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稻应用不同类型育秧盘对秧苗素质及产量的影响

2016-10-21李栋

农业与技术 2016年5期
关键词:应用效果水稻

李栋

摘 要:最近几年,灯塔地区的水稻工厂化育苗及机插秧面积逐年扩大,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率已达80%以上,工厂化育苗面积近100hm2。现在应用的平盘毯状秧盘存在播种量大、秧苗素质差、整齐度不高、伤苗伤根严重、漏秧率较高、每穴苗数不均及返青慢等问题。笔者所在单位利用优质水稻项目在2015年引进了钵型毯状育秧盘进行对比试验,在秧苗素质、插秧质量、返青分蘖效果及产量上均取得了不错的成效,比对照增产7.8%。

关键词:水稻;育秧盘;应用效果.

中图分类号:S51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332025

水稻钵形毯状秧盘是由中国水稻研究所发明的新型育秧盘,它综合了抛栽秧盘和机插秧盘的特点,上毯下钵,好似“电脑键盘”一样,实现了钵苗机插。该项专利发明在浙江、黑龙江、宁夏、湖南、广东、江西和江苏等省已经示范应用多年,表现出较好的机插效果和增产效果。2015年灯塔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引进该类型秧盘进行试验。该秧盘长为58 cm,宽28 cm,下部钵体为倒梯型,纵向36行,横向18行,钵体总数648个。插秧前调整插秧机每行取秧数18下,与秧盘横向行数相符,保证取秧后钵体自然断开成钵块状,苗数均匀,伤根断苗少。

1 内容与方法

1.1 试验地情况

试验地为多年的水田区,地势平坦,土壤为水稻土,耕层(0~20cm)土壤PH值7.8、有机质含量34.3g/kg、全氮1.15 g/kg、碱解氮196 mg/kg、有效磷31.4mg/kg、速效钾249mg/kg。灌溉方式为地下水井灌。采用标准钢骨架大棚旱育苗,悬挂式微喷灌。床土选择与处理与现有机插育秧相同。

1.2 秧苗管理

播种前用清水选种,用“使百克”等药剂浸种48 h,以预防苗期病害。催芽,利用自动播种机播种,每盘播湿籽90~100g/盘。机插前5~7 d,结合气象条件适时控水炼苗。待一叶一针期及时浇施“育苗灵”等防治青立枯病。机插前7d喷施“阿克泰”防治稻水象甲和前期稻飞虱虫害,喷施1%硫胺水做送嫁肥后,及时喷清水清洗秧苗。

1.3 试验示范设计

试验在灯塔市仙水种植专业合作社进行,大区对比设计,设2个处理,应用钵形毯状秧盘育苗200盘,机插秧面积0.6hm2;正常生产田普通毯状秧盘育苗作对照。试验品种辽粳101。4月2日育苗,每盘播湿种95g,机插秧密度30.0cm×16.5cm。667m2插秧苗1.3万穴。5月7日插秧。底肥于旋耕前均匀施入硫胺22kg/667m2、二胺10 kg/667m2、氯化钾5.5 kg/667m2、硅肥30 kg/667m2;5月16日均匀追施分蘖肥,硫胺22 kg/667m2、锌肥1.5kg;6月20日施入调整肥22 kg/667m2硫胺、氯化钾5.5 kg/667m2。应用久保田高速插秧机,插秧机前调整横向取秧次数为18次。

1.4 病虫害防治情况

应用井冈霉素防治水稻紋枯病,于7月2日、7月12日、7月22日、7月31日分4次防治,兑潮土均匀撒施;应用40%富士一号防治水稻叶瘟;75%三环唑于破口前3~5d、破口后7~10d防治水稻穗颈瘟。

2 结果与分析

2.1 水稻秧苗素质比较

由表1可以看出,除了处理株高比对照减少0.3cm以外,其它各项秧苗素质均优于对照,其中,叶龄增加0.2,根数增加0.8条,根长增加0.6cm,茎基部宽增加0.4mm,百株干重增加0.2g。

2.2 机插秧质量比较

毯状秧苗机插时很容易伤断根,表现为起身缓苗慢,分蘖晚,低节位分蘖少;钵毯秧苗在机插秧质量上要优于毯状秧苗。通过机插秧质量调查表(表2)可以看出来,钵毯机插平均每钵块有秧苗3.6株,比对照减少1.6株;漏秧率3.8%,比对照减少4.7%,伤根率12.2%,比对照减少14.5%;勾秧率1.6%比对照减少4.2%。

2.3 生育性状比较

由物候期调查表可以看出,钵毯秧苗比对照分蘖期提前5d,基本上返青后即进入分蘖期,明显增加了有效分蘖数量。其它各时期均比对照提前1~2d,对于促进水稻提早成熟争夺有效积温意义重大。

2.4 产量性状分析

从表4可以看出,钵毯秧苗的穗长、单位面积穗数、千粒重、结实率等都高于对照,其中:穗长增加0.3cm,单位面积穗数增加26.5个,穗粒数增加5.2个,结实率增加1.4%,千粒重增加0.5g,产量增加7.8%。

3 结论

利用钵形毯状秧盘育苗,秧苗成苗率高,生长健壮,素质好;机插漏秧率降低4.7%。取秧量相对均匀,保证了田间秧苗生长整齐一致;机插伤根率低于对照14.5%,使得缓苗时间缩短;利用钵形毯状秧苗机插可实现增产目的,在灯塔市地区平均增产幅度可达7.8%,增产效果明显。

4 推广中存在问题

单位面积育秧盘数增加,会增加育秧占地面积。毯状秧盘生产上以270盘/ hm2居多,钵毯秧盘需要315盘/ hm2。

雇佣形式育苗居多,企业主会刻意减少插秧基本苗数,不利于钵毯秧盘的推广。

钵毯秧盘会增加营养土数量,这也是制约钵毯秧盘大面积推广的一个重要因素。

参考文献

[1]陈温福,北方水稻生产技术问答[M].第3版.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0.

[2]陈磊.水稻钵体机插栽培技术应用试验报告[J].北方水稻,2012(5):43-44.

[3]李新军等.水稻钵体毯状育秧机插新技术应用试验报告[J].北方水稻,2012(5):37-40.

猜你喜欢

应用效果水稻
有了这种合成酶 水稻可以耐盐了
水稻种植60天就能收获啦
油菜可以像水稻一样实现机插
体验式教学法在小学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C 语言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手术中个性化心理护理在原发性青光眼患者中的应用
健脾扶正汤在晚期胃癌治疗中的应用
化疗联合CIK细胞治疗卵巢癌的临床观察
负压封闭引流技术治疗四肢创伤复杂创面的临床应用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