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雅尼斯·库奈里斯富有的贫穷艺术

2016-10-21张佑

艺术与设计 2016年9期
关键词:里斯画廊艺术家

张佑

“贫穷艺术”诞生于意大利的“黄金时代”。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意大利出现了一种新的艺术运动,它被称之为贫穷艺术(arte povera)。 由意大利艺术评论家切兰(germano Celant)于1967年提出这个概念。贫穷艺术的辉煌仅仅只是在1967年到1977年间的10年时光,在后现代主义艺术中,贫穷艺术仅仅也只是露了下身影就退出了最前部分的舞台。今年秋天,我们将在英国白立方画廊梅森苑(masons Yard)看到著名贫穷艺术家雅尼斯·库奈里斯(Jannis Kounellis)的个人展览,感受他的前卫力量和广阔思想。

1936年出生的雅尼斯·库奈里斯(Jannis Kounellis)在二战期间以及十年内战期间都生活在希腊雅典,直到他二十岁,他搬到了意大利的罗马定居。他在雅典学习了八年艺术,而后就读于罗马美术学院。意大利作为贫穷艺术的发源地,库奈里斯作为贫穷艺术的主要代表人物之一,通过日常生活中最普通的创作素材展现其简洁、朴素的创作风格。

1960到1966年间,库奈里斯进行了一段时间的绘画创作。他因在街上或广告中看到的东西,创作了一系列用字母,数字,叠加印刷符号和道路标记为元素的作品,这些作品在色彩应用以及画面的空间延展方面都做了同时代而言的大胆尝试,这些作品如诗般地表达他无形超越有形的艺术创作目的。具体来说,1960年,他开始将铸造雕塑对象引进在自己的创作中,比如在Tartaruga画廊展出的作品中,他将路牌放到他的创作中。同年,他通过他的一个模板画,在他的工作室来证明了自己。这个新发现的融合性的创作方式包含绘画、雕塑和表演,使库奈里斯找到了传统艺术的出路。

1961年,他开始在报纸上创作,直接在看报纸的时候即兴表达了他对现代社会和政治的感受。1963年,库奈里斯将物品放在了他的创作之中,其中有活的动物,还有火、土壤、粗麻布、黄金等等。他用床架、门廊、窗户取代了画布,甚至就直接在画廊进行创作。库奈里斯常把动物作为自己创作的一部分。他最著名的作品之一《无题》,就是在罗马阿蒂科画廊放置了11匹活马。这一时期他的作品大多表达了自己对大规模城市符号、工业文明和个人价值的关注。他的作品后来发展为更为壮观的混合物,涉及绘画、拼贴、装置、雕塑、环境,表演和戏剧表演等多个领域。

库奈里斯的创作多会使用日常生活中的常见物品,如石头、仙人掌、速溶咖啡、梳理羊毛、麻袋、装满玉米的袋子、氧氢火焰、古典雕塑、石蜡灯、铁片,甚至是铁路的轨道。他打破了艺术语言的传统形式,用廉价、朴素的废弃材料作为表现工具,将之进行剪切、拼凑,形成一种强有力的艺术表现。他坚持认为艺术应该是被生活本身取代的,他摆脱和冲破传统所谓的高雅艺术的束缚,重新定义艺术语言和艺术观念,通过原始而质朴的物质材料构建新型艺术形态。

1967年他的作品成为“贫穷艺术”的代表,并在第一次当代意大利艺术运动中得到国际上的认可。1967年9月,艺术评论家杰勒马诺·切兰特(Germano Celant)借用“贫穷剧场”提倡回归原始戏剧本原,以表达精神为主)的概念,在热那亚的波特斯卡画廊(Bertesca Gallery)组织了一场名以“贫穷艺术——空间(Arte Povera - Imspazio)”的展览。从80年代开始,库奈里斯的创作就包括使用不寻常的材料创作的雕塑和表演,并且这些创作走遍欧洲。1974年,雅尼斯·库奈里斯与爱德华·金霍尔茨(Edward Kienholz)和沃尔夫·福斯特尔(Wolf Vostell)以及其他艺术家在柏林进行艺术表演。他的作品一举成名,众多知名国际博物馆争相收藏,甚至深深影响了当时的舞蹈家和音乐家。

自1989年东欧巨变,社会和文化乱相重生,库奈里斯越来越表达出一种不安和焦虑,这一时段他的作品反映在新的形势下艺术家对自己身份与新历史背景相冲突的矛盾探讨。

90年代至今,库奈里斯的作品以“图像”与“主题”系列为主。他继续大规模使用自己的“材料词典”阐述他的作品意义。

他的作品特点在于并列的对象、材料带给观众互动的感受,无论是临时展览还是永久性的陈列放置,他的作品总让人徘徊其间,感受作品有力的性格和带给记忆的回味。他的作品在无言地改变着其所在的周围环境。

贫穷艺术家创作作品的材料是朴素的甚至是贫穷的,但他们作品的展览在穷人区是见不到的,更多地出现于华丽的宫殿和漂亮的画廊。库奈里斯第一次纽约展是在1972年松阿本德美术馆举行。他是在全世界各地最重要的博物馆展出频率最高的艺术家。曾七次参加威尼斯双年展。1972年至1982年十年间他受邀参加卡塞尔文献展。

2011年,库奈里斯在北京的今日美术馆举行了《演绎中国》(Translating China)的个展,这是库奈里斯运用中国式思维进行的艺术创作。他花了几年的时间对中国进行深入的观察和考察,加上他的思考和分析,对中国文化有了由浅入深的了解,将中国的现实社会、传统文化和社会语境紧紧联系在一起进行了一次思考和创作。

在对中国进行考察的过程中,他不放过每一个细节,就是一个小瓷片,他也会买下来,拿回去仔细研究,他认为,这里的每一个物体都是此处的文化和观念的表现。关于中国的创作,库奈里斯采用了大量的古老瓷片、瓷碗、白布、军大衣、毛笔、麻布袋和灯笼等能代表中国特色社会文化的物品作为创作素材,他将这些物品与钢板组成不同的图案,形成现在与传统、自然与物质的强烈碰撞。

库奈里斯还用大量铁盒子排列成了类似于希腊式图案或长城垛口的建筑样式,顶部堆放着煤堆,不规则地悬挂着镶了大小不一的碎瓷片的铁板,充满凝重的力量感与震撼感。他还创作了一个将9张铁桌子拼贴成“K”字型的装置,上面摆放了4600多个透明玻璃杯,盛满“北京二锅头”。他还第一次突破了他的黑白创作,使用了颜色鲜艳的中式衣服固定在钢板框内,创作了一系列“衣服系列”的作品。

库奈里斯永远是一个隐士,但他始终也是对手,不是因为他是无政府主义,但由于他要表达的思想如此广阔,如此强烈。因此没有一个社会制度能够简单代表他所感受到的新知,所以艺术家是这些前卫思想的翻译。

猜你喜欢

里斯画廊艺术家
“发现者”卡纳里斯的法律方法论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美国费里斯州立大学(FSU)大学生学习动力来源的思考与启示
画廊
一条流浪狗的血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