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网调控一体化系统的实现及技术分析

2016-10-21马慧玲

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 2016年5期
关键词:调控一体化技术电网

马慧玲

摘 要 文章首先分析了调控一体化系统在电网运行中的作用,阐述了实现电网调控一体化的有效措施,最后分析了电网调控一体化系统所需的技术,以期能够提高电网运行的效率,促进我国电网健康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电网 调控一体化 技术

1 调控一体化系统在电网运行中的作用

电网调度运行管理模式主要有四种:

(1)传统管理模式:该模式采用的是分站操作和分站监控,采用24小时轮换班制度进行工作,调度直接将预令和正令下达到变电站。

(2)集控站管理模式:设置了若干个集控站,采用24小时值班操作和监控,其中一个集控站负责周围10-20个变电站。

(3)监控中心管理模式:地市公司创建一个监控中心,根据作业半径设置一定数量的运维操作站,其中调度系统和监控中心系统是两套各自独立的系统,调度给监控中心下达预令,给变电站下达正令。

(4)调控一体化管理模式:合并调度和监控,根据作业半径设置一定数量的运维操作站,变电站内无人值班,运维操作站中有少量的人员负责值班,调度给运维操作站下达预令,正令下到变电站。

实施电网调控一体化,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系统的复杂性,在改革调度技术的同时,还需要改革运行模式,整个结构、操作流程均发生了一定的变化。调控一体化系统正式投入运行后,能够扩大电网的监视范围和控制范围,通过采集和处理运行设备的数据,能够及时发现系统运行过程中出现的故障,隔离故障时能够自动将信息反馈给总的控制中心,在一定程度上减少了事故的发生,增强了电网运行的稳定性。

运用调控一体化系统不仅能够能够显著提升电网的运行效率,达到集约化管理的目的,而且其能够高效管理设备和工作人员,增强了电网运行的科学性。电网工作日益繁重,调控一体化将监控和调度有机结合在一起,大幅度减轻了监控人员的工作压力。电网在运行过程中,一旦出现异常情况,监控人员能够在第一时间将信息反馈给调度人员,避免了中间环节,提高了处理事故的效率。而且调控一体化将会逐步发展为电网运行的趋势,其在促进电网稳定发展中发挥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2 实现电网调控一体化系统的方式

2.1 明确调控一体化系统的建设思路

首先,对机构设置进行全面统一,并保证所有的设备统一化运作,工作人员要及时将电网运行状态信息反馈给运行中心。其次,科学分配人员设置,各岗位的人员能够熟练掌握电网调控一体化具体的运作流程。再次,对电网进行实时监控,扩大监视范围,及时反馈事故预警。最后,制定健全的管理制度,相关负责人必须要全面监督管理设备的运行状况,严格监督各项工作,明确各个岗位的责任,使运行管理的效率得到最大限度的提升。

2.2 提高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

管理人员应该组织调度人员及监控人员到现场进行学习,提升工作人员的知识储备和业务水平。此外,还需要及时升级和改造电网设备,保证设备能够与遥控操作相适应。

3 电网调控一体化系统的支持技术分析

3.1 调控一体化系统的架构

在硬件上,必须要选择先进的、通用的、符合国际的计算机硬件,性能稳定,维护方便,而且必须要具备较强的可替代性。此外,调控一体化系统还需要考虑容量、功能、结构的可扩性,保证在不修改任何软件的基础上,就能对终端和硬件配置进行扩充。在软件上,调控一体化系统必须要具有支撑平台、操作系统和应用功能,发软件结构必须要支持硬件升级和系统扩充。

3.2 调控一体化系统的功能

调控一体化系统必须具备采集和处理数据的功能,具体包括的环节有:采集模拟量和数字量,采集状态量,处理数据,监视视频等。调控一体化系统应该具备处理事件和告警的功能,能够自动定位、记录数据。控制功能也是调控一体化系统必不可少的功能,主要是利用受控条件的开关达到分合控制的木器,而且还能够控制保护及重合闸远方投停。调控一体化系统能够将故障信息当作判断依据,明确故障区段,并针对故障区段和非故障区段,制定隔离、恢复供电的方案,调度员确认故障后,按照相关要求进行操作。如果发生多点故障,调控一体化系统能够同时判断和处理多个故障。调控一体化系统中的配电设备如果具备在线监测的手段,那么系统在生成网络重构方案时,需要对配电设备的状况进行评估。此外,在人机界面上,调控一体化系统能够根据实际需求,为监控人员及调度中心提供切实可靠的数据柱状图、饼图、曲线图等,具备遥控和人工置位的功能,能够明确报警的具体原因。再者,调控一体化系统能够操作挂牌,能够临时跳接线,而且还拥有对应的安全约束条件,拥有历史断面查询功能。

3.3 调控一体化系统的操控要求

调控一体化系统必须要具备远方控制功能和远方调节功能,其中可行的操作有闭锁、解锁、标志牌操作、人工置数等。调控一体化系统遥控操作具备防误闭锁功能。在建设调控一体化系统时,必须要综合考虑当地调度特征、监控特征、配网特征、管理特征等,采用六位一体(节点+功能+用户+角色+资源+责任区)的综合权限管理机制。结合责任区划分、工作性质、职能范围等,对系统使用者的权限进行安全可靠的分配,最大限度提升工作效率。

4 总结

综上所述,我国信息化技术发展迅速,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电网现代化发展,在电网运行过程中,广泛应用了智能化技术、自动化技术和信息化技术,显著提高了电网运行的效率。需要注意的是,相关人员必须要对调度和运行模式不断进行改进,提高事故应急处理能力。电网集约化管理与时代发展趋势相符,能够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電网在应用调控一体化系统时,技术人员要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相关负责人要不断改善管理模式。实施调控一体化,推动了电网运行的转型,为电网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赵家庆,唐胜,丁宏恩,等.多主题电网设备综合智能告警技术方案[J].电力系统保护与控制,2015,31(10):116-122.

[2]孙惠,季晓力,陈知导,等.智能电网地县调控一体化技术的模式和应用[J].电网与清洁能源,2012,28(11):40-44.

[3]张霞.县级调控一体化电网调度支持系统建设与应用[D].华北电力大学(北京),2012.

[4]白玉洪.地区电网调控一体化技术支持系统实用化建设[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3,12(24):14-15.

作者单位

国网河南荥阳市供电公司 河南省荥阳市 450100

猜你喜欢

调控一体化技术电网
穿越电网
三位一体提高调控人员事故处理能力的研究
探讨电力系统中配网自动化技术
移动应用系统开发
北京市中小企业优化升级
调控一体化模式下监控操作的防误技术
电网也有春天
一个电网人的环保路
电网环保知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