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诗入文添文采”的教学策略
2016-10-21刘晶
刘晶
【摘 要】九年级学生面临中考,学习任务繁重,学习时间紧迫。而写作复习课更是中考复习阶段一项难度大、见效慢的校本作文课程。为了“急就章,走熟路”,让语言困乏、习作平淡无味的学生,迅速盘活自己已有的语文学习资源,增添文章的诗意文采,设计作文校本教学案例,希望通过写作指导,激发学生热爱唐诗宋词的学习热情,丰富作文的学习资源,增添作文的学习文采,以达成作文教学的既定目标。
【关键词】生活作文;广采素材;勤于笔耕;阅读整合
一、教学目标的确定
“引诗入文添文采”是中考作文指导校本课程。语文课程标准对第四学段的写作要求是要从多角度观察生活,发现生活,体验生活,并且能够抓住事物的特征来感知与认知生活现象,文章表达力求有一定创意;注重在生活中悉心采撷文章素材,创造性构思立意;还要养成列出写作提纲快速起草初稿与不断修改加工的写作习惯。如此笔耕不辍,定能提高自己独立写作的能力。本课案例的设计宗旨,就是引导学生学会能从多角度来观察社会生活,搜集写作素材,有创意的去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1.学习写作中引用诗词的积累方法,增添写作文采,提高写作兴趣和能力。
2.培养学生热爱唐诗宋词的学习情感和良好的写作引用习惯。
二、教学步骤的策划
(一)课前设想,活动导入。请以“我喜欢——”为话题说一段话,要求表意明确,语言优美,至少恰当地运用一种修辞方法。100字左右(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写作热情。)
(二)教师示范,由点到面。教师以我喜欢——为话题进行口头表达:我喜欢“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的初春情韵;我喜欢“晴日暖风生麦气,绿阴幽草胜花时”的夏日风采;我喜欢“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的秋之高爽;我喜欢“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的冬之素雅。我喜欢唐诗中的四季,更喜欢四季中的唐诗。老师说的好吗?大家想学吗?那么就让我们一起踩着唐诗宋词的情韵开始本节课的学习。(板书课题)(设计意圖:让学生初步感知引诗入文的语言表达风格,激发本课学习的积极性。)
(三)方法点拨,采撷资源。方法一要直接引用,激发兴趣。屏幕显示示例:漫步于秋日落叶徐徐的小径上,不禁吟了一句:“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慨叹落叶的悲哀与不幸。其实,落叶的生命或许就是这样,只求得春日繁茂,秋日缤纷。但换个思维方式,正如龚自珍所言:“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嘛!我们应该欣喜,好好享受这落英缤纷的秋景(《寻找快乐 精彩人生》开头段)。方法二要择引诗句,自主感悟。示例:聆听书声,是南唐后主“林花谢了春红,太匆匆,无奈朝来寒雨晚来风。”的伤怀;是梁启超“天地大矣,前途辽矣,美哉我少年中国”的期盼;是陶渊明“不为五斗米折腰”的坚守本心;是木兰替父从军,心昭日月。聆听书声,是陈子昂“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惆怅;是辛弃疾“千古江山,英雄无觅”的悲凉;是毛泽东“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的展望(《书声嘹亮》节选)。方法三要媒体优化,引发立意(有多媒体屏幕展示)。方法四要积累诗词,萌发情趣。示例:长夜无声,唯书自语。掩卷沉吟的片刻,仿佛穿越回千百年前那个诗意栖息的洛城春夜,谁家玉笛暗飞声,低回出一叹离人,一声折柳的离乡愁绪。仿佛行走在一夜鱼龙舞的烟花长街、雪柳短巷,闻凤箫声动,观玉壶光转,回首只影阑珊处《文学恰如此歌行》片段。方法五要轶事诱发,联想体悟。把诗人轶事与诗词创作融为一体,培养联想与想象,益于自主体验社会生活。(设计意图:结合佳作片段,让学生掌握引诗入文的几种具体方法,能够学以致用,自主发展。)
(四)诗海拾贝,以小见大。指导学生分组探究,将自己积累的诗词佳句及作者的相关轶事分类整理,互动交流,小组推荐典型交流展示。(设计意图:增加学生的积累,盘活个体的语文学习资源,培养善于积累灵活运用的作文习惯。)
(五)小试牛刀,创生佳作。请学生根据刚才小组交流的内容,运用学习的引诗入文的方法完成仿写练习,并体会身边佳作的写作技法。深入领会引诗入文的技法。1.仿写训练。(1)潇洒是一道恪守在每个人心灵中的美丽风景。潇洒的内涵保罗万象,“采菊东篱下”是一种清净的潇洒;“胜似闲庭信步”是一种喜悦的潇洒;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我梦想驰骋于塞外辽阔的大漠,在夕阳的金黄中感受“长河落日圆”的雄浑;我梦想置身于江南秀丽的小镇,在绵绵的细雨中体味“水村山郭酒旗风”的情调_____________________。2.范式探究。学生阅读上届学生的三篇佳作,并探究引诗入文的方法及妙处。用多媒体超链接展示三篇文章,学生阅读研讨(例文附后)。(设计意图:用我们学生的优秀作文作为例文,让学习者感觉到写出好文章并不难,目标很容易达成,从而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体会引诗入文的方法的具体灵活的应用,树立学生写好此类作文的信心。提高作文教学的实效性。)
(六)抛砖引玉,立竿见影。总结本课学习的写作训练手段,适时强化训练对策。从以下两个题目中任选一个作文题目,运用所学诗文和积累资源,开展学以致用实践评价检测(口语与书面语结合,反复循环,形成常规)。命题:1.我踏着诗词的韵律______采撷蕴藉的意境_____2. 品读课文诗词_______,我真受益匪浅_______。
(七)板书设想,简约易明。
如何引诗入文添文采
(八)理性反思,勤于笔耕。本节课学生都能把自己积累的诗词分类整理出来,而且能引发他们把课外背诵的很多诗词名句归纳到具体的分类中,比如在自然风光的描写中,有的同学就朗朗吟诵起张若虚的“春江潮水连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的佳句,歌颂母爱学生更是动情吟诵白居易的“辛勤三十日,母瘦雏渐肥”;蒋士荃的“见面怜清廋,呼儿问苦辛”等诗句,学生搜集素材分类整理诗句的热情无疑被调动起来了。但如何避免空洞,适时适当的引诗入文便成为了本课的难点,但这也恰恰是本节课学生知识的生成点和兴趣点,教师出示的三个身边佳作,都具有很典型的选择材料、组织材料的特点。学生通过研讨、感悟很自然的就能感受到怎样运用诗词才是最佳的增添文采的方法。正因为有了这样典型的“他山之石”,学生才有了更多可以“攻玉”的本领。这样就使平时语言功底差的学生的写作水平有质的飞跃成为可能。当然提升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写出文质兼美的文章不可能是一蹴而就的,教师还需要在结构安排,主题突出,选材精当,情感真挚等方面加以很好的指导。相信“引诗入文添文采”的方法是提升学生写作中语言表达能力的一条捷径,只要我们在教学中不断总结探索,就一定会有效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