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座城市的30年(下)

2016-10-21潘文大

中国房地产·市场版 2016年6期
关键词:长白沈阳市沈阳

潘文大

我想有个家,哪怕是“蜗牛的家”,这曾是全国每一个城市居民的梦想,沈阳市民也不能例外。没有谁会嘲笑这个梦想,在拥挤的城市,家是每一个浮萍寄命者甘愿为之奋斗的第一个目标。而拥有一套住房,往往也是每一个人之所以选择一座城市落地生根的主要原因。

以前看过一份资料,至今我依稀记得,2007年沈阳人买了12.7万套新房,7.2万套二手房,意味着一年之中沈阳市有20万个家庭乔迁。20万户,比2001年沈阳档案中记载的棚户总数——15万户还多出5万户。那一年,政府相关部门公布的统计数据是:沈阳市居民住房自有率达到82%,人均住房面积27平方米,与全国人均住房面积仅相差1个平方米。

2000年,沈阳人均住房面积为12平方米,比全国人均数低3个平方米。2007年,大多数沈阳家庭都有购买新房的凭證在手。

人们不再怀疑2007年那个“最具幸福感城市”的评选结果,因为那一年,很多幸福的乔迁之家投了沈阳一票。

2009年7月,沈阳市房产局宣布,截至2008年底,沈阳市城镇居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到29.02平方米,高于全国平均水平1平方米;户均建筑面积84.1平方米,接近全市商品住宅户均销售面积……

2007年的沈阳,“有个家”已不再是很多沈阳人的梦想,7年时间,沈阳市民的居住条件发生了巨变。

而追溯这一巨变,必须从2001年那场足球赛和第一届房交会开始。

事实上,中国内地城市的房产改革,自1980年就已开始,但囿于历史条件,进展极为缓慢。从房产交易会形成的历史看,上世纪80年代沈阳已经有了“居民换房大会”。

1991年,国务院先后批复了24个省市的房改总体方案。

1992年,沈阳房改全面启动,住房公积金制度开始推行。此后,随着“安居工程”的全面推进,房地产业急剧增长,局部地区的市场一度呈现混乱局面,并出现了较为明显的房地产泡沫。随着1993年底的宏观经济调控政策,这一疯牛产业的投资增长率普遍大幅回落,直至此后的五年低迷。此间,沈阳的房交会逐步转向为居民提供房屋转让、租赁和购买商品房的交易服务。

不料,1998年的长江大水,给沿岸造成超过2500亿元的直接经济损失和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严重影响国内经济,出口增长率出现下滑。此时此刻,为扭转危局,启动内需成为中央政策的最佳选择方向。

1998年7月3日,随着《国务院关于进一步深化城镇住房制度改革加快住房建设的通知》(国发〔1998〕23号)的公布实施,福利分房取消,中国住房制度改革大幕拉开,房地产业从此走上了10年的金光大道。

很遗憾,在这个迅速壮大的队伍中,没有沈阳房交会的身影。个中原因有二:一是沈阳的体制改革进展缓慢,房改又晚于南方,加之对房地产和楼市的历史欠账太多,导致市场非常不活跃;二是因为特殊原因,美国当时公开把沈阳列为高风险投资区,有八个多月没有一位外商来沈考察,沈阳经济信心因此受损,民心消沉。南方房地产市场已经红火一片的2000年,沈阳市房产局还在继续着诸如房改、房产维修、召开换房大会等工作。

直到2001年,中国足球队在十强赛沈阳主场取得了骄人战绩,提前拿到2002年世界杯的入场券,同时也为沈阳带来了10亿元以上的收入,振奋了沈阳人的精神,并使沈阳在城市形象、综合影响力和投资环境等方面发生了积极的变化。

仅仅用了不到一年的时间,沈阳就完成了从负面到正面的形象之变。为了争取十强赛,为了打破徘徊多年的房地产市场格局,沈阳开始着眼于举办属于整个城市人民的房地产交易会。

当时南方虽然已经有了类似的展会,但东北三省却都还没有,虽然是政府主导,却是企业市场化运作。当时沈阳的地产商根本不知道房展会是个什么东西,又不想缴费,结果都不愿参加。组织者只好挨家挨户去拜山头,做工作,甚至靠面子求房企来捧场参加展会。

也不能怪那些没来参会的房企,他们一是对这个市场没信心,二是对这种模式没信心,三是对沈阳当时的环境也没信心。

为了启动这个市场,提振民心,沈阳市政府主动给政策:房交会期间交易的房屋契税减半收取,交易手续费全免。筹备期间召开的几次推进会,市委书记和市长每次会议都尽可能参加,给房交会的组织者鼓劲。

