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村财务管理模式探讨及创新分析

2016-10-21张会姣

农业与技术 2016年8期
关键词:创新改革

张会姣

摘 要: 随着工业“反哺”农业的力度不断加强,农村逐渐成为我国经济发展的新契机,农村财务管理也因在农村总体管理工作中处于关键地位而备受关注,其运行模式的变革直接关乎农村经济发展能否实现跨越式发展。笔者在本文中对目前农村财务管理的模式、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完善进行论述,以期为我国农村财务管理在新常态下发展提供理论及实践参考。

关键词: 农村财务管理模式; 改革 ;创新

中图分类号:S-9 文献标识码: A DOI:10.11974/nyyjs.20160432119

改革开放的30多年,也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光辉史,搞好农村经济有利于早日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和社会和谐、稳定,因此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性不容忽视,对外开放进程进入到新阶段,现行的几种农村财务管理模式先后暴露出隐含的问题,要想做好农村财务管理工作,必须对现有的财务管理模式进行创新。

1 当前农村财务管理模式分析

1.1 村账村管

村账村管模式具有自身不可替代的优势,自从改革开放初期开始一直使用到今天,即通过本村配备专门的会计人员,对本村的账目进行管理、核算,实行村账村管模式有利于对村级财务的直接管理,村干部能夠及时、准确掌握本村财务状况,在解决财务状况出现的问题时能够做到具有针对性,处理问题的成功率更高,但是在村账村管的模式下对村里的财务制度提出了较高要求。

1.2 村账乡(镇)管模式

村账乡(镇)管理模式是目前使用范围最广、最普及的一种模式,简言之就是由乡镇经管站成立会计代理服务中心统一公开招聘会计人员,择优录取,对村集体资金和账务实行统一管理,统一安排,分村设账,集中做账,但是财务的所有权、核算权以及管理权等仍然归村里所有的财务管理。

1.3 农村会计委派制模式

农村会计委派这种管理模式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发现与最初的理想效果存在很大差距,原因在于虽然由乡(镇)经管站设立会计委派中心委派会计到具体村进行财务管理确实提高了财务的监督力度,但是由于被委派的会计人员对村里的情况不甚了解导致工作难以在短时间内顺利开展,任期满后又要面临派往别处的尴尬局面。

1.4 村账乡(镇)双代管

村账乡(镇)双代管是综合了村账村管和乡(镇)代管2种的基础上产生的,村里的集体资产的相关权限村集体所有,除了可以支配少量的、日常性的资金外,由乡(镇)设立专门的部门代管。

2 农村现行财务管理模式存在的主要问题

2.1 现行农村财务管理模式的选择不合理

综上,现行的农村财务管理模式的差异主要在于选用会计人员的模式不同,进而乡(镇)对农村财务管理的方法也存在差别。在确定本村的财务管理模式时切忌千篇一律、人云亦云,一定要结合本村自身的经济发展程度、地理区委条件、发展潜力等多种因素综合考量,从而制定科学的管理模式。

2.2 农村财会队伍的业务素质偏低

当前,无论是上述4种财务管理模式中的任意1种,在对会计人员的任用上并没有严格、科学、规范的选聘制度,往往就是由领导凭借个人情感,以信得过为原则加以聘用的,所以大部分农村财务管理的会计工作人员不具备坚实的业务素质和高尚的职业道德素养,造成农村财会队伍素质整体偏低。这种任人唯亲的用人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在财务管理工作中应当坚守的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受与村干部之间的依附关系影响,会计的独立性荡然无存,这对农村财务管理水平的提高极为不利。

2.3 农村财务公开制度执行不严

从村财务管理的监督工作亟需加强,监督体系需要进一步完善,显然在农村地区推行民主监督是对农村财务管理进行监督的最佳方式。当前农村财务管理工作不可忽视的一个问题就是上级缺少监管,下级放松了警惕,才会使一些基层村干部铤而走险,不严格执行甚至不执行财务公开制度,以达到自己获得不正当权益的目的。长此以往,农村财务管理模式无法充分体现应有的价值。

