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2016-10-21常武
常武
摘 要:新课程理念下数学教学确实需要老师转变教学观念,数学教师自身所具有的创新意识才是真正培养学生具有创新能力的首要条件。
关键词:转变理念;转变角色;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数学教学的创设情境导入就像整台戏的序幕,也仿佛是优美乐章的序曲,创设好的情境导入,不仅能吸引学生,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而且能燃起学生智慧的火花,使学生积极思维,勇于探索,主动地去获取知识。因此,在课堂教学中,一定重视教学伊始的语言导入艺术。
以下我对在新理念下如何创设数学教学情境、如何导入,浅谈几点个人认为较成功的经驗。
一、用准确、精练、清晰、有条理的数学课堂语言创设情境导入
在学习全等三角形时,我曾经用这样的语言进行情境导入。
教师:同学们,生活中有很多美丽的图案,你能说一说你见过的生活中的各种图案吗?
学生甲:五颜六色的彩旗。
学生乙:我国的国旗是五星红旗,旗面为红色,长方形,左上方缀黄色五角星五颗,四颗小星环拱在一颗大星的右面,并各有一个角尖正对大星的中心点。
学生丙:工人师傅测量内槽的工具。
教师:对,非常好,同学们的举例都不错,大家想一想你的举例中有形状、大小一样的图形吗?它们能够完全重合吗?
学生丁:有,如风车上的每一个三角形的形状、大小都一样,并且能够完全重合。
教师:大家的猜想非常棒,那么这些能够完全重合的三角形又叫什么呢?今天我们学习全等三角形。
这样,通过语言的交流,既增进了师生的感情,又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所以准确有效的教学语言是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的载体。
二、用动手实践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根据初中生好奇爱动的心理特点,在教学中让学生充分动手、动脑,主动地去探索数学知识,能引起学生的兴趣,集中他们在亲自感知事物的同时,发展思维,开发智力,主动、愉快地获取知识和技能。在学习全等三角形时我曾经采用动手实践法进行情境导入。
实践1:各位同学请拿出自己的三角尺与同桌交流看看你的三角尺和他的三角尺能够完全重合吗?
实践2:把一块样板按在纸板上,画下图形,照图形裁下来的纸板和样板形状大小完全一样吗?把样板和裁得的纸板放在一起能够完全重合吗?
实践3:从同一张底片冲洗出来的两张照片上的图形,放在一起能够完全重合吗?
这样,通过教师带领学生动手实践揭示问题的发生、发展过程,培养了学生之间合作交流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导入新课打下基础。
又如在学习“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时,我让学生在长度不等的若干根小棍中任意取出三根,看能否组成三角形。通过实际操作,学生会发现,任取三根木棍,有时能组成三角形,有时却不能,揭示三角形三边之间的关系,这个新课题自然而出。再如,在学习“生活中的立体图形”时,我先布置学生去制作简单的几何体,如三棱锥、四棱锥、长方体,正方体等,上课伊始,由学生来展示他们的成果,由于学生已经通过动手具体地了解了这些简单几何体,对它们有感官上的认知,我在课堂上进行的讲解就很顺利,学生也能很快地接受了新课的知识。
三、用谈话法说一说自己喜欢的图形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在学习全等三角形时我用师生之间谈最喜欢的图形为主题进行情境导入。
教师:我们见过的图形你最喜欢什么样的图形?
学生甲:三角形。
学生乙:四边形。
学生丙:圆。
…
教师:不错,老师想问大家你喜欢的图形有形状、大小一样的吗?有完全重合的吗?请讨论。
学生甲:有形状、大小一样的图形。
学生乙:有能完全跟重合的图形。
教师:这种能够完全重合的图形在数学中我们把它叫做全等形。今天我们学习全等形之一的全等三角形。
由于中学数学教学最主要的目的之一就是发展学生的思维,而通过谈话讨论法就能启发学生的思维。设置情境导入,是为了完成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双方设疑,为准确释疑、解疑作的铺垫。
四、用类比的方法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一个好的数学教师首先要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业务素质,有丰富的语言组织能力;其次,创设情景导入时知识点的衔接也不能忽视。数学家康托尔说过:“在数学的领域中提出问题的艺术比解决问题的艺术更为重要。”社会的发展带来了社会生活方式、内容以及节奏的变化,在新课程改革的教学中我得到了成功,但也暴露了我在教改中的许多不足。
总之,在新课程理念下进行数学教学创设情境导入的实践过程中阐述了我认为较成功的经验,在具体的教学实施过程中进行得较为顺利。新教材、新课堂,作为教师都在不断探索,我将努力在课堂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提高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求来.初中数学课堂教学研究[M].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00.
[2]戴定波.数学课导入方法初探[J].当代教育论坛,2005(14).
[3]冯雅静.在语言活动中让创新触动心灵[J].中国教育学刊,2014(S2).
编辑 王亚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