6月19日,“中国·沈阳21世纪首届房产展销会”在推迟了一个月后粉墨开场。四天下来,有几万购房者前来参会,虽然没来参会的房地产企业占大多数,但还是交出了一份漂亮的成绩单:成交面积37.1万平方米,交易额7.6亿元。

与今天沈阳房交会的规模和参会人数相比,第一届房交会的体量实在太小,但是它的作用却不容低估:一是确立了“政府搭台,商家唱戏,百姓受益”的办会宗旨。二是探索建立了“一站式”“一条龙”现场办公服务模式,即房产部门与财政部门配套联动,现场为购房群众解答政策,办理认证、备案;公积金、拍卖、中介等机构积极参与,为住房消费者提供配套服务,极大地方便了购房群众。这一模式,全国首创,至今仍然坚持。

与南方房交会主要以地产企业为服务目标,以增加房屋的产品卖点,搞名目繁多、气氛热烈的房企评选、排名不同,沈阳的房交会,从一开始进行政策的设计,就以政府、企业、老百姓“三满意”为目标,而“三满意”的核心,是老百姓满意。与此同时,沈阳的房交会,一直采用地产企业、中介机构、政府办事机构三方同时进驻的办会模式,其核心也是为购房百姓提供便捷的服务。正是在这样的办会理念下,此后历届房交会的创新,都是围绕“三满意”的目标进行的。比如展会期间,覆盖全市范围免费购房直通车的开通,就是一个明显的例证。

也是在2001年,时任市长在会上表达了要大力发展沈阳房地产业,使其成为沈城支柱产业,并以此改善居民居住条件的决心。“我们一定要千方百计,力争在5年内使人均住房面积升至20平方米左右。”

房地产业从此登上沈阳这座城市支柱产业的舞台。

接下来的短短几年时间,沈阳房地产业的发展速度几乎等于以往几十年的进程。绝大多数市民和来沈阳发展的异乡人,在这座城市里拥有了属于自己的、既有新式格局、又不失古朴典雅;既充满人文关怀、又体贴自然的家……

回顾近30年沈阳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之路,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房地产开发主要以满足居住者最基本的住的要求,当时的住宅几乎是“千楼一面”,似乎开发企业用的都是同一张图纸。第二个阶段,随着商品房市场的发育成长,房子在价格、产品类型、户型设计方面都有一定的突破,也引进了国外或南方城市的一些新理念。

沈阳房地产市场的创新之路主要是在第三阶段开始。

从最初的外立面、墙面颜色、建筑风格变化,发展到如今的规划、户型、景观、配套等各个方面的创新,沈阳楼市的创新之路是一种全方位的、丰富多彩的发展与变化。无论是万科的专利情景洋房,还是青年居易的精装小户型,又或者唯美品格的精湛北方园林景观,创新所带给我们的震撼从未停止过。

今时今日,人们对“好房子”的要求已经从单一的居住功能上的满足,发展到作为投资产品对其商业价值的挖掘。随着沈阳城市的发展扩大,楼市的日趋成熟,创新的内容越来越复杂,创新难度也越来越大。从郊区化住宅、节能住宅、商业综合体,到大盘时代,新商圈的崛起和创新成就了沈阳楼市的整体繁荣。

沈阳的房地产市场经历了22年的发展历程,就规模上来看,从最初的“见缝插针”的小规模开发模式,到后来具有一定体量的中等规模开发,进而迈入几十万甚至上百万平方米的大盘模式。大盘地产的出现,是城市房地产业发展的一种必然结果,更是沈阳地产发展的重要里程碑。

美国城市规划学家沙里宁说过:“城市是一本打开的书,从书中可以看到它的抱负”。从一个城市建设发展的角度来讲,大盘的内涵与外延正在成为沈阳城市最活跃的脉搏。

大盘的出现与城市化进程、房地产行业发展、外埠开发军团的进驻等因素息息相关。全国知名的开发企业如万科、碧桂园、保利、恒大、首创、中远、中海、绿城等知名企业都来沈阳抢滩,投下巨资,沈阳城市大规模改造的需求,和品牌开发商的雄厚实力,令大盘开发的体量记录不断被刷新。

反过来,大盘也让购房者将“开发企业实力”列入置业时重点考察的因素。企业开发水平与思想高度决定着大盘的开发高度。就特点而言,大盘在选址上,侧重城市周边自然环境较好的区域。同时,大盘的整体规划、人居环境、景观设计等方面也拥有更加充分的发挥空间。在配套方面,由于大盘在规模上的特点,更加有利于开发商配备更为完善的生活配套设施。从价格方面,大盘的持续开发模式必然让产品的“保值增值”功能大大提升。

