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析集约式烟夹烘烤

2016-10-21王祥勇向祖红谭本奎徐永东谭明虎

农业与技术 2016年8期
关键词:工艺

王祥勇 向祖红 谭本奎 徐永东 谭明虎

摘 要:单位面积装烟量是影响烟叶烘烤减工降本的重要因素之一,容量大,用工少,成本低,效率高,反之则较低,烤房在烟农“减工降本、提质增效”起着重要的作用。秭归县烤房随着烟叶的发展而发生了一系的演变,由最初的土坯房— 热风循环式—热源外置式—卧式密集式—卧式密集式烟夹烘烤等过程,调制模式也从分散到工场化、集约化不断转变,烤房设施设备在不断的更新和替换。

关键词:烟夹;烘烤;工艺

中图分类号:S517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0432223

1 烟夹烘烤与普通挂杆烘烤成本对照

1.1 提高烤房利用率

烟夹烘烤增加烤房装烟量,以每个单炕次烘烤计算,按正常装烟量450杆与最低装烟夹300夹比较,烟夹可增加装烟量在1000kg以上;挂杆烘烤实际只可烤1hm2左右,而烟夹烘烤可烤面积在1.67hm2以上,增加可烤面积0.67hm2左右。从而大大地提高了烤房利用率。

1.2 具有减工降本优点

以单炕次300夹和450杆为例,烟夹装夹用时2min/夹,需用工2个,装炕需用工1个,共计用工3个,烟杆编杆5~6min/杆,需用工5个,装炕需用工1个,共计用工6个;下夹需用工近1个,下杆需工2个;同时烤后回潮适当即可下炕下夹装运便捷,而烟杆必须连杆装运,增加了运输成本。烟夹比烟杆节约用工4个以上。

1.3 大大降低能源,有利于集约化种植

随着装烟量的增加,热能利用率增加,增加部分可降低15%左右能源,同时烟农也不需要再准备编烟烟杆、绕绳。适宜大户与农场化经营,请工与雇工人数相对较少,便于管理,同时可以减少单位面积的烘烤炕次而提高烟叶质量。

2 烟夹烘烤的工艺探究

2.1 鲜叶素质是前提

鲜叶素质好坏是能否烤好烟叶的前提条件,每炕鲜叶必须是同一户种植的烟叶,不能拼炕(拼炕会影响烟叶一致性导致烘烤难度加大,影响烘烤质量),鲜叶素质要基本一致,装夹前必须进行鲜叶分类,为后期烘烤做好保障。

2.2 装烟数量是保证

每炕装烟必须保证不低于300夹,不超过330夹,过少2夹之间烟叶收缩后间隙过大造成热气直流,如果风速过大会造成间隙两侧叶片早期大量失水而烤青。反之过多会造成气流短路增加烘烤难度;每夹装烟量保证在12~15kg,过多不利于烟叶收衣打筒,并可能造成烟夹中间烟叶烤坏,反之过少会造成叶片收缩后容易脱落损失。凭经验装炕最适宜密度2夹之间以手掌能垂直顺利穿插为宜,每棚末端如果留有剩余空间必须用木板填实或挂烟补充;装夹人员要固定,以自然平铺基本装平为宜,不能时紧时松,厚薄一致。

2.3 烘烤工艺是保障

在原来三段式烘烤的基础上,烟夹烘烤由于整个装烟密度增加,在变黄后期、定色中后期的烘烤湿度和稳温时间也要做好相应调整。在变黄期叶尖变黄5~7cm后,升温以1~1.5h每度的速度升至38~39℃,湿度要控制在35~36℃,比普通编杆烘烤湿度偏低0.5~1.5℃为宜,变黄后期湿度不超过37℃,变黄程度达到9~10成黄,一棚主脉完全变软,整炕叶片要充分塌架后升温;定色干叶期主要是稳升温、稳排湿,定色后期对比编杆烘烤要延长时间8~10h,达到叶片完全干燥,叶片大卷筒,湿球控制在38~39℃,升温过快、湿球过高容易产生僵片或蒸片;干筋阶段与编杆烘烤基本相同,湿度不超过42℃,68℃达到烟叶全干。

3 烟夹烘烤存在的问题归并

3.1 计划采收数量与烤房容量相匹配

由于装烟容量大,合户烘烤难以掌握各自的采收量与采收标准的一致性,加重了烘烤难度,从而使得要求单户种烟面积必须达1.67hm2左右。

3.2 装夹质量要求较高

必须全炕定人、单夹定量、厚薄适中、均匀,装夹烟叶数量过少,烘烤中鲜叶失水收缩在风力的影响下容易造成脱落损失,脱落面积过大造成空气直流,相反装夹过多造成气流短路影响烘烤质量。

3.3 烤后烟叶外观质量有待追索

由于装烟量较大,叶片失水打筒较困难,容易形成平摊叶;在定色期要穩升温,渐排湿,过快容易造成大量僵片,烤后弹性变差叶基部会产生大量的青痕。由于鲜叶在装夹的过程中不可能避免机械损伤,甚至比较严重,又加上人为攒叶基部用力过大等损伤因素造成烤后青痕;烤后回潮要适宜。回潮水分小,容易造成破损,并且破损率较大,烟针穿过主脉的容易使主脉断裂造成降级与斤两损失。

3.4 调制时间较长

烟夹烘烤由于装烟量较多,密度大,烘烤师的单炕次作息时间较长,体力强度增加,每炕要比正常编杆烘烤多1d以上的时间,相对选拔烘烤师的要求要高一些。

总之,通过烟夹烘烤成本的对照、技术的总结、问题的归纳是未来烟叶可持续发展的基础。解决秭归县烟叶产区劳力欠缺、职业烟农年龄偏大、大户生产较多的情况下,实现“减工降本、提质增效”的有力措施,同时也是工场集约化发展的必然趋向。

作者简介:王祥勇(1979-),男,湖北秭归人,专科,研究方向:烟叶种植与质量分析,助理农艺师(烟叶分级技师)。

猜你喜欢

工艺
锆-钛焊接工艺在压力容器制造中的应用研究
金属钛的制备工艺
转炉高效复合吹炼工艺的开发与应用
5-氯-1-茚酮合成工艺改进
螺甲螨酯的合成工艺研究
压力缸的摆辗挤压工艺及模具设计
石油化工工艺的探讨
一段锌氧压浸出与焙烧浸出工艺的比较
FINEX工艺与高炉工艺的比较
络合铁脱硫工艺在CK1井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