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地基施工裂缝的处理分析
2016-10-21黄兴
黄兴
摘要:近年来,建筑地基施工裂缝问题得到了业内的广泛关注,研究其处理方式与途径有着重要意义。本文首先对相关内容做了概述,分析了地基沉陷引起的裂缝出现的原因,及其处理措施,并结合相关实践经验,就施工技术引起的裂缝处理展开了研究与探讨,阐述了个人对此的几点看法与认识,望有助于裂缝处理相关工作的实践。
关键词:建筑地基;施工;裂缝;处理
前言
作为建筑地基施工中的常见问题之一,裂缝问题的特殊性不言而喻。该项课题的研究,将会更好地提升对建筑地基施工裂缝问题的掌控力度,从而通过合理化的措施与方法,进一步获得建筑地基施工的最终整体效果。
一、概述
我国社会经济的飞速发展,带动了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虽然建筑施工技术得到了有效的提升,但是施工过程中还是会存在一些问题,本文讲述的就是最常见的地基施工中裂缝问题。地基在整个建筑施工中占有重要地位,它的质量问题直接影响着整体建筑物的质量,所以需要建筑企业采用合理有效的处理措施来解决这类问题,需要注意的是,在采用任何处理措施之前,一定要结合地基施工裂缝的具体情况,选择相应的处理措施,只有这样,才能确保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
有些房屋可能由于设计不周、施工质量差、施工现场管理不善、使用功能的改变及抗震等级的调整等方面的原因,造成建筑物不能满足安全性、适用性、耐久性中某项或几项功能的要求,为完善其功能要求、延长其使用寿命需对建筑物进行维修、加固。建筑工程在施工的过程中,地基出现裂缝是一种较为常见的质量问题,并且如不能对裂缝进行有效的处理,将会给建筑物的整体质量带来严重破坏,因此,对于建筑地基施工裂缝的处理措施成为了人们关注的焦点问题。建筑地基在施工中出现裂缝,势必会影响到建筑物的稳定,使建筑物原来的耐久性下降,所以建筑企业必须要重视地基施工的裂缝问题,在施工的过程中根据实际情况找出有效的处理措施,确保建筑物的整体质量。
二、地基沉陷引起的裂缝
1.裂缝产生
通常我们都认为地基土层在自重的作用下压缩已稳定,因此,地基沉降的外因主要是建筑物荷载在地基中产生的附加应力。其内因是土由三相组成,具有碎散性,在附加应力的作用下土层的孔隙发生压缩变形,引起地基沉降。
2.治理措施探讨
(一)结构方面。采用轻质高强的墙体材料,如陶粒混凝土、空心砌块、多孔砖等,以减轻墙体自重。选用轻形结构。如可采用预应力钢筋混凝土结构,轻钢结构和各种轻型空间结构等。工业厂房屋盖的重量较大,可将过去常用的大型屋面板外加防水屋盖改成各种自防水预制轻型屋面板,重量可减轻许多。减少基础和上覆土的重量。可采用空心基础、薄壳基础、无埋式薄板基础等自重轻,回填土少的基础形式,以及用空地板代替厚填土以减轻基底压力。
加强建筑物的刚度和强度。控制建筑物的长高比L/H<2.5;设置封闭圈梁和构造柱。圈梁设置在基础顶面,顶层门窗上方。地震烈度8度地区应每隔一层加一道圈梁,甚至层层设置圈梁。圈梁应设置在外墙,内纵墙和主要内横墙上,并宜在平面内连成封闭系统。圈梁的宽度等于墙厚,高度不小于120mm。所采用的混凝土强度等级不低于C15。纵向连续浇注,一次完成以形成整体结构。构造柱应设置在外墙四角和内外墙交接处,其钢筋与圈梁连接成整体。
减小或调整基底的附加应力,设置地下室。以挖除的地下室空间的土重抵消部分甚至全部建筑物的重量,达到减小沉降的目的;改变基底尺寸,使不同荷载的基础沉降量接近,减轻不均匀沉降值。
(二)施工方面。砌块房屋墙体水平和垂直灰缝必须达到90%和80%,這是由于空心砌块块体较高和空洞的存在,砌块的灰浆铺设面积较砖的灰浆面积少使竖缝不易饱满,水平缝不便铺砌,减弱了墙体抗剪抗拉的能力,在砌块干缩,温差应力和局部荷载条件下墙体更容易出现开裂问题,导致裂缝的产生;由于施工人员素质的差异,即使是同一工人砌筑的质量也不稳定,这也是造成墙体质量问题的原因之一;采用传统的操作工艺,采用普通的水泥砂浆,造成块与块之间的粘接力下降,也容易造成墙体开裂。
