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溱湖湿地生态资源保护与开发对策研究

2016-10-21周帆郭剑英

绿色科技 2016年8期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

周帆 郭剑英

摘要:指出了溱湖湿地具有丰富的生态资源,是泰州姜堰重要的宝库,促进了泰州的经济发展。介绍了溱湖湿地的生态资源现状,分析了溱湖湿地发展所面临的危机,提出了溱湖湿地保护与开发的对策,为溱湖湿地可持续发展提供合理的建议。

关键词:溱湖湿地;生态资源;可持续发展

中图分类号:X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08000102

1 引言

溱湖国家湿地公园地处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境内,西邻宁靖盐高速公路,东邻229省道,北邻溱潼客运站,南邻沈淤线。溱湖国家湿地公园平面形状大致呈不规则四边形,景区规划面积为26 km2,其中水域面积大约占37%,是鸟类迁徙的栖息地和繁殖地,溱湖湿地对维持生物多样性起着重要的作用[1]。溱湖为景区最大的湖泊,东西最长宽度约为1.4 km,南北最长宽度约为1.5 km,面积约2.3 km2。

2003年10月1日,溱湖湿地公园对外开放;2005年12月7日,溱湖国家湿地公园成为全国获批的第二家国家湿地公园试点,江苏省首家国家湿地公园试点;2011年,经过国家林业局批准成为国家湿地公园。“十三五”规划,泰州市政府将进一步推进溱湖湿地生态保护区的建设。近几年来,市政府着力打造溱湖旅游区,溱湖湿地的发展越发受到重视。

2 溱湖自然生态资源

泰州姜堰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受季风环流的影响较明显,因此四季分明。溱湖湿地春季和秋季时间较短,夏季和冬季时间较长。四季平均温度约15 ℃,年平均降水量约990 mm。溱湖湿地四季适宜的气候给动植物提供了栖息和繁殖的良好条件。

2.1 植被资源

根据最新的调查,溱湖湿地拥有约150多种植物,其中包含有20种经济作物和90多种观赏植物。溱湖湿地植物类型丰富,包含有陆生植物、湿生草本植物和水生植物。陆生植物在道路两侧种植有香樟、女贞等;在水边种植有池杉、水松、意杨等。水岸边缘种植有湿生草本植物,例如黄花鸢尾、花叶芦苇、香蒲等。水生植物包含有浮萍、荸荠等各种漂浮植物和沉水植物以及丰富的藻类植物。溱湖湿地核心区内人工种植有柳树、女贞、香樟等阔叶纯林。溱湖湿地总林分占地300 hm2,其中杨树、柳树、果树、落羽杉纯林占地85%;女贞、香樟、喜树、黑松以及针叶林、栾树、木槿等混交林占地15%[2]。

2.2 动物资源

溱湖景区有湿地野生动物185种,其中包含有97种鸟类、23种两栖爬行类动物、21种兽类、38种鱼类以及其它动物。鸟类中包含有白鹳、丹顶鹤、黑鹳等7种国家一级保护动物,喜鹊、画眉、灰喜鹊等8种省级保护动物;两栖爬行类动物有乌龟、黑斑侧褶蛙、蝮蛇等;兽类中有麋鹿、黄鼬、貉、刺猬、豹猫等省级保护动物;水生类中有河虾、甲鱼、河蟹、田螺、河蚌等[3]。其它动物中包括有21种浮游动物、27属底栖动物、10属昆虫。

2.3 水资源

溱湖湿地内拥有多种地貌类型,包括有湖泊、河流、池塘等,因此拥有自然雨水、地表水、过境水、地下水等丰富的水资源。溱湖景区管委会自2006年起关闭了溱湖上游地区的污水排放企业,并投入了大笔资金实施溱湖清淤工程。经过对景区内水系的疏浚,溱湖水系与外部水系汇流,增强了水的流动性,保证了水质的清洁。管委会对溱湖湿地水质进行實时监测,严格管理,极大地改善和提高了溱湖湿地的水质。根据姜堰环境监测站对溱湖湿地水质的监测表明,溱湖湿地属于水环境优胜区,水资源污染较少。

3 溱湖湿地开发面临的危机

溱湖湿地位于江苏里下河的洼地地区,具有良好的生态资源。随着泰州市政府对溱湖湿地的日益重视,溱湖湿地的水质以及环境得到了极大的改善。此外,溱湖湿地的名牌效应在江浙地带不断扩散,吸引了许多游客。但是,在开发的过程中,溱湖湿地也出现了许多的问题。

3.1 环境监测系统不完善

影响湿地的关键因子不仅仅是水质,同时也包括动植物、气候、土壤等。溱湖景区的环境管理,以水质监测为重点。虽然溱湖湿地景区在游客服务中心的显示屏幕上周期显示溱湖水质的情况,但是,却同时忽略了其它的因素,溱湖景区的生态环境体系并不完善,缺乏有空气质量、生物资源等监测体系。

