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种鹅产蛋性能的因素
2016-10-21孙景春
孙景春
摘要:影响种鹅产蛋量的因素有很多,包括遗传因素、生理因素、种鹅的使用年限及体况健康程度、环境因素、饲料的质量及营养水平、疾病和应激等。在实际生产中,应该针对以上各种影响产蛋性能的因素,依实际情况分析、处理和解决生产上的所遇到的问题,做到科学饲养,以达到提高种鹅产蛋性能,从而取得更好的经济效益的目的。
关键词:种鹅;产蛋性能;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S835.4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9737(2016)03-0001-01
1 遗传及生理因素
一般来说鹅的品种不同,遗传基因也就不同,从而导致其产蛋性能也不同,品种的影响占一半的优势。体型小的鹅产蛋量较大,体型大的产蛋量相对要少。可利用产蛋母鹅的品种优势与体型较大的鹅杂交生产肉鹅,可以充分发挥繁殖性能,繁殖出更多的后代。母鹅的繁殖周期分为产蛋期、就巢期和恢复期。不同时期的母鹅脑垂体分泌的激素不同,在产蛋期可分泌促性腺素,可以直接刺激性腺的活动和产蛋活动。而且持续的产蛋水平可以使血液中的孕酮水平升高,孕酮水平可以促进垂体大量分泌催乳素,使黄体生成素降低,可导致母鹅停产并启动应巢行为。
2 使用年限和健康程度
种鹅的使用年限对产蛋性能也有影响。种鹅在第一年的产蛋量低并且所产蛋重小,以后逐年增加,蛋重较大,等到第四年以后,产蛋量开始下降,蛋的品质也随着下降。所以,当种鹅的使用年限超过四年以上,就应当淘汰。
种鹅的健康状况直接影响着鹅的产蛋性能,体质较差的种鹅自身的正常生命活动都会受到影响,产蛋性能自然也受到影响。并且,当整个鹅群中鹅的体况均匀度太差时,也会造成种鹅开产的时间不一致,会出现产蛋高峰期延迟、产蛋高峰期持续时间短,甚至无高峰期的现象,影响了整个群体的产蛋性能。因此在种鹅的育雏期和育成期要进行合理的饲养管理,以保证鹅群的整齐度及鹅的健康。
3 环境因素
温度。鹅最适宜生活的温度为10~20℃。种鹅的生活环境温度可直接影响鹅的采食量,当温度超过30℃时,影响鹅的食欲,有的还会停止采食,产蛋量有着明显的下降,有的甚至停产。如果温度过低,则会使种鹅摄入的营养大部分用来御寒,造成能量的浪费,如果增加饲喂量或提高饲料中的营养供给不及时,最终会导致产蛋量下降。
湿度。鹅舍内的湿度过高,会使舍内的有害病原微生物大量的滋生,使鵝群发病,并且高湿的环境下饲料容易发霉变质,过于干燥则会增加空气中粉尘的含量,使鹅易患呼吸道疾病,影响鹅的生长发育及产蛋性能。
光照。光照时间和鹅的繁殖性能有着密切关系。长短光照周期性的变化可以刺激鹅季节性繁殖,光照的长短可影响种鹅繁殖的开始和停止。研究表明,采用短光照不仅能改变鹅的繁殖性能,而且在产蛋全期的平均产蛋量也有所增加。根据鹅的类型,有计划的进行光照的控制,可以有效的提高产蛋量。
其他。鹅舍内的空气质量和饲养密度等也同样影响着鹅的产蛋性能。鹅舍内通风不到位,会使舍内的有害气体超标,影响种鹅的心肺及胃肠、神经功能,使鹅的体质下降,生产性能也随之下降。
4 饲料质量和营养水平
当饲料原料出现问题的时候,如在贮存过程中出现霉变、被有毒有害物质污染等,或者营养成分比例搭配不均衡时,都会使鹅的采食量下降,使鹅摄入的营养不足,导致鹅营养不良,当食用发霉变质的饲料后,严重者会出现中毒现象,导致产蛋性能下降。
当饲料中营养物质搭配不当,导致营养成分不全、含量不足或各营养物质间的比例失调时,公鹅的体况会下降,性欲低,使配种效果不理想;母鹅则会导致膘情下降,产蛋量减少,严重者可导致停产。在避免营养不足的同时还要避免营养水平摄入过高,如果营养水平超过了身体所需则会导致种鹅过肥,如果母鹅过肥,卵巢和输卵管中会有大量脂肪沉积,影响卵细胞的排出以及受精。
日粮中营养成分的含量对鹅产蛋率的影响十分明显,当蛋白质含量为14%~16%,能量为10.6~12.1MJ/kg,蛋氨酸为0.36%~0.45%,赖氨酸为0.64%时有利于种鹅产蛋。维生素A、维生素C和维生素E以及矿物质的添加则有利于缩短种鹅繁殖周期内的母鹅就巢,从而改善产蛋性能。
5 疾病和应激
种鹅在产蛋期患各种疾病都会对产蛋性能造成影响,其中传染性疾病的危害最大。近年来鹅养殖规模越来越大,由于养殖者防疫意识淡薄导致的疾病越来越多,而在治疗过程中的不合理投药也会对产蛋性能造成影响。
为了预防产蛋期疫病的发生,在产蛋前期就要做好免疫接种和驱虫工作,平时保持鹅舍的环境卫生清洁,做好消毒工作是预防疫情发生的关键。做好种鹅平时的保健工作,可在饮水中和日粮中加入中草药,以及可促进消化吸收的药物,增强体质,预防疾病的发生。对已经发病的种鹅要及时隔离和治疗,使其快速恢复健康,能够正常发挥产蛋性能。
种鹅在产蛋期对各种应激表现的极为敏感,噪音、通风、冷热、用药、换料、停电、停水等都可使鹅发生应激反应,使鹅的生产性能发生变化,甚至会使鹅的死亡率增加。发生应激反应时鹅常表现为对某些微量元素的需求量增加,或者表现为相对缺乏,因此应当适当的补充锌、碘、硒、锰等微量元素,通过补充微量元素可以减轻应激反应,而且在饮水中添加电解质也可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应激反应。