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语文教学的“有的放矢”

2016-10-21王兴正

学校教育研究 2016年7期
关键词:有的放矢教案效果

王兴正

近年来,随着新课程标准的实施,小学语文教学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各种教学方式精彩纷呈。不管怎么变,怎么改,我们的目的都是为了让学生学得更好。怎样才能算得上学生学好了呢?往大了说,是学生成长过程中的各方面培养都达到了预期目的;往小了说,就是一堂课的教学达到了我们教师预设的目标。我们小学语文教师也一直在探索着,在沉思着,在纠结着。总是感觉一堂课下来,老师累得精疲力竭,而学生的学却没有达到我们预设的目标。学生学习没有收获,即使我们教师态度再端正,教学再认真,这样的课也只能无奈的被认为是无效或低效的。

云来云过,日升日落,一杯香茗,我们反思。是否我们忽略了什么?我认为,我们小学语文教师可能忽略了一个细节——我们教学要“有的放矢”。我们不妨来设想一下:一位指挥官,带着士兵训练。严肃地说明,大家要认真训练跑步,一周后检查训练效果。然后,士兵就自由训练了。一周后,有的士兵每天跑了五公里;有的士兵每天跑两公里;有的甚至只是随意地慢跑了一公里。这样的结果应该不是指挥官想要的结果吧?我们小学语文教师也一样,如果没有明确目的,那么,教学的效果可能就跟这位指挥官所等到的结果一样。

一、课前要明确目标

(一)老师要充分备课

一堂课,老师首先要明确教什么、怎么教,以及学生要学到什么。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心中有数。那么,首先就是要求教师要充分备课。备课是上课前的教学准备,是上课的前提。备课,不是单纯的编写教案。它应该是多方位的,只要是上课前需要准备的都应该包含在里面。备课主要包括钻研教材、搜集信息、了解学生、编写教案等。编写教案只是备课的最后一步,这一点往往是大多数老师忽略的东西。大体上分,备课可以分为三个方面。

1.备教材,明确“教”的内容。王小毅老师曾说过:教什么比怎么教更为重要。所以,不要想当然的认为,语文课不就是一篇文章或一首诗的教学吗?用得着多花精力去备教材吗?这种想法是错识的。我们拿到一篇课文时,就要思考,应该教什么内容给学生,学生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应该有些什么收获。

2.备学生,明确他们要学到什么,能学到什么。教师的工作对象是学生。学生是有个性的,教学过程不同于工业上的流水生产线,千篇一律,不断重复。教师的教必须与学生的学结合才能产生效果,要有针对性,要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班积极性。否则,就是对牛弹琴,老师讲得天花乱坠而学生听得昏昏欲睡。要上好课就必须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充分考虑学生因素,认真备教材的同时认真备学生。

3.写教案,设计合理的教学环节。教案就是把一整堂课的教学设计清晰地展现出来。要充分结合前面两个环节,写出行之有效的教学构思,把教师的预设目标融入各个环节中,使我们在教学时胸有成竹、得心应手。有的老师可能会想,教了这么多年了,教材都吃透了,写不写教案都无所谓。当然,我承认多年的教学经验已经上很多老师在教学时轻车熟路,但是不要忘记了,即使教材不变,学生却是不同的,他们都有拥有独立个性的人。所以,编写教案这一环节不能省。就像在射箭之前,把距离测量好,把弓箭检查好一样,正所谓,有备而无患。

(二)明确学生预习的目标

教师做好备课,那么,课前需要学生做的,也应该要清清楚楚地让学生知道。我们在很多时候,都是这样说的:“明天,我们要上XX课,大家回家去认真预习。“其实,这是最无效的作法。预习的结果就是只有少数几个人达到了你所想要学生预习的效果。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我们根本就没有给学生讲清楚,预习时,要做到些什么。没有目标地射箭,有多少能射到你预设中的箭靶呢?

那么,教师在安排学生预习时,就要根据所了解的学情明确学生要做到些什么。比如:把课文通顺流利地读给家长听,读不通顺的地方多读几次;能听写出这首诗里的生字;搜集赵州桥的资料……学生知道自己应该做些什么了,那么他们就不会像无头苍蝇一样乱飞了。既达到了预习的效果,也让第二天的课堂教学更轻松。

二、课堂上有针对性地教学,提高课堂效果

2014全国小学语文青年教师教学观摩活动特等奖得主邓剑东老师说过,小学语文老师在课堂上尽量不要说“无用”的话。也就是说,小学语文老师在课堂上说的每一句话,提的每一个问题都是有着目的性。从这里可以看出,语文老师除了在整堂课的布局上明确教学要达到的目标,在小细节上也要有针对性地让学生得到收获。我曾听过邓剑东老师上过的一节语文课,教学的是六年级的《老人与海鸥》。在指导学生写生字时,发现一些学生的坐姿不规范,他并没有直接说出某某同学要坐端正之类的话,也没有对全班强调写字的姿势要规范。而是,他表扬了一位坐得最好的同学,说这位同学写字的姿势真标准,老师很喜欢。其它同学听后,自然地调整了写字的姿势。邓老师的做法,既达到了效果,又保护了一些学生的自尊心,还激发了学生争当优秀的拼博心。

语文老师在课堂教学时,一定要清晰地知道,你在做什么,为什么这样做。不能盲目地认为哪种模式好,就生搬硬套地使用。一次交流活动,一位老师在教学中,强加了一个小组合作环节。学生就四人一组地开始合作,但是大多数学生都有些茫然,不知道应该做些什么,合作的效果可想而知。如果,老师能给学生说明合作要求,让学生清楚自己该做些什么,怎么做,这样才能有好的效果。

三、课后目的明确地布置“教”与“学”的任务

一堂课,上完以后,并不意味着,这课的教学就画上了圆满的句號,有时还需要学生在课后完成一些任务。老师就要根据学生实际情况分层次地安排相应的任务。比如:《赵州桥》课堂教学完成后,可这这样安排:1.上网查一查我国还有哪些有代表性的桥,有哪些特点;2.回家向家长或周围的人调查,附近的桥的来历;3.画一幅你想像中的桥。这样的安排,不仅使学生把课堂与生活实际联系起来,更从多方面训练了他们的能力。

教师在课后的就是要反思,在课前预设的目标在课堂上都完成了吗?哪些地方做得不够好?怎样来改进?以后教学中,要注意些什么问题?……将自己的感受写下来,成为以后教学中的宝贵财富。

总之,小学语文教学是一门艺术,不仅要做,还要用心做。在教学时,一定不能迷失方向,要明确目标。就像弓箭手射击一样,看准目标、选取角度、调整姿势、拿捏力度,才有最大的可能击中靶心。只要我们心中有学生,能结合学生实际,讲求实效,做到有的放矢,有效的课堂教学就会实现。

猜你喜欢

有的放矢教案效果
《触摸春天》教案
《立定跳远》教案
Does a kangaroo have a mother, too教案
5.4.1认识分式方程 教案
灵动耳环
精读深悟 复述出彩
凝心聚力,让每个学生都获得成功
模拟百种唇妆效果
体育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策略研究
专业学位工程硕士集成电路设计课程教学方法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