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影响用电信息采集质量的主要因素及管控措施
2016-10-21刘春华燕树民曹胜楠姜云
刘春华 燕树民 曹胜楠 姜云
1、前言
远程电信息采集,可缩短抄表时间,保证电能表数据准确性,为营销系统提供可靠的电量收费依据,营销管理水平和优质服务水平。由于部分电能表采集失败,不能全部成功采集,需要人工现场补抄,导致抄表算费时无法使用远程采集表码,无法杜绝抄表、收费过程中的违规情况,降低抄核收工作质量,同时影响电压合格率及停电信息的采集和上报,需要对影响用电信息采集质量的因素进行分析,并针对性的制定管控措施,确保用电信息采集质量。
2、影响采集成功率的主要因素
2.1在营销业务内部管理流程方面
按照规定,业扩工作人员将新建小区及换表用户档案归档后,现场工作人员应及时调试终端运行状态,在用电信息采集系统中下发采集数据任务,保证及时准确采集电能表示数、电压电流、需量、分时电量等数据。若在电能表安装完成、终端调试完成后,终端未及时下发采集数据任务,则该电能表的数据不能被采集。在6个月内,每个供电区内平均每月在运行终端下未及时下发采集数据任务的测量点数(电能表数)为25747/6=4291。未及时下发采集任务的电能表数占平均应采电能表数的比率为4291/343628*100%=1.25%,所以运行终端未及时配置下发采集数据任务是影响采集成功率的重要原因之一。
2.2在业务横向协同配合方面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针对不同用户的重要程度分别设置抄收间隔。高压用户每日抄收电能表整点数据,而低压用户只抄收电能表零点时刻的数据,即需冻结电能表零点时刻附近的数据。而长期以来,供电公司实施配电线路检修一般采用“零点检修停电作业”,这样能够避开用电高峰,最大限度减少设备检修停电对用户造成的影响,但是这样会造成用户大面积停电,影响电能表数据冻结。通过应用PMS系统,统计分析某个供电区6个月内10kV线路零点检修停电作业线路,在这6个月中共有68条10kV线路零点检修停电作业,平均每月有11条线路。检修停电作业影响的用户为2000*11=22000户,这些用户的电能表零点数据不能及时抄回主站对采集成功率的影响为22000/343628*100=6.4%。
2.3在通讯运维方面
移动信号的强弱与地理位置和基站数量及远近有直接关系,地理位置偏低,基站数量过少或基站过远均会造成通信信号弱、接收质量差。小区的终端一般安装在地下室,信号弱、通信不稳,高层建筑的遮挡同样会导致通讯盲点使得终端离线。
3、管控措施
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到电能表、采集终端、通信网络、服务器、应用系统等多个环节,覆盖面广,数据量大,影响因素多,任一节点出现问题都会制约实用化水平。强化系统思维,坚持建设与管理并重,从人员、技术、标准、机制等多方面着力,有效破解了制约电量采集难题。
3.1实行“五步四监测工作法”
实行“五步四监测工作法”,建立指标管控机制。“五步”即查、报、促、帮、评,通过“即时查、准时报、及时促、适时帮、按时评”五步措施,使用电信息采集系统异常处理做到“日事日毕”,每月分析管理、技术、设备等方面的问题,制定出合理的改进措施形成了系统运维不断改进、不断总结、不断提升的良性循环机制。台区施工中采取“两参一控”工作措施,营销部门参与工程设计、参与工程施工,严格管控验收,在台区施工之前,将采集系统建设改造列入台区改造设计,并严格按照标准工艺进行施工,不允许出现未接线、接错线、施工工艺不规范的现象,严格管控验收,采集成功率达不到100%、施工工艺不规范均不予验收,施工中充分考虑采集系统恢复问题,预留出时间进行恢复,解决施工停电导致的数据上传不及时问题。采集故障“联合抢修”打破现有班组、供电所之间的壁垒,建立三级应急机制,在出现大面积故障时,集全部力量进行联合抢修,在最短的时间内恢复采集系统。通过以上措施确保采集指标“可控、在控”,指标由96.36%提升至100%。
3.2建立责任明晰的标准化流程
建立责任明晰的标准化流程,打破专业壁垒,建立营配协同的指标一体化管控机制。采集实用化工作需要多专业、多部门、多层级协调配合,为避免责任不清、质量不一、推诿扯皮等现象,研究建立覆盖省市县三级,涵盖计量、采集、线损等各专业的标准化业务流程。按照工单“谁发起,谁负责”的原则,明确数据管理、信息核查、反馈时限等要求,实现“采集-监测-派单-处理-反馈-归档-评价”全业务流闭环管控,涉及采集故障、计量异常、抄表质量等12个主题42个子项,全部得到及时有效处理。针对10kV配电线路零点检修停电作业影響数据上传等问题,利用配网计划平衡会平台,加强与生产部门沟通,推行“0+N”零点错时检修,避免影响电能表数据冻结。保证终端、电能表零点成功冻结数据。针对通讯信号干扰问题,通过系统核查确定离线终端的位置,测试该位置附近的信号强度,对属于周围基站少的情况,适当增加基站数量;对确定属于信号较弱的,与移动公司联系优化网络信号或增加信号放大器,或将室内、地下的终端移至地面或延长外置天线;对属于通讯干扰的,由移动公司对网络的干扰信号进行详细分析,通过对移动通讯设备进行调频可以解决网络时断时续的问题。
3.3健全评价、对标和考核机制
健全评价、对标和考核机制,扎实开展基础工作,集中力量攻克载波信号干扰、混装大台区采集率低等问题。创新开展采集实用化标准台区建设活动,构建由采集成功率、故障处理及时率、任务配置完整率等12项指标构成的验收评价体系。将采集成功率化指标纳入同业对标和绩效考核,每季度通报各单位排名,有效调动各单位的积极性。
3.4搭建业务交流和人员培养平台
搭建业务交流和人员培养平台。为提升采集业务技术支撑能力,依托计量中心的技术和人才优势,建设采集实用化培训室,搭建采集、调试及运维一体的人才交流和培训平台。组织编制涵盖20个主题、104个子项的《用电信息采集故障诊断典型案例集》,加强技术培训和业务交流,加大业务骨干培养力度,定期开展专业普调考。总结提炼并及时推广各单位的实践经验,鼓励员工围绕实际问题开展技术与管理创新,促进采集工作水平持续提升。
4、结束语
通过对影响采集成功率的主要因素的分析,进行了管控措施的制定和实施,实现了用电信息采集成功率的提高,为进一步压缩抄表、核算时间,降低电费差错,杜绝服务风险奠定坚实基础、同时为实现电压合格率、供电可靠率在线分析提供数据支持,也为远程费控、电量分析、线损管理、负荷管理等各类营销工作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