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责任心
2016-10-21毛国平
毛国平
【内容摘要】初中生缺少社会责任心已经显现出来,而具有责任心是心理健康的标志之一,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师担负着再现历史尊重历史承担责任的公民的使命,在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尊重历史的责任心、培养学生肩负历史重任的责任心、培养学生保护社会环境的负责任心。
【关键词】 责任心 历史 教学 心理健康
《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针对历史教育的社会功能,对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形成与升华提出了如下的要求:“形成对祖国历史与文化的认同感,初步树立对国家、民族的历史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培养爱国主义情感,逐步确立为祖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类和平与进步事业做贡献的人生理想;形成健全的人格和健康的审美情趣,确立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坚强的意志和团结合作精神,增强承受挫折、适应生存环境的能力;确立求真、求实和创新的科学态度;强化民主与法制意识;逐步形成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国际意识。”一个懂得尊重历史的人,是一个负责的人;一个懂得尊重历史的民族,是一个负责的民族。历史与社会学科教师担负着再现历史尊重历史承担责任的公民的使命。因此,历史与社会教师要用慧眼和匠心开掘责任意识教育的沃土,在人类历史长河中弹奏出“责任”的主旋律。
初中历史与社会教师可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以培养学生的责任心。
一、培养学生尊重历史的责任心
在历史与社会课堂中要培养学生尊重历史的责任心。历史是客观世界的真实存在,在不同的阶级、不同的阶层、不同的个体由于时代的观念、角度不同对同一历史事件往往带有不同的主观臆想,如:同是项羽兵败乌江这件事,杜牧诗《题乌江亭》:“胜败兵家不可期,包羞忍辱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而王安石的《乌江亭》:“百战疲劳壮士衰,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与君王卷土来?”
两首诗写的都是项羽兵败乌江的事,杜牧和王安石对同一历史事件的认识却有明显的差异。杜牧和王安石都是根据自己的地位、出身、性格来考虑问题的,杜牧是一个唐代诗人,诗人总有些浪漫随意的习性,借题发挥,不必负什么责任,而王安石是一个文学家,更是一个出色的政治家,分析问题审时度势,客观分析当时情况,所以他的分析比较接近当时的历史实际;我们要让学生站在当事人的立场,具体的分析历史,理解历史,是历史唯物主义素养的要求,也是培养历史责任心的的体现;让学生明白一定要以历史事实为依据,客观地实事求是地分析历史事件。我们必须通过历史知识的学习,掌握历史的真实,鉴别历史的真实与虚幻,提高学生的素养和认识能力。
二、培养学生肩负历史重任的责任心
通过学习历史培养学生肩负历史重任的责任心。教师可以从正反两方面的历史来教育培养学生的历史责任心。大唐帝国的玄宗李隆基,在前期励精图治,任用贤臣,开创了盛极一时的“开元盛世”,以致大诗人杜甫写诗曰“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做到了国泰民安,路不拾遗,史册留言,这是封建社会少有的盛世,但在后期宠幸杨贵妃之后,任用奸臣,不思进取,就“芙蓉账暖度春宵……从此君王不早朝”。 导致“渔阳鼙鼓动地来……”。历史留给他的后果是马嵬坡下的“上穷碧落下黄泉,此恨绵绵无绝期”,这就是失职的代价。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类历史是人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负责的一部“负责”发展史。正如明末清初思想家顾炎武所言:“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千百年来,每个国家、每个民族都有无数仁人志士在国家、民族危亡的生死關头挺身而出,舍生取义。中国浩瀚的历史上更是民族英雄辈出,范仲淹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崇高知趣,文天祥那种“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的浩然正气,林则徐的“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强烈社会责任感,这些中国历史上的仁人志士都具有高度的社会责任心,才能做出历史上不朽的功绩,名垂史册。
三、培养学生保护社会环境的负责任心
在历史与社会教学中培养学生保护社会环境的责任心,教育学生要关注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促进学生环保意识。虽然维护生态平衡,保护人类共存的家园,还地球母亲原本面容已是全人类的共识,但由于现代经济的发展,人类对于自然的破坏仍然非常严重。黄河是中华民族文明的发源地,中国古代的政治、经济、文明在当时世界上遥遥领先,令万国来朝。然而,秦始皇统一中国的步伐,与黄河流域生态的破坏同步进行着。秦朝移民关中,建造宫殿陵寝,打击匈奴,都以土地的开垦、森林的砍伐等自然环境的破坏为代价。这是一个令人痛心疾首的回忆,然而,自然的惩罚还没有结束,环境将会进一步恶化,假以时日,我们面对的必将是一个满目疮夷、伤痕累累的地球。
历史教学应激励学生欣赏、热爱、尊重自然,引导学生珍惜自然资源,珍惜和节制非再生资源的使用与开发;激发学生对地球、对所有生命的热爱与尊重,倡导学生积极美化自然、促进环境的良性发展,有效地培养学生的环境是非感、荣辱感,培养学生爱护自然、回报自然的生存价值观,明确爱护自然就是爱护自己的生命、回报自然是人类应有的自觉行为,走生态的可持续发展道路——既要金山银山,又要青山绿水。
唐太宗说:“夫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历史是一面镜子,鉴古而知今,历史教师应向学生揭示的是一部人类必须学会负责的历史,这样的历史教育所滋养出的是一个敢于对自己行为负责的人。
参考文献:
[1]《思想品德九年级全一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年版.
[2]《全日制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稿)解读》,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3]《历史与社会九年级全一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
[4]《诗经》,内蒙古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5]《历史与社会八年级全上册》,人民教育出版社,2009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