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改下初中生体育课消极情绪的分析与对策

2016-10-21吴井

体育时空·上半月 2016年5期
关键词:消极初中生体育

吴井

中图分类号:G80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5-000-01

摘 要 在体育课上,时常有学生态度消极,厌学、甚至抵触情绪的现象发生,主要表现为假装生病,借故请假甚至顶撞教师。笔者针对学生的这些行为和心理从几个方面进行了分析,找到问题的根源,对症下药,给出一些对应的策略,希望可以帮助广大教育工作者解决一些实际的问题。

关键词 初中生 体育 消极

一、初中生体育课消极情绪的表现

初中生处在身体发育的黄金时期,适当地参加体育锻炼非常有利于身体的发育。但是在体育课堂上,经常会有为数不少的同学出现消极厌学的情况,主要表现有:上课无精打采,注意力不集中,畏难情绪较大,借故请假较多,完成任务勉强,考核只求及格,课外活动较少参加,没有喜爱的活动项目,怕出汗等,再加上正处于青春发育期,尤其是女同学因为生理性的原因,而忽略了参加体育锻炼对身体的重要性。

二、消极情绪根源探究

(一)初中生体育课消极情绪的内因

1.初中生的心理因素。第一,初中学生的心理特征处于不稳定和不成熟的时期,在体育课中常表现为懒惰,对疲劳的耐受力差,怕脏、怕晒、胆小、怕别人嘲笑等等。在教学中,内向型和抑制型的学生在学习中,若不能得到教师及时的肯定和表扬,对学习体育会产生信心不足,造成自卑和逆反的心理,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受到影响。而外向型的学生易骄傲自满、自高自大,缺乏进取,学习中经受不了失败和挫折,遇到困难和挫折,易产生不良的消极心理。第二,不喜欢体育课的原因由于心理素质差而产生强烈的自卑感,往往过低地低估自己,觉得自己的体育学习能力差,在课中也常出现胆怯、心情紧张不安,缺乏自信,从而影响自己参加体育课的兴趣,也严重的影响体育课教学和学习的效果。

2.初中生的生理因素。身体素质,运动能力也是造成初中生体育课消极行为的主要因素。认定自己的运动能力差,身体素质不好,从而不喜欢上体育课,这也成为他们提高运动能力的一大障碍。改变学生这种心态关键就在于有一个主客观的环境。一方面,教师要鼓励学生积极地进行自我克制和自我暗示,减轻心理负担;另一方面,体育教师应该为学生创造一个良好的课堂环境。

(二)初中生体育课消极情绪的外因

1.“应试教育”“重文轻武”思想作祟。学校教育在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下,“应试教育”占学校教育的主导地位,由于以成绩论英雄,许多学校的领导将学习成绩看得无比重要,使学校教育的工作重心偏向于智育教育,体育在学校教育受到了严重削弱。“重文轻武”的传统教育观对我国家庭教育的影响极大。他们不顾一切让子女升学、成才,对子女的文化课学习提出很高的要求。这种重视智力轻视体育的传统观念的错误影响着学生,对学生的体育参与产生了消极的作用,使许多学生对体育失去了兴趣。

2.家庭教育影响。现在的孩子在家都是小皇帝,被娇生惯养,好吃懒做的坏习惯,导致身体素质急剧下降,“小胖墩”比比皆是,一些简单的素质练习都完成不了,回家还要抱怨,有的家长就会心疼的不得了,竟然想老师申请让孩子少参加体育锻炼或者不参加体育锻炼的要求。单亲家庭的孩子情况就更为复杂,可想而知,这样环境下生活的孩子未来是怎样。

3.现代网络游戏的危害。当今社会,网络科技发展迅速许多青少年沉迷于网络游戏的虚幻世界里,整个精神都被五彩缤纷的情节吞噬。资料显示我国目前的游戏主要以打斗暴力为主要内容,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他们的健康,昼夜盯在电脑前,影响健康,摧残身体。

三、初中生体育课消极情绪的对策

(一)思想教育

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加强对学生的目的教育,帮助学生纠正认识上的偏差,端正学生对体育课学习的态度,树立正确的健康意识,形成良好的学习动机,促进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培养学生的终身体育意识和正确的体育价值观。

(二)以身作则,身先士卒

有的教师在上课的时候,总是指挥学生这样做,或者安排学生做那样的练习,一副命令的口吻,高高在上的样子。学生嘴上不敢说。我们学校对体育老师的要求就是与学生一起做练习。其实教师有很大的吸引力,学生也希望在老师面前不经意地展示自己,得到老师和其他同学的认可,以满足自己身体和心理的需要。

(三)揣摩学生心理,和同学们做朋友

初中生,处在一个半幼稚、半成熟的时期,是独立性和依赖性,自觉性和幼稚姓错综复杂充满矛盾的时期,所以这个时期孩子的心理很难揣摩,但是要想走进学生的心灵,做他们的朋友,就必须做到“察言观色”,通过学生的行为表现,迅速地做出反应,明白学生的内心需求和变化。

(四)自觉提高自身业务能力

体育教师的业务能力包括很多,在这里涉及到的教育教学能力,在努力学习新课程标准的同时,加以认真落实,从个体差异,身体健康水平,身心理需要等多个角度认真研究学生,合理地选择教材,精心设计教学流程,在教学方法上下功夫,在教学过程中穿插一些有趣的游戏和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学生从网络世界中吸引出来。

四、结论

新课改正在如火如荼地进行,新课改的理念要求我们:坚持“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激发运动兴趣,培养学生终身体育的意识;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关注个体差异与不同需求,确保每一个学生受益。

没有教不好的学生,只有不会教的老师。解决学生在体育课上的消极厌学情绪,需要找到问题的根源,知道学生的内心需求,优化教学设计,从根本上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让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让每一位学生都得到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 崔雅玲.浅谈培养学生体育兴趣[J].学校体育.2001.5.

[2] 季浏,符明秋.当代运动心理学[M].西南大学出版社.

[3] 蘇坚贞.对体育教学思想的思考[J].贵州体育科技.2001(01).

[4] 刘平.不喜欢体育的中学生致因分析[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1997.6.

猜你喜欢

消极初中生体育
从消极隐私保护到积极隐私保护:元宇宙中的隐私风险及其治理进路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发明与创新·初中生》征稿啦!
初中生作文易犯的“十大病”
2016体育年
我们的“体育梦”
男才女貌:大学老师娶个初中生
家庭教育:你种的是积极树还是消极树?
“消极保护”不如“积极改变”
论消极治理与农民上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