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语文教学中怎样弘扬传统文化
2016-10-21朱凤阳
朱凤阳
中华上下五千年,传统的历史文化悠久,源远流长,是我们每个炎黄子孙的骄傲。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很多人追逐经济利益,追求名誉地位,忽略了传统文化的学习。学习外语,学习舞蹈,学习钢琴等悄然成风,其实这些也无可厚非,但是祖国的传统文化不能丢,我们要发扬光大传统文化。语文本身就是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载体,承载着民族精神,承载着中华民族的血脉。因此,作为一名语文教师,我们的责任重大,不但要把课本知识传授给学生,更重要的是借助课本,多开展语文实践活动,在活动中潜移默化、润物无声地去感染学生。这样与时俱进,日积月累,就会在学生的灵魂深处筑起民族传统文化的基础,形成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的世界观和价值观,历代相传,不断使中华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一、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先做有德之人再去学习
唐代大文学家韩愈说:“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传道就是给学生传授道德理念及如何做人的思想。大教育家赫尔巴特认为:“教育的唯一工作和全部工作可以总结在一个概念之中——道德。”由此可见,无论古代还是现代,无论国内还是国外,都很强调德育的重要性。作为语文教师,我们有学科优势,我们要继承、传承中国传统文化知识,更要做好学生的品德教育工作。学生有了好的思想道德,就会更加热爱传统文化。
二、要强调学好汉语的重要性
一个民族的诞生和延续,最主要的特征不是服饰,不是舞蹈,不是生活习性,而是语言。一个民族失去了自己的语言,就失去了民族的意义。中华民族之所以能传承五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就在于我们有自己的语言。都德在他的《最后一课》里写道:“亡了国当了奴隶的人民,只要牢牢记住他们的语言,就好像拿着一把打开监狱大门的钥匙。”可见语言对于一个民族在历史长河中得以生存的重要性。因此,我们在语文教学中一定要强调学好汉语的重要性。我们可以开展书法讲座课、毛笔书法课、硬笔书法课、读书比赛、演讲比赛等活动,激发他们喜欢汉语的热情。例如,在浩瀚的古代书海中,《论语》《道德经》《诗经》《尚书》、唐诗宋词、散文等都是很经典的瑰宝。这些经典作品,我们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鼓励学生去熟读,去背诵下来。在一些特定的节假日,可以搞一些赛诗会或者诗歌朗诵等比赛活动。通过活动,可以提升学生的素养,使其认识到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博大精深。
三、在课本中学习并感受传统文化知识
在语文教学中,每一篇文章、每一篇诗歌、每一篇寓言都有它的语言艺术、词汇的魅力、语法的美妙,更重要的是它传承着中华传统文化知识。例如,现代作家朱自清的《背影》描写了他父亲替他买橘子时在月台爬上攀下时的背影。作者用朴素的文字,把父亲对儿女的爱表达得深刻细腻、真挚感动,从平凡的事件中呈现出父亲的关怀和爱护。通过学习,我们知道父母之爱是天下最真的爱,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我们要加倍爱我们的父母,做孝顺的孩子,这就是传统文化。每次遇到这样的文章,就是我们学习传统文化的一个比较好的时机,我们要抓住契机,学习和发扬传统文化。
四、在实践中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
汉语是我们的母语,在生活中看得见,摸得着,生活处处有汉语。语文课本知识是有限的,而生活中的汉语知识是无限的。我们要树立开放式的语文教学理念,要具有大语文的思想,加大力度拓宽学生学習语文的渠道。例如,学习古诗《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我们可以让学生在重阳节登高望远,感受当时诗人的思乡情怀,回家询问家长重阳节的来历及登高望远的意义。在学习有关革命故事的文章时,我们可以到当地附近的烈士墓、纪念馆或者英雄走过的地方亲自去感受一下。这样亲眼目睹,学生会对传统文化有更深的认识和了解。另外,在假期可以让学生分组进行文学采风活动。采风活动要有一定的组织,要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例如,将学生分为谚语组、歇后语组、民歌组、民间故事组、对联组、乡土人情组等等,开学后汇总按类编成中华文化传统集锦,然后利用班会或者二课活动时间让每个组分享他们的劳动果实。这样大家对家乡周边的乡土人情、谚语故事、民间传说等传统文化就会有更深的认知。这样坚持下来,学生在实践中感受传统文化,就会不断提升自我,提高自身素质。
总之,作为一名普通的教师,虽然改变不了这个世界,但是可以通过努力来改变我们的教学。把自己放在一个较高的位置,去面对语文教学。语文教学具有多面性,我们要传授给学生正确的汉语知识,要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也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精神。
参考文献:
[1]于晓霞.浅谈在语文教学中弘扬传统文化的重要性[J]. 中国校外教育,2012(14).
[2]程炯.浅谈语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J].教师,2011(16).
[3]杨惠芳.浅析如何在语文教学中渗透传统文化教育[J].素质教育,2013(109).
编辑 赵飞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