三、施工技术引起的裂缝
1.裂缝产生
(一)楼板拆模过早或拆模后再次支撑。未作同条件混凝土试块或不依据同条件混凝土试块达到设计强度100%就提前拆模,但拆模后又承受不了荷载就可能造成顶板混凝土开裂;此时利用支撑对此种情况的混凝土楼板进行局部受力往上顶,因为是局部支点,而且是人为掌握支顶力度无法确定支力大小,就不可避免地会出现此支撑支顶过力而使楼板混凝土出现裂缝。
(二)楼板底模和支架的整体强度、刚度不够。存在下面的原因时均能造成楼板底模和支架的整体强度、刚度不够的结果,同时使得混凝土结构产生裂缝。未进行模板强度计算;支撑间距和龙骨间距大于经过模板计算的施工方案间距;支撑或龙骨的材料规格小于经过模板计算的施工方案的材料规格;立向支撑的接头缝、支撑与龙骨接触缝、大小龙骨接触缝、小龙骨与竹胶板接触缝因有缝隙而不实;立向支撑接头轴心不直,且无拉杆或拉杆无效。
(三)泵送混凝土布料杆安放处未设附加支撑。混凝土布料杆本身重量和布料杆系统中混凝土的重量形成的荷载均承压在布料杆4条腿的4个支点上,在送混凝土时布料杆受混凝土输送泵压力冲击的影响,使得布料秆的4条腿支点经常出现2条腿受力的状态,此时的现浇板混凝土强度均未达到设计强度,所以此开间楼板混凝土很容易产生裂缝。
2.治理措施探讨
改良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优化级配。泵送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在140±20mm,一般混凝土坍落度控制在80~120mm,尽量减小水灰比,防止早期干缩。
选用中热或低热的水泥品种,如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水泥,尽量避免使用纯熟料水泥或早强水泥。选用适当的外加剂(如减水剂、磨细粉煤灰等),尽量减少水泥用量,充分发挥混凝土的后期强度。降低混凝土浆量体积,增加粗骨料用量。混凝土内浆量的体积宜控制在580~600L/m3,骨料用量宜控制在1050~1100kg/m3。
加强施工管理,在混凝土初凝后1~3天,对大体混凝土留孔进行内外温度测量。根据温差采取相应措施,混凝土的养护时间不少于14天,温差不大时以保证混凝土湿润状态为宜。养护工作安排责任心强的专人负责,使混凝土能得到良好的养护环境,减少温差引起温度裂缝,又能使混凝土充分水化,提高混凝土自身强度。
模板构造要合理,以防止模板各杆件间的变形不同而导致砼裂缝;模板和支架要有足够的刚度,防止施工荷载(特别是动荷载)作用下,模板变形过大造成开裂;合理掌握拆模时机,拆模时间过早,应保证早龄期砼不损坏或不开裂,但也不能太晚,尽可能不要错过砼水化热峰值,即不要错过最佳养护介入时机。
加强人员素质教育和管理力度,执行计量制度,严禁商品混凝土现场加水,杜绝使用超过初凝时间的混凝土。预先考虑不利因素的影响,提前准备应付措施,严格按规范施工,减少施工因素影响。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加强建筑地基施工裂缝的处理分析研究分析,对于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因此在今后的实践中,应该加强对的重视程度,并注重。
参考文献:
[1]闫雅民.浅谈现浇板裂缝产生的原因及防治办法[J].西部探矿工程.2014(09):88-89.
[2]范涛,易金航.某公寓楼现浇板裂缝分析与处理[J].四川建筑.2015(02):115-116.
[3]向英华.住宅现浇板裂缝产生的原因与防治[J].山西建筑.2015(10):60-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