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音乐教学德育渗透的策略

2016-10-21安少华

俪人·教师版 2016年5期
关键词:高中音乐德育渗透素质教育

安少华

【摘要】新课程强调德育在各学科教育环节的渗透,它对学生道德、行为、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及思想政治素质的培养上,强调要改进教学方法,注重实践环节,增强思想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那么,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它赋予了我们历史的重任,我们就要对学生抱着一颗真诚的爱心去做好教育工作。教会学生学习,更重要的是教育学生怎样做人,把他们培养成现代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而努力。

【关键词】高中音乐 德育渗透 素质教育

音乐教学怎样育人?音乐教学作为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可以通过生动、直观的感性途径去感染人、影响人,并将这种审美情感转化为理性认识,从而产生一种积极向上的精神力量,使人的思想、道德情感得到净化和升华。由此可见,在音乐课中渗透思想素质教育是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好途径。

一、灵活变通,深化教育

采用灵活变通教育能变平淡为曲折有味,这样会促使学生积极思维,并能深化教育效果。如教唱《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时,介绍一下,这是三十年代影片《风云儿女》的主题歌。那时,日本帝国主义正在灭绝中国的侵略战争,祖国大片国土处在日本军的铁蹄蹂躏之中。侵略者们烧、杀、抢、掠,很多与你们同龄的学生们失去了爸爸、妈妈,无依无靠,在死亡线上挣扎。中华民族不愿做亡国奴的热血儿女,拿起了枪,同侵略者展开浴血奋战,为了民族的解放,很多人倒下了,他们的鲜血染红了国土,染红了国旗,染红了我们佩戴的红领巾。老師声情并茂,同学们思想受到了很大振动。激起了强烈的爱国热情,有的同学热泪盈眶,在国歌雄壮、激昂的曲调声中范唱,合唱充满了激情。仿佛在向为国捐躯的英灵们表达自己深深敬意。通过课堂这样的教学,同学们每周学校组织的升旗仪式,每个同学都能认真地对待,同时,学生们受到了一次爱国主义教育,并告诉同学们不论在什么场合下,只要听到《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声音都要庄严、肃穆。时时记住,祖国在我心中。

二、运用对比,体验情感

强烈对比产生的鲜明形象具有格外感人的力量。使人得到充分的情感体验。如:欣赏《小白菜》时,可巧妙地采用对比方法,引导学生将自己的幸福快乐与小白菜的痛苦进行一系列对比,使学生产生深切的悲悯之情。在教授歌曲《生长在祖国怀抱中》时为了把这首歌演唱的欢快活泼富有激情我在教歌前先进行启发,让学生讲述遇到最高兴事的心得体会,学生们兴致勃勃的讲述着自已上公园,过生日,游名山大川的兴奋心情那抑制不住的激动,跃于脸上,我紧抓这时机向学生们讲述旧社会学生们的苦难生活,他们忍饥受冻连吃都吃不饱,哪里还谈得上过生日、上公园······。通过新旧社会的对比,学生们深深地感受到了生长在新中国是多么幸福和愉快。从而激发了他们对生活的热爱,对祖国的热爱,更加珍惜现在美好时代,更加努力学习,将来成为祖国需要的人才。

三、渗透自然,水到渠成

教学中对学生的德育渗透,一定要自然,不能强拉硬拽、牵强附会,关键是找好作品切入的切入点。做到“润物细无声”,高中音乐课中有许多优秀的音乐作品。

如《祖国颂》(乔羽词、刘炽曲)在该作品的教学中,我首先讲解分析作者创作的背景,引导学生在感情地朗诵歌词,然后欣赏。欣赏之后分析旋律、曲式,让学生用心去体会祖国壮丽山川、人民建设祖国无比兴奋的心情;富有特色的曲调展现了祖国大地一派丰收的景象,赞美了祖国各地工农业生产蒸蒸日上的情景。充满了民族自豪感,反映了人们对祖国繁荣昌盛的期盼与歌颂。再让学生联系实际,讨论自己身边的变化,使空洞的情感由然而升到了具体的情感体验,着实是一堂生动的爱国主义教学课。

如《黄河大合唱》,它不仅可以使学生了解人声演唱的各种形式(独唱、轮唱、对唱、合唱)而且通过教师的讲解,师生共同回忆历史,引导学生讨论假设自己在当时的时代?会怎样?从假设中去体验,从而使学生强烈地感受到在当时时代背景下中国人民团结一致奋勇抗日的伟大爱国情怀。真正做到寓教于乐、寓教于德。

四、利用学科特点,以“美”感染学生

音乐课作为美育的重要途径,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上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音乐课是培养学生正确审美的有效手段。

在课堂上,我们通过美的典型,美的语言等,把作品中的真、善、美传递给学生,去营造轻松和谐的气氛。音乐是非语义性,非具象性的艺术,它不可能像文学作品那样用文字写具体的情节故事和刻划人物的内心活动。学生欣赏音乐的过程就情感体验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音乐表达的感情和学生心中潜在的感情相互交融产生共鸣,并由此获得美的享受。

如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命运)有的学生认为从个人的生活道路去想象,从中悟出“要做生活的强者,与生命之神去拼搏抗争,直到驶向幸福的彼岸”。也有的学生从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去想象:“革命阶级要战胜反动阶段,必须通过艰苦的斗争,战胜各种黑暗势力,最终取得胜利,走向光明”。这一切都说明,好的音乐作品能陶冶人的情操,提高人的道德。

如在欣赏古琴曲《高山流水》时,在课堂上引导学生从曲式结构上认识,在节奏音型上感受,在风格色彩中去体味一种深刻的思想内涵。比较两个主题的不同,听录音再次去感受,而后组织学生讨论、产生联想,比较旋律音响所产生不同流水的形象,再请学生用语言描绘不同流水形象,有的同学这样说“如叮咚山泉”。有的“如涓涓细流”,有的说“奔腾的江河”。有的说“汪洋大海”。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山泉、小溪的长途跋涉及坎坷历程最终归宿大海,它的这种历程最终体现的是一种精神——坚定不移、百折不挠的精神”,进而联想到自己,从中悟出一个道理:读书、做事就要有坚定的目标和信念,归纳与总结完全由学生来做,而不停留于教师的总结之中。不仅提高和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语言概括能力。而且让学生体验到了“不经历风雨,怎能见彩虹”的情怀,更在欣赏中提高学生的情商。

总之,在音乐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是我们每一个教育工作者的责任,教书,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怎样做人,二十一世纪需要的人才是:诚信、团结、合作、能力,愿我们大家为培养具有优良素质人才的道路,探索前进。

猜你喜欢

高中音乐德育渗透素质教育
选课机制下大学英语课堂教学中德育渗透的研究
新课改下如何打造优质高效的高中音乐鉴赏课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研究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关注基础教育阶段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