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教学中学生思维品质的培养

2016-10-21张江英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 2016年6期
关键词:结论思维数学

张江英

良好的思维品质是创造型人才的重要标志。良好的思维品质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后天教育培养的结果。数学课是培养学生良好思维品质的学科之一,其有效途径之一就是充分发掘数学问题所蕴含的丰富内涵,把数学问题用活、用深、用够。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思维品质,主要有以下做法。

一、在数学教学中激发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思维积极性

提高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兴趣的办法多种多样,比如培养学生“提问题”的能力,就是行之有效的办法之一。不但要给他们以“提问题”的权利、机会和场所,更要培养他们“提问题”的能力。“提问题”的过程就是积极思维的过程。首先,教师要学会诱导学生“提问题”。“提问题”是课堂教学的一种手段,它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教师问,二是学生问。而教师起着主导作用,我们要巧妙地把自己的教学过程设计成“不断提出问题,不断解决问题”的创造性思维模式。只有教师善于见疑、质疑和释疑,才能有效地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对基础知识的发生、发展的全过程以及概念的内涵、外延作些必要的探索,而不是简单地把结论交给学生,这样可以促使学生“提问题”的能力得到锻炼。老师运用“提问题”的方式去教,学生也就会逐渐学会用“提问题”的方式去学,在这种潜移默化的作用下,学生“提问题”的意识形成了,“提问题”的能力提高了。其次,教师要为学生“提问题”提供良好的氛围。作为教师要充分运用好青少年的“好奇心理”,培养学生提问题的主动性。“好奇”往往可以促进学生深入而细致地观察与思考,探索问题进而提出问题。教学中,我们一方面要鼓励学生“标新立异”;另一方面还要引导学生对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再思考,使学生自己解决所提出的问题,并且继续引导学生提出更新更异的问题。要使学生敢于“提问题”,还必须建立深厚的师生感情,要创造一个宽松的民主教学气氛,使每个提问题的学生都感到老师对他是热情的、信任的、尊重的,从而受到鼓舞和激励。

二、要善于调动学生内在的思维能力

适当分段,分散难点,创造条件让学生乐于思维。如:列方程解应用题是学生普遍感到困难的内容之一,主要困难在于掌握不好用代数方法分析问题的思路,习惯用小学的算术解法,找不出等量关系,列不出方程。因此,我在教《列代数式》时有意识地为列方程的教学作一些准备工作,启发同学从错综复杂的数量关系中去寻找已知与未知之间的内在联系。通过画草图列表,配以一定数量的例题和习题,使同学们能逐步寻找出等量关系,列出方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提高,指出同一题目由于思路不一样,可列出不同的方程。这样大部分同学都能较顺利地列出方程,碰到难题也会进行积极地分析思维。鼓励学生独立思维。初中生受经验思维的影响,思维容易雷同,缺乏探索精神。因而要多鼓励学生敢于发表不同的見解。

三、要教会学生思维的方法

在数学学习中要使学生思维活跃,就要教会学生分析问题的基本方法,这样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正确思维方式。要学生善于思维,必须重视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没有扎实的双基,思维能力是得不到提高的。数学概念、定理是推理论证和运算的基础,准确地理解概念、定理是学好数学的前提。在教学过程中要提高学生观察分析、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认识能力。在例题课中要把解(证)题思路的发现过程作为重要的教学环节。不仅要学生知道该怎样做,还要让学生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是什么促使你这样做,这样想的。这个发现过程可由教师引导学生完成,或由教师讲出自己的寻找过程。在数学练习中,要认真审题,细致观察,对解题起关键作用的隐含条件要有挖掘的能力。学会从条件到结论或从结论到条件的正逆两种分析方法。对一个数学题,首先要能判断它是属于哪个范围的题目,涉及到哪些概念、定理、或计算公式。在解(证)题过程中尽量要学会数学语言、数学符号的运用。初中数学研究对象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研究数量关系的,另一类是研究空间形式的,即“代数”、“几何”。要使同学们熟练地掌握一些重要的数学方法,主要有配方法、换元法、待定系数法、综合法、分析法及反证法等。

四、诱发学生灵感,培养学生的逆向思维

灵感是大脑的一种特殊机能,是思维发展到高级阶段的产物,是人的认识上的一种质的飞跃,灵感的产生常常导致突破和创新。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应及时捕捉和诱发那种“违反常识”的提问,在争辩中某些与众不同的见解,考虑问题时“标新立异”的构思,解题中别出心裁的思想,哪怕是一点新意,都应充分肯定,引导学生进一步思维,扩大思维中的闪光因素。学生的探索精神往往是出自于敢于提出问题,发现矛盾。为解决矛盾寻找突破口,探索过程也往往是思维创新的过程。同时,在数学教学中应注意逆向思维的培养,因为逆向思维不仅可以深化对知识的理解,克服思维定势,而且可以开阔学生视野,提高学生灵活多变的能力,并可能产生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

五、一题多变,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一题多变是指通过对例题的多种改变,探索更深刻、更一般、更新颖的数学问题,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品质。一题多变的方式可采用条件改变,结论不变(多题一解);或条件不变,结论改变(一题多问);或条件、结论都改变(即增加原题部分条件,变换求解结论)等变化形式。教师在讲解典型例子题之后,引导学生进行观察、联想、猜测等多角度去研究、探讨,往往从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中,创造出某些新颖有趣的数学问题。如“能赶上火车吗”一节,书中给出两种情况,由于不同学生的生活经验不同,思维不同,学生不但提出书中的两种情况,而且提出几种不同的情况。有的学生提出,在现实生活中,汽车的速度经常是每小时100公里以上,因此在第一种情况中汽车可以提高速度;有的学生提出第二种情况中,人走的速度也可以提高些;有的学生提出如果汽车行驶到途中一定位置下去一批人,然后掉头再接另外一批人使得两批人同时到达火车站;这样每个人都在运动中,更节省时间。对此,有的学生提出,在现实生活中,人上车、下车也需要时间,而且多次启动汽车,也需要时间。学生为此展开了充分的讨论,在讨论中形成了良好的学习氛围,培养了创新思维。

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最根本的是要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教师要善于启发、引导、点拨、解疑,使学生变学为思。当然,良好的思维品质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形成的,需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通过各种手段,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猜你喜欢

结论思维数学
由一个简单结论联想到的数论题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错在哪里
惊人结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