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羽毛球运动技战术核心制胜规律的研究分析

2016-10-21李利

体育时空·上半月 2016年5期
关键词:技战术羽毛球分析

李利

中图分类号:G847 文献标识:A 文章编号:1009-9328(2016)05-000-01

摘 要 本文详细的探讨了羽毛球运动技战术核心思想的制胜规律,使教练员和运动员在微观上更好的掌握该运动核心技战术的特征,更客观的认识、理解该运动,为提高竞技运动能力而进行更加科学、有效的训练手段与方法。

关键词 羽毛球 技战术 致胜规律 分析

一、羽毛球运动的基本特征

羽毛球运动是比赛时用网将双方选手隔开,各据一方持羽毛球拍在规则允许的情况下进行的合法击球。无身体接触,靠时间、空间的优势取胜,比赛场地相对较小,通常比赛时间也没有限制,球不能连击和停留,双方的攻防转换非常快,只要是规则允许的范围内各种技术动作都有可能造成得分或失分。取胜的关键是要让自己多得分少失分。

二、羽毛球运动竞技能力决定因素特征分析

(一)技能与战术能力特征

运动员的技术水平主要表现在基本功扎实、熟练、全面、准确,特点突出,并在技术发展中不断创新、形成绝招等方面,也就是所谓的“全面加特长”。战术能力则主要反映在个人战术与集体战术结合、进攻战术与防守战术以及攻防转化的全面上。

(二)体能特征

运动员的身体素质是掌握各项技术的基础,同时也是比赛中运用技术与完善战术的前提。该运动的重点素质包括力量、移动速度、挥臂速度、灵活性与灵敏性等,要求运动员有很好的弹跳力与爆发力。

(三)心理和智能特征

该运动各种技术动作失误就有失分的特点,这就要求运动员具备良好的敢斗意识与自我控制能力,根据球速快、变化多的特点,又要求具备良好的时空知觉和反应速度的能力。在智能方面的要求也较高,运动员要灵活善变,应付与处理场上各种复杂情况,为此,需要丰富的专业理论知识与临场经验[1]。

三、羽毛球技战术核心制胜的利器

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中期,这是羽毛球的技术与战术全面发展的时期,男子技术优势从欧洲全面转向亚洲,形成了亚洲人在世界羽坛上称雄的局面。在手法上突出了动作小、出手快,爆发力强的特点,在步法训练方面大胆改革有新的突破,使技战术水平突飞猛进[2]。80年代,世界羽坛技术与战术向快速进攻、全面、多变的方向发展,具体来讲,中国选手在那一时期的特点是速度快、步法移动积极,争取高点击球,技术动作完成小而快,进攻意识强,善于快攻、发球抢攻和快速突击,加强了控制和反控制能力,把平高球和吊球也作为进攻的手段运用,从而使进攻的内容更加丰富和全面,克服了过去单调的杀上网的快攻打法,创造条件抢攻而闻名。80年代中后期,我国羽毛球将“快、狠、准”的打法发展成拉吊进攻和变速突击的打法[3][4]。1992年羽毛球运动成为奥运会正式比赛项目,运动员们的技战术更上一层楼,而新的技战术也随后形成。“快、准、狠、稳”成为中国羽毛球核心技战术的高度概括。从1996年我国实现奥运会羽毛球零的突破至今,大部分的奥运金牌都被中国垄断,中国已然成为世界羽坛的霸主地位。这充分体现了羽毛球的核心技战术制胜规律牢牢地被我国所掌控,我国正在走一条以快为主,以攻为主,以我为主的可持续发展的羽毛球道路。

羽毛球运动项目竞赛的根本特点可概括为“快”和“全”。所谓“快”,最主要的是球速快,扣杀球又是球速当中最快的,是得分的有利武器,也是突破对方防线的重型炮弹。当然,仅仅有球速快也是不够的,还得起动快,移动快,回位快,击球快等。在比赛当中杀上网快才有扑球的机会,脚下移动快才能抢到最高的击球点,击球才有攻击性,才能主动得分。在速度上压制对手是羽毛球运动制胜的法宝。“全”是羽毛球运动项目的另一特点,全面的攻防能力是优秀羽毛球运动员须具备的,高超的控制和反控制的能力是羽毛球比赛胜利的基础。控制和反控制能力体现在羽毛球的“准”字上,落点精准,弧度、力量、线路控制的恰到好处,都能使对手疲于奔命,忙于应付,只有招架之功,毫无还手之力。判断准确才能提前起动,抓对方的球路,占据有利地位。“狠”即主动击球时凶狠,扣杀有力。防守时还击球很顶,使对方无法连续进攻,达到攻防转换的效果。“狠”还体现在霸气上,不但击球力量大,球速快,气势上也要占绝对优势。相关的研究表明,羽毛球运动的得分多数来源于对方的击球失误(受迫性失误和非受迫性失误),而不是本方运动员击球进攻直接得分。这体现羽毛球运动项目特征的“稳”字。就算不能主动得分,减少自身的失误,迫使对方多失误往往也能赢得比赛的胜利。失误少击球稳定在比赛当中能提升自身的信心,使自己出手更加果断,同时也能造成对手毛躁的心理而失误增加。

羽毛球发展至今,比赛起决定性作用的是速度与力量的较量。速度快的基础是有力量做支撑,要想速度快,必须先下手为强,主动进攻,频于下压,增加扣杀球在比赛当中的频率。同时也要加强防守的能力,高水平运动员不但有进攻还有防守,攻守均衡,以攻为主,能攻善守,攻守兼备。羽毛球运动攻守转换非常快,运动员只有技战术全面才能达到巅峰,“全面加特长”是现代竞技体育的发展趋势。步法灵活,体能充沛也是羽毛球运动核心技术的保证。

四、结论

在比赛中,双方都是通过控制与反控制在制约对手,最终是通过击球的力量、速度、落点等这些物理要素所体现出来的。羽毛球的核心技战术制胜因素是“快、准、狠、稳”;總结在一起就是挥臂快、出手快、球速快、移动快、反应快。因此,羽毛球运动的核心技战术制胜规律就是运用体能与力量的优势在比赛中充分发挥出“快”的特征。

参考文献:

[1] 田麦久.运动训练学[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2000.

[2] 乒乓球、手球、垒球、羽毛球编写组.球类运动[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9(l):393.

[3] 张绍臣.羽毛球技术发展的回顾与未来趋势明[J].文史博览.2005(8):41-42.

[4] 程勇民.“快准狠活”对中国羽毛球运动的促进与制约[J].体育学刊.2005(3):54-55.

猜你喜欢

技战术羽毛球分析
隐蔽失效适航要求符合性验证分析
身体素质对篮球技战术发挥的影响
羽毛球
电力系统不平衡分析
德约科维奇与费雷尔技战术对比分析
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发展趋势分析
羽毛球男子单打技战术分析
羽毛球PK赛
21分每球得分制对羽毛球男子双打技战术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