3 创新农村财务管理模式的保障措施

3.1 强化村级会计基础工作

以《会计基础工作规范》作为开展村级会计工作的行动指南,严格按照《村集体经济组织会计制度》规定内容对本村的财务收支、结算、分配等会计事项进行操作。通常情况下,村级组织除了可以单独开设1个土地补偿费专门账户以外,只允许有1个基本存款账户以满足日常转账结算和现金收付。对村集体经济组织与村民委员会分开单独记账核算的,可根据情况分别开设基本账户。要在县级(或以上)范围内统一制定会计凭证、票据和账簿,统一建立财务操作流程。有条件的地方,要抓紧构建农村财务管理信息化服务平台。

3.2 努力提高农村财会队伍的业务素质

农村集体资产的管理、核算等具体工作基本上都是由本村的基层村干部和财会人员共同承担的,但是其中的大多数并不是专业的财务人员,这就需要他们在平时的日常工作中不断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培养良好的职业素养,因为他们从事的工作责任重大。针对当下农村财会队伍业务素质偏低的情况,笔者在本文中特根据各地的实际情况,提出了如下改进措施:

破除会计人员与基层村干部之间的依附关系,从思想上端正负责农村财务管理工作的会计人员对本职工作的认识;重新制定会计人员选聘、考核制度,对不符合要求的会计人员坚决予以辞退,不再聘用。以“任人唯贤”的选人原则选出品德优秀、思想端正的农村财会人员;保障农村财务管理会计人员的权益,根据对以往发生财务管理人员违规操作事件的调查分析得知,农村的会计其薪酬往往得不到保障,因此,在接下来的工作中要保障他们得到应有的报酬,促使他们安心工作,加强职业道德宣传,使农村财会队伍的整体业务素质得到有效提高。

3.3 严格执行农村财务公开制度

农村财务管理情况公开是确保农村集体资产安全运行的最有效途径,因此必须严格按照相关程序开展实施。坚持做到财务管理情况公开内容要全面、彻底,除了对公开财务收支预算、财务事项及收支 决算等内容进行公开外,对群众的要求不能置之不理,对群众要求公开的内容置若罔闻,不仅要公开还要公开得详实、准确,内容要尽可能简单化、大众化,避免使用过于专业、晦涩、难以群众理解的术语,即便是必须使用也要对其进行细致的解释,确保农民群众能看懂公示内容。

除此之外,财务公开要注意时效性,可以采取定期和不定期2种公开方式。对于群众提出的质疑或者是建议要有专门的人员进行细致周到的解答,做好后续的回访工作。针对发现的问题进行严肃处理,确保财务公开制度得到严格执行,为农村财务管理模式的运行及创新提供条件。

4 总 结

农村财务管理工作是受多重因素共同影响的,而且是呈动态发展变化的,这就要求在实践工作中不断总结、探索,提出更为高效的农村财务管理模式,为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保驾护航。

参考文献

[1] 吴会洋,董振红.农村财务管理模式探讨及创新[J].科技与管理,2012,14(2):95-99

[2] 刘菁.农村财务管理模式的选择及亟待解决的问题[J].农村经济,2012(3):122-124.

[3] 李百超.我国目前的农村财务管理模式及其创新[J].农业经济,2014(11):68-70.

[4] 许建波.对我国农村财务管理模式的再思考[J].中国农业信息,2015(1):60-61.

[5] 般丽丽,许黎莉.对新形势下内蒙古地区农村财务管理模式的思考[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3(8):96-97.

[6] 王艳兵. 基于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乡村财务管理模式探讨[J]. 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5(9): 80-81.

猜你喜欢

创新改革
改革之路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改革备忘
改革创新(二)
瞧,那些改革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