大盘的本质是以人为本的中心思想,是大社区、大配套、大市政、大交通的集合。对于沈阳的城市建设而言,大盘的操作让土地资源得到整合,从而推动区域的迅速发展。对于行业而言,大盘是行业走向成熟的表现。对于居住者来讲,大盘改变了原有的居住状态,勾画出全新的生活内容。正是有了这些独具创新意义的大盘,房地产才点化出绚烂多彩的城市风景。

身邊有些人,对城市的变化总有一种复杂的情感阻隔。记得很小的时候,整座城市随便走到哪里,路边的空地上,都是市民晾晒的自己打的煤坯,煤坯有大有小,有圆有方,那是城里居家的主要燃料,做饭烧水取暖,都离不开它。那年代,好烧且热卡大的块煤很少,多供给特种部门和特种人,老百姓根本买不到,即使通过关系特批一些,也因为价格较贵舍不得烧,只能买便宜的“煤面子“掺上黄泥打煤坯,以供日常生活使用。煤面子体质较轻,有点风就四下飘散,所以北方又干燥,所以城市到处都是煤灰,穿着白衬衣上街走不到一圈,领口就脏了一圈。

到了冬天,满街的路边到处都是晾晒的白菜萝卜,因为近乎半年的冬季全靠这些冬储菜下饭和招待客人。那时的城市街道,几乎和乡村街道区别不大,制片菜叶烟头痰迹到处都是,根本谈不到整洁卫生。

经济与文化意识形态以及社会科技力量发展不到一定高度,一切现状都没有能力改变,只能无可奈何地屈从于落后现状,委屈地生存。祖上流传的习惯,到了如今仍然未能化解得开。

居住改变生活。

海明威说过,“如果你住过巴黎,那么巴黎将永远跟着你,因为巴黎是一席流动的筵席。”如今,沈阳人也可以对外来的客人说,如果你光临沈城,在老城区走一遭,在新城区再走一遭,回过头来再去长白岛、大浑南、棋盘上、五里河……都去走一遭,美丽的沈阳就一定会留在你的记忆中,因为她已经成为北方一颗流光溢彩的明珠。

以新城区长白岛为例。长白岛位于沈阳市城区南部,浑南新区西侧,地处浑河沿岸,北与和平区老区隔浑河相望,西至长大铁路,东至金阳大街与浑南新区相邻,南至规划80米宽浑南大道,东西长约4.2公里,南北约3.7公里,规划用地面积10.84平方公里。沈苏快速干道与胜利大街在东西两侧贯穿南北,南距三环高速公路2.5公里,北距太原街商业中心区4公里,距桃仙国际空港10余公里,交通便利。

长白地区昔日属沈阳市东陵区,2004年划归沈阳市和平区,常驻人口1.6万人,包含汉、回、满、蒙、朝鲜、锡伯等多个民族。

当时的长白地区几乎遍地是低矮的平房和庄稼地,一条水面宽不足10米的八一灌渠常年淤积,两岸杂草丛生。每逢枯水期便散发着恶臭,灌渠边的居民每到这个时候都不敢开窗。

沈阳是座内陆城市,多少年来,缺水的沈阳人多么渴望能拥有一座属于自己城市、碧水环抱,绿树葱翠,鸟儿啾啾、锦鳞游泳、生态宜居的梦幻之岛。而这个岛梦,终于得以在

2007年5月16日起,逐步变成现实。

2007年5月16日,由上海同济城市规划设计院主持实施,耗时达1000多个日夜精心制作的《和平区长白岛控制性详细规划》终获沈阳市城市规划委员会第六次会议原则通过,确定了“和谐岛城”的基本规划理念和“一岛、两带、两心、多点”的空间构架,随之即开始分头落实。作为拓荒者先遣军——万科地产、远洋地产、兄弟地产、格林地产等房地产开发公司争相进入,分头开发建设。这一天,被历史扎扎实实写入沈阳厚达2300年的城建史册。

如今的长白地区,已然由于内河的开通成为一座地地道道的“岛”。岛区内,高楼林立,道路平坦四通八达,商业繁荣人气旺盛。一个连接和平老区的新商圈正在形成。成群连片以水为邻,以岛为家,风格各异的住宅小区及商家,通过已建成的工农桥、胜利桥、三好桥与沈阳市城区紧密相连,共同挥洒着北国岛城的时代亮色。

不得不提上一笔的,是长白岛滩地森林公园的建设。

长白岛滩地森林公园位于浑河南岸长白段,东起工农桥,西至长大铁路,长约2100米,总占地面积达42万平方米,由和平区政府投入8000万元资金兴建,免费向公众开放。公园内有绵延2000余米的木栈道和多处亲水平台;有以微缩浑河形态贯穿整个公园的人造溪流;有考验智力、胆识和耐心的植物迷宫;有占地面积达万余平方米的花海;有可供亲子同乐的儿童沙洲;有20组健身器械;有由灌木园、岩石园、藤本园、水生园、多年生草本园、玫瑰园、药草园、球根花卉园等组成的八大特色园……

