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水土流失现状和防治对策

2016-10-21王彪东单晓翠

农业与技术 2016年5期
关键词:水土流失防治危害

王彪东 单晓翠

摘 要:我国的土地面积位居全世界第3,但越来越严重的水土流失严重阻碍了我国相关产业的发展,如农业、林业等。水土流失不仅会极易引发土壤肥力的下降以及水层的流失问题,还可能造成洪涝、泥石流、山体滑坡和荒漠化等自然灾害。鉴于此,对我国水土流失问题进行了 探索性研究,并提出了防治对策。

关键词:水土流失;现状;危害;防治;对策

中图分类号:S15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332035

1 我国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性

我国的水土流失情况的严重程度一直居于世界前列,大面积的水土流失给我国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并且影响到了我国的生态安全、粮食种植、洪涝防治以及地下水安全等工作。而水土流失影响范围广,涉及产业多,危害程度深,既是生态恶化的外在表现,又是加剧生态恶化的内在原因之一,这样的恶性循环,已经成为了我国经济发展与生态可持续发展的严重阻碍因素之一。

2 我国水土流失的现状分析

2.1 水土流失面积大,流失范围广

据2005~2008年之间中国科学院、中国水利部及中国工程院合作进行的“中国水土流失与生态安全综合科学考察”的报告结果来看,我国水土流失面积已超过350万hm2,占到我国国土面积的30%以上。而暂时未侵蚀但在未来可能会受到影响的土地面积更加广阔,这种情况不仅发生在农村及采矿区,甚至也波及到了城市地区,由此可见其范围之广。若不加以控制,水土流失的情况会愈发严重。

2.2 土壤侵蚀程度严重,侵蚀强度高

据统计,我国每年平均的土壤侵蚀量高达50亿t,占到全球土壤流失总数的1/5。在20世纪,因土壤流失而造成的耕地面积减少量达到了330万hm2,而在2000年,水土流失所导致的经济损失达到了2000亿元,约占当年全年国民生产总值的2.25%。

2.3 水土流失原因复杂,区域差别较大

由于我国国土面积较大,地形地貌较为复杂,所以我国水土流失的防治工作较为困难。比如说:在我国东北,水土流失在山地地形较为严重,而在黄土高原地区,则是降水的时候最容易出现水土流失现象,在一些丘陵地区,对山体进行梯田的建设也会加重水土流失现象。

3 我国水土流失防治工作的现存问题

3.1 我国水土保持工作己经实行多年,但仍然存在一定的防治工作缺乏足够的现象

设计的水土保持方案形同虚设,政策法规无法落到实处,这种水土流失现象本应可以避免,但就现实情况而言却成为我国水土流失现存的最大诱因之一。而过度开发土地,砍伐植被改造为农业耕地,在坡度较大的山区开垦梯田等做法,会使得本就脆弱的土壤环境变得更加恶劣,对当地的生态环境造成不可逆转的破坏。

3.2 在部分地区正在进行的水土保持工作,也存在不够科学合理可持续的问题

如在一些地区,相关部门单纯地执行“退耕还林”的政策,却忽略了应该遵从当地植被分布规律,因地制宜地进行植被的选择与种植;有些地区缺乏有效的水土涵养方案,虽然投入了大量的时间与资金,但却事倍功半;一些地区为了達到水土保持的目标,而选择了与经济发展背道而驰的方针路线,但这样的方法很难持久,结果大多是生态建设为当地的经济发展让步,因此无法取得良好的效果;很多地方水土保持工作仍停留在一个较为落后的水平,没有积极地开发和运用新的科学技术与先进手段来促进水土流失防治工作的进行。

4 加强我国水土流失治理的有效对策

4.1 提高国民对水土保持重要性的认识,杜绝人为水土流失现象

应该加强水土流失防治工作相关政策的宣传与教育工作,在国民的认知中树立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强调水土流失对于国家与社会的危害,教导民众切勿过分相信人的主观能动性,要遵循自然的规律,维护生态的稳定,不可过度改造自然环境,在经济发展与建设开发的过程中要减少对水土资源的破坏,尽量维护原有的生态环境。

4.2 采取科学先进的水土保持方案

水土流失防治工作,既是保护自然的工作,也是改进自然的工作,这就决定了要结合当地的原有环境,采取因地制宜且多样化的环境保护措施。不可采取单一机械的治理方法,而应科学合理地运用植树造林与工程防治措施相结合的方法,综合二者的优缺点,使其相互促进,形成一个有机的生态整体,从而最大化水土保持方案的效果。

4.3 遏制土地错误使用,减少土地过度开发

对于一些水土流失较严重但生态自我修复能力较高的地区,政府应采取封山育林、退耕还林等措施,利用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改善水土流失的现状。而对于当地依赖土地生存的民众,政府可以通过开展新型产业,开发新型能源等方法解决民众的生活来源问题。对于一些水土流失相较轻微的地区,政府可以引导农民开展不会加重土壤负担的科学的农业产业,在不影响本地居民收入的情况下提高当地的生态水平,寻求人类经济活动与自然环境的平衡点。

5 结束语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和国家对水土保持工作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并相继颁布了一系列政策的实施,使得水土涵养工作取得了初步的成就,但应该认识到生态环境的保护是一项长久且持续的工作,因此,要进一步加强对水土流失防治工作的力度,加快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

作者简介:王彪东(1982-)男,汉族,辽宁建昌县人,工程师,研究方向:水资源管理、水利工程管理、水利设计等。

猜你喜欢

水土流失防治危害
降低烧烤带来的危害
药+酒 危害大
酗酒的危害
水土保持对防治水土流失的关键
吉林省土地整治规划效益分析与评价
公路桥梁常见病害原因分析及防治
北方农田土壤有机农药污染现状及修复技术综述
“久坐”的危害有多大你知道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