上,一直想要尝试一下,问我要不要一起试试看。我看车厢里也是闷热难堪,厕所的门又是门闩早已经不知道去哪里、永远关不上的那种,能够坐在一个通风的位置,倒也不坏。

中村此时却正在敞开门也敞开坑的厕所里,靠在滴水的洗手台上,脸色发绿。我们回头叫他一起过来坐着,挤一挤,门口可以坐三个人,至少不用时时刻刻受到印度人排泄物的熏陶。绿脸的中村却仍然挤出一个勉强的微笑,拒绝了我们的好意。我看他满头虚汗,叫他至少出来透透气,他也不知道听没听懂,更加僵硬地笑着。

这趟车开得不快,大概时速也就是60公里左右,坐在车门边缘的地上,感觉好极了。湿热的夜风从脸前划过,再也闻不到车厢里一百多个印度人的汗臭的总和。经过丛林的时候,树木的黑影飞速从眼前掠过,偶尔经过村庄的时候,可以看到零星的灯光。唯一的担忧大概就是注意脚不要卷到车轮子里面去,当然还要注意后面的印度人不要一脚踢在我屁股上,把我踢下去。在深入地讨论了以大于60公里的时速撞到路边固定物体可能对人造成的损伤程度之后,我在一面开阔地,小心地确认了前方视野所及没有任何障碍物之后,抓着扶手把上半身探出了飞驰的列车:一片原野之上,满月就在正空,月光洒下来。列车正在转弯,远处的车头几乎消失在夜色之中。

这个晚上我和Remco聊了很多,其实我们认识才不过几个钟头。我们说到庄子,说到改革开放,说到台湾和大陆,又说到荷兰合法的大麻,说到德文和荷兰文的相近,还说到荷兰的福利社会以及中东难民。他说到他父亲,是个旅行家,去过一百多个国家,从荷兰开车到过巴基斯坦,也曾开着一个沃尔沃小轿车穿过撒哈拉到南非。

其实Bodh Gaya并没有火车站,最近的火车站是13公里外的Gaya站,我们穿过这个无序的小镇,找到了一个小旅馆。我和Remco正琢磨着和老板娘要个三人间,好平摊费用,中村却突然抓过英文的房间价目表,指着Single Room(单人间)说,“One bed”。转头看向我们,脸上仍然是无边无际的勉强夹杂一点茫然。我们又试图跟他解释了一下,三张床在一个房间里要比两个房间便宜一半。他却坚定地说,“One bed is me”。

既然如此,不便强求。我和Remco住了一间,然后轮流洗澡。他脱衣服的时候,从最里面掏出一个拴在脖子上的防水袋,里面是护照和几百欧元还有银行卡,丢在床上就进去洗澡了。后来我问他,为什么要藏这么好,我都放包里的,日常零钱都在口袋里。他说这是他祖传的旅行秘方,以防万一。我想了想,问他要是他洗澡时候我抓起这个跑了,他岂不是在印度呆不下去了。他说他相信我。

第二天早上,我们敲中村的门他还没起来,隔着门道了个别,我听见他说了第四句英语:good luck,我觉得他可能是那个更需要好运的人。一出门,就是一堆突突车涌了过来,问我们去哪里。Remco仿佛又有祖传还价技巧,我便在一边辅助起哄。得知我们要去Bodh gaya,又明显是游客,司机纷纷开出2000卢比的价格。Remco还价说200卢比,我听了一惊,完全不知道這群司机短暂的沉默之后会不会群情忿恨。结果,一个司机迟疑了半秒钟之后,马上说,好啊好啊,跟我来上车。

真的到了菩提迦耶,却也不过是个旅游名胜。佛教在印度中古便已经衰弱,来这里的大多数是周围佛国,尤其是斯里兰卡的信众。人流如织,我和Remco坐在相传是佛陀证悟的菩提树下,都没有说话。如果佛陀曾经在这里证悟的话,作为觉者,这末法时代的景象,人们对于正法的漠然,和基于此生利益的信仰,也定在他所见之中。而他又为什么要让这世界继续向下坍塌呢?古往今来,立下菩萨愿是不是在向一个不可能达成的方向求索呢?

突然一下子,一个斯里兰卡妇女冲了过来,我们还没反应过来,她已经把掉在地上的菩提叶子捡了起来,小心擦拭了几下,攥入怀中,这才抬起头来跟我们点头尴尬地笑笑。我又看到一片叶子飘零下来,正准备起身去接,又走过来一个妇女,问我可不可以让给她。我自然让给了她,这菩提叶于我本非一物,我只不过想拿起来端详一下。于她,却是值得供奉的欣喜。

Remco跟我讲起他父亲30年前曾在这里拍过一些照片,在这菩提树下某个角度如何如何,那时候的游客稀少又如何如何。我帮他按照同样的角度,拍了一些照片,作为这个旅行世家的传承。他要帮我也拍一张,问我想要什么角度,我想了想,说不用了。

年轻的王子悉达多,在被尊为“佛陀”,也就是证悟而成为觉者之前,遍历当时古印度盛行的大小教派推崇的修行之道,却发现这些最终都不是使人离苦之道。而他证悟之地,却是修行的漫漫旅途中每一个地方。

(苏丽娜摘自“一刻”)

猜你喜欢

时刻表中村佛陀
城市轨道交通时刻表调整服务器故障分析及探讨
樱花树下的誓言
令你误车的列车时刻表
来,做个小侦探疏忽的罪证
春·遇见
毛泽东在中村插牌分田
城市轨道交通ATS系统的时刻表同步机制研究
到佛陀的国度旅游
当 下
只要“怀才”,就不会“不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