公园由沈阳“世园会”的主设计者之一、国际顶尖的园林设计公司——荷兰尼克公司主持设计,以森林为主要设计元素,统一体现绿与水的景观协调,畅游其中,开阔的视野和纵深景观,给人以欲穷其妙而又观之不尽的视觉享受,是继“世博园”之后沈城又一“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公众森林公园。

漫步滩地森林公园,华林叠翠,滩地生辉。浑河上游引入的内河清澈纯净,水声潺潺,弯腰可掬;河边绵延两公里长的木栈道粗朴自然,引人流连;芦苇、鸭子、锦鲤、藤木、灌木、岩石相映成趣;临境凝眸,清风拂面,心旷神怡,物我两忘……

经济实力与时代感结合在一起,就会变成一种迎合民意改变现状的力量。

长白岛的变化和沈阳全城变化一样,使我这个沈阳市民感到骄傲。

类似变化的,还有于洪区的丁香湖地区。

过去的丁香湖是一个挖河沙形成的大坑,旁边是存放量达81.2万立方米的垃圾存放场,周边八个村的污水直接注入湖区,周边是荒郊野地,人烟稀少。在湖边放眼望去是垃圾成山、污水四溢、一望无际的低矮棚户区和泥泞不堪的坑洼小路。

从2005年5月1日,沈阳丁香湖蓄水改造一期工程启动到如今,丁香湖已经形成了以水体景观为主,集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水资源综合利用、生态环境平衡、休閑旅游等功能为一体的大型生态公园。体现四季美景的四个景区,分别是柳堤春晓、夏荷映日、平湖秋月、璞玉凝辉。曲岸、湖光、水影相映;细草、繁花、幽径相接的自然景观,使丁香湖真正形成碧波荡漾、烟波浩淼的生态名湖,多少代人的“北方名湖梦”得以实现。

至于老城区变化的巨大,我想,只须提一提沈阳西塔就可以略见一斑。

沈阳西塔业街是集餐饮业、文化娱乐和朝鲜族特色商业为主的民族风情区,全街清一色的韩式建筑,清一色的韩式餐馆、清一色的韩式游乐,是仅次于美国韩国街的世界第二大的朝鲜族风情街。

西塔白天繁华,人群熙熙攘攘;晚上美丽,各店铺霓虹灯七彩闪烁,购物、吃饭、娱乐、逛街的人比白天还要多。

西塔亦是朝鲜族的居住的集散地,这里的朝鲜族人也同样喜欢唱歌跳舞,每到晚上,西塔街上就会从不同地方传来悦耳的歌声。几乎每家酒店、歌厅都舞动的身影和好听的鲜族歌曲。

以往外地人来沈阳,多数都抱怨一过晚上九点,全城商家闭店,饭店摘幌,大街空空荡荡,无处消费,难耐寂寞。如今的沈阳,不但有些商家通宵不打烊,整夜灯火通明,像西塔这样地区,半夜居然还会堵车。去西塔唱歌或用餐,不提前预定根本就没位置,西塔商业街是沈阳市典型的“不夜城”,海内外宾客则称为“北方小汉城”。

短短十几年,沈阳市从一座扬沙四起的北方城市,变身为让南方城市都刮目相看的“花都”;从一个烟囱林立的重工业城市,转变为有蓝天、有碧水、求生态的新型城市,政府与多方力量的努力当然“名垂青史”,但我觉得,房地产开发企业的功劳也不能一概抹杀。沈阳浑南、沈北、长白岛、于洪新城……一个个新城市中心、新宜居领地的出现,众多大牌开发企业的联袂推手居功至伟。具有“点石成金”魔力的大盘,往往在短短几年时间内,就让一处原非城市热点地区的土地成为人人向往、家家乐居的魅力空间。

今天,当我面对着沈阳浑河的清澈的碧水,面对林立高耸、崭新的楼群,不能不想起那些忙碌在荒滩瓦砾、各种工地上的房地产开发人的面容和身影。我不能不感叹这些为城市和人居更新换代的建设者,本该被人们赞扬歌颂,其中很多人却因了种种原因,成为本不该成为的被诟病对象……

作者系《乐居》主编

猜你喜欢

长白沈阳市沈阳
沈阳市盛京小学
沈阳市浑南区第八小学
长白老林
沈阳市浑南区创新第一小学
沈阳分店
沈阳市新立堡桥设计
长白落叶松离体再生体系的建立
沈阳分店
Study on the harmony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in Walden
长白松在辽西地区引种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