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你如何找到应急避难场所
2016-10-21赵原
赵原
当灾难降临,如何利用身边的公共资源避难逃生,是公民应该掌握的基本知识。城市应急避难场所有哪些功能?一般设置在哪些地方呢?
2016年安全生产月主题是“强化安全发展观念,提升全民安全素质”。防灾避险是题中之意。当灾难降临,如何利用身边的公共资源避难逃生,是公民应该掌握的基本知识。那么城市应急避难场所有哪些功能?一般设置在哪些地方呢?
应急避难场所,简称“避难场所”,是指为了人们能在灾害发生后一段时间内,躲避由灾害带来的直接或间接伤害,并能保障基本生活而事先建设或指定的带有一定功能设施的场所。
避难场所有哪些功能呢?中国地震局震灾应急救援司副司长尹光辉介绍说:“避难场所功能以应对地震灾害为主,同时兼顾火灾、建筑物倒塌、恐怖袭击等突发事件发生时居民的避难需求,避难场所管理遵循‘平灾结合的原则,即可供居民平时休闲、娱乐、健身之用,又能在遇到地震及其他突发性灾害事件时供居民紧急避难使用。”
根据场地面积、相应条件与设施功能不同,应急避难场所可分成若干等级,特大型、大型、中小型等。特大型应急避难场所适合作为灾后进行紧急救助、重建家园和复兴城市等各种减轻灾害活动的场所;大型应急避难场所适合作为灾后收容附近地区居民,使其免受灾害、伤害,在相当时期内供避难居民生活的场所;而中小型应急避难场所适合作为灾后附近居民的紧急避难场所或到特大型、大型避难场所避难的中转地点(临时避难场所)。
由于城市应急避难场所的设置采取均衡布局的原则,即就近原则,使市民在发生灾难时,能够迅速到达避难场所。所以一般尽可能地将避难场所建在居住区、办公区、商业区等人群集中的区域及其周围,以步行5~10 min到达为宜。
那么城市居民遇到紧急情况时在什么地方可以找到应急避难场所呢?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副总工程师李湖生告诉记者:“应急避难场所附近,均设置有明显的标志牌,为居民提示应急避难场所的方位及距离(见图1)。
一般来说,附近的开阔地带,如公园、绿地、广场、学校操场等都可作为避难场所。另外,李湖生说:“由于多数体育场馆的抗震性能等比一般住宅要好,且体育场馆内容纳空间较大,饮用水、厕所、广播通讯等设施建设齐全,因此体育场馆通常也是城市应急避难场所。”
我国自2003年建成第一个应急避难场所——北京元大都城垣遗址公园地震应急避难场所以来,全国各地大中城市纷纷利用公园、绿地、体育活动等场地建设了大小不等的避难场所。尤其在汶川地震和玉树地震后,各地加快了应急避难场所的规划和建设进度。
截至2011年底,全国各地已建成地震应急避难场所5 771个,总面积3万6 734多万m2,预计可容纳人口1亿1 159万人。
2008年,北京出于举办奥运会在安全应急方面的需要,首先在北京城中心建立了29所应急避难场所。包括朝阳区的朝阳公园、东城区的皇城根遗址公园、崇文区的明城墙遗址公园、海淀区的海淀公园、东北旺中心小学等。截至2014年底,已建设94个城市应急避难场所(见图2)。总面积约1 640万m2,大约可容纳275万人应急避险。根据北京市“十三五”应急体系规划,未来5年各区都要建成至少1处集中应急避难场所,每年要至少新建1处应急避难场所。
上海市对全市范围内所有类型的应急避难场所室外用地资源的统计,可避险人数约为1 653万,其中中心城区可避险人数为386万,占其常住人口的55%。目前已建成专业化应急避难场所49个;占地223.81万m2,有效使用面积94.226万m2,可容纳避难人数约47万人。天津市共规划应急避难场所4 136个,有效避难面积8 449万m2,其中固定避难场所429个,有效避难面积2 192万m2,可容纳约700万人。根据《深圳市应急避难场所专项规划(2009-2020)》,深圳市共选址布局固定避难场所452处,有效用地面积约1 940万m2,可容纳400万~600万人应急避难。
那么,居民在遇紧急情况逃生过程中,如何及时找到、正确使用避难场所?有哪些注意事项呢?尹光辉给大家支了几招:
1.熟悉居住地的周围环境,平时注意了解、熟悉所在地理位置、应急疏散路线图、避难场所出入口设置、应急避险指示标识以及避难场所设施使用注意事项等。为了进一步提高公众的防震减灾与应急避险能力,便于广大市民查询北京市应急避难场所相关信息,北京市地震局会同市应急办,联合研发了“北京市地震应急避难场所介绍及信息查询”系统,该系统包括北京市11处Ⅰ类应急避难场所的具体位置、疏散路线、避难设施建设情况和2D、3D展示图。北京市民可通过该系统实现在线应急模拟实景体验。避难场所内的应急避难设施分布情况也可在上述网站中找到,以朝阳公园为例见图3。(网站地址:http://yjbncs.bjyj.gov.cn/)
2.应急疏散时,采取就近原则,迅速到达最近的避难场所。减少对外部紧急救援的依赖,缩短依赖外部救援的时间。应急避险时,如有广播,应仔细倾听,遵循广播指引的疏散路线和注意事项。
3.居民平时应积极参与应急避险培训和演练,提高公众自救互救意识和技能等。
4.除正规建设和标识的应急避难场所外,在紧急情况下,学校、开阔地、小公园等地方也能作为临时避难场所。
编辑 赵 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