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理烹调,为宝宝营养加分
2016-10-21韩婷
韩婷
食物的烹饪方法决定了营养素的保留程度,不合适的烹饪方式,会让大部分营养素流失。有哪些常见的烹饪误区,让妈妈好心办了“坏事儿”?好妈妈如何做出营养素丰富又简单的食物?
食物在加工过程中,若不注意合理烹调,很多营养素会被破坏。合理营养是通过合理烹调来实现的,讲究各种食物的制作方法,最大限度地保存食物中的营养素。家长们可从下列几点予以注意。
米、面等主食
很多妈妈淘米时,喜欢多淘几次米,觉得更干净放心,殊不知,随着淘米次数、浸泡时间的增加,大米中的营养素特别是B族维生素的损失就会增加。
捞米饭可使大量维生素、无机盐、碳水化合物甚至蛋白质溶于米汤中,如丢弃米汤不吃,就会造成营养成分丢失。
熬粥、蒸馒头加碱可使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受破坏。
因此,制作米、面食品时,应以蒸、烙等烹调方式为首选。
肉类食品
由于肉类食品需烧相当长时间才能熟透,而长时间高热的制作方法对于维生素类的破坏很大。烹调时,原料先用淀粉和鸡蛋上浆挂糊,不但可以使水分和营养素不致大量溢出,减少损失,而且不会使蛋白质因高温变性、维生素被大量分解破坏。
另外,建议妈妈们在烹制肉类食品时尽量切片切丝,采取大火急炒,其营养素的保存率较高,而且宝宝容易消化吸收。
肉类红烧过程中高温时间过长,维生素B1的损失率可达60%,尼克酸的损失率可达71%,对水溶性维生素的破坏也很严重,应尽量少用此烹调方法。
妈妈们尤其要注意,肉类食品在烹调时不能烧焦!肉类蛋白质一旦烧焦,会产生很强的致突变性和致癌性物质,不可再食用。
绿色蔬菜
蔬菜水果可以给宝宝提供维生素和矿物质,是日常食物中必不可少的。那么,蔬果制作要注意什么呢?蔬菜要先洗后切,以防水溶性维生素溶解在水中。水果要吃时再削皮,以防维生素接触空气而被氧化。
绿色蔬菜的烹调可采用沸水焯烫,在沸水中加入少量的油脂和食盐,既可防止叶绿素发生变化,又可保护营养成分。注意在焯水时要求水量多、温度高、速度快,焯至断生时迅速捞出并及时过凉,以确保绿色蔬菜色泽鲜绿、质地脆嫩、营养素少受损失。烹调蔬菜时选用旺火速成、高温短时间的烹调方法,可以防止维生素尤其是水溶性维生素、矿物质的流失,促进脆嫩口感的形成,以增加孩子们的食欲。
由于绿色蔬菜中维生素C会随着放置时间的延长而损失增多,故绿色蔬菜应现做现食。
勾芡也能使汤料混为一体,使浸出的一些成分连同菜肴一同摄入,避免菜肴中营养素的损失。
火 候
对于“火候”要求较低的烹调方法主要为白灼、蒸、煮等。
白灼是用煮开的水或者是汤将生的食物烫熟,加热时间短,能够保持食材大部分原有的营养素,非常利于孩子的消化、吸收。
蒸就是文火加热,对食物原本的分子结构破坏较小,能够完整地保留食物中重要的营养成分。
煮也是一种低温、文火的烹调方法,有利于营養成分最大程度的保留。
而对于“火候”要求更高一些的是炒,利用急火快速烹调食物的确可以缩短食物的受热时间,但不能避免的是其加热温度较高,有一些营养素必然会受到破坏,不过有一些耐高温的营养元素还是可以保证其完整性的。
合理使用调料
膳食调味品,遵循“四少一多”原则,即少糖、少盐、少酱油、少味精、多醋。为避免孩子食欲差,增加其食欲,可以适量增加一些酸味食物,如柠檬汁、番茄等;煮骨头时应加些醋,使钙溶于汤中有利于人体吸收。同时,食醋还可起到保护蔬菜中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