3.2 环保宣传意识薄弱

随着溱湖湿地知名度的增加,吸引着越来越多的游客。同时,对湿地的水质、生态环境、生物资源也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溱湖湿地对于游客,制订了相关的景区管理条例,但是通过问卷调查(表1),发现将近40%游客不会注意到景区的管理条例,所以存在着破坏环境、污染水资源等现象的存在。同时,景区的指示牌标示不明显,没有起到环保宣传的功能。

近些年,在政府主导下的溱湖景区生态旅游发展迅速,但是真正了解相关旅游区规划、建设、发展的专业性人才十分匮乏。景区局部缺乏合理的规划,存在过度开发的现象,对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此外景区内的从业人员的素质参差不齐,专业对口的从业人员较少,缺乏专业的培训,服务质量有待提高。

3.4 资源开发过度,环境威胁严重

溱湖湿地增强了泰州的知名度,已经成为泰州的主打景点。因此,溱湖湿地的开发,吸引了众多的投资商。溱湖湿地的开发促进了当地的经济发展,但是,如若过度开发,则会带来许多问题,使湿地面积减少,功能退化。当游客数量超出环境容量值后,将会造成环境的破碎化,增加废水和固体垃圾的排放量。部分开发商为了迎合游客的需求和审美,对湿地进行不合理的开发,例如引进外来树种,安置动物园。这些活动对湿地生态环境产生了巨大的威胁。

4 溱湖湿地保护与开发的对策

如今,如何合理开发湿地,维持湿地的可持续性发展是一个亟需解决的问题。溱湖湿地是泰州巨大的生物资源库,它不仅拥有保护环境、科普宣传,同时还有带动当地经济的作用。

4.1 建立完善的环境监测系统

溱湖湿地应当建立完善的环境监测系统。环境监测系统不仅有水资源,同时还包括有湿地景区的土壤、气象要素、生物资源以及游客容量等指标的调查,建立完整的数据库,定期进行分析并在发现问题后,及时采取措施。通过监测系统,保持溱湖湿地可持续性发展,这是一种长期的投资,能避免湿地严重环境问题的发生。

4.2 建立科学、完善的解说系统

溱湖景区管委会应当培养和引进高素质的导游,这些导游不仅应掌握必备的导游技能,同时也应当掌握必备的生态学、植物学方面的知识。导游不仅仅拥有向导和景物解说的职能,同时也承担着环境保护宣传的职能。导游在带领游客游览的過程中,应当对游客讲解湿地的重要性以及游客行为对湿地生态环境的影响从而降低或者避免游客对环境的破坏。另一方面,加强标牌环境保护的功能,在宣传中引导游客保护环境。

4.3 引进高素质专业人才

景区管理应当引进高素质专业人才,并对老员工进行专业培训,以生态保护为重点,进一步提高员工有关湿地生态的专业知识。对于景区的服务人员,统一进行培训,统一服装,提高服务态度。景区可以定期对从业人员进行技能培训,送其至学校或者培训机构学习。景区可以实行“顶岗计划”,即学校可安排学生到景区进行专业实习,同时景区工作人员也可以到学校去学习,这样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实践经验,还可以提高从业人员的专业素质,达到双赢。

4.4 科学合理地规划景区

溱湖湿地位于江苏里下河地区,它起着防汛、水产养殖以及灌溉、旅游的功能。过度开发将会致使湿地资源过度利用,从而导致自然湿地的缩减。因此,溱湖湿地的发展,应当以生态环境保护优先,平衡开发利用与生态保护之间的关系,用科学的理念合理规划景区,因地制宜,从而使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参考文献:

[1]王 婷.我国湿地生物多样性的法律保护研究[D].长沙:湖南大学, 2011.

[2]王小芹,申小芹,等.溱湖国家湿地公园植物资源和配置之探讨[J].上海农业科技, 2008(5):85~86.

[3]章 霞,游庆方,等.溱湖湿地现状及修复措施分析[J].江苏林业科技, 2012(6):22~25.

Abstract: Qin Lake wetland is an important treasure with rich ecological resources for Jiangyan in Taizhou, which promoted the economic development of Taizhou. This paper introduces ecological resourcesof Qin Lakewetland and analyzes the crises Qin Lake wetland facingwith. At last, suggestions and opinions are proposed on Qin Lake wetl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Key words: Qin Lake wetland; ecological resource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猜你喜欢

可持续发展
生态文明视角下中国光伏产业的发展研究
我国对外贸易促进经济发展的研究
江苏省出口产品结构优化升级
中小家族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
建筑节能新材料应用探究
全球资源治理中的中国角色与愿景
新型农